四十二
雪映着天空,天仿佛比往常亮得早些,还不算大亮,鸡就叫了起来,处处鸡啼,大有瑞雪兆丰年的景况。年关也越来越近,人们都早早的便起了床,上集买些年货,都怕离年越来越近,菜、肉价格也越来越涨,提前操办操办一些年货。
李老三一大早便跑到村委会,刚进大院,他就自言自语地嘟噜着,“这雪停了,收梨的今天还来呗?再不来就没天了,年前梨就卖不掉了,得借钱过年了。”
老支书坐在村委会办公室里,听到说话声,隔着玻璃窗户往外一看,李老三正低着头,嘴里嘟噜着,向办公室走来。他人还没到屋里,声音就先传了进去,“建军,今天收梨的还来呗?”他边走边嘟噜着说,“不卖点儿梨,年都过不去,自己不花钱行,这还隔着个年,借的人家的钱得还人家,不能欠人家二年帐。”
“来!”老支书回答说,“可能要晚点儿,下雪路打滑,车不敢开快,刚才胡远打电话说车在半道上来。”
“早会,晚会,都无所谓,只要来就行。”李老三说,“今天再不卖,过年还有三天的时间,该得账年前都没法还人家。”
“有几家等着卖的来。”老支书说,“不光是你家,范三家的梨还没卖过一次来,他家的多着来。”两人正说着话,电话铃响了,老支书抓起电话,嘴对着话筒,“喂!你好。”
“是支书呗?”电话里传出回音。
老支书听出是胡远的声音忙问,“胡远,你啥时间能到,有几家卖梨的,都来问过几次了,问啥时间能到,今天还能不能收,还有一家,人家现在就在村委会等着来。”
“嗯!快到了,不过梨价钱下来了,你得先给人家说明白。”
“咋了,刚上去,又下来了。”老支书说,“这水果生意就是个鬼行市,忽高忽低。”
“那没办法。”胡远在电话里说,“早上和中午都两样价,到了晚上就又变了。”
“现在啥价?”老支书对着话筒问,“能降多少?”
“上次的货还没处理完。”胡远说,“这次得降一个数,一个一。”
“乖乖,降那么多。”老支书对着话筒说,“降到这个数,不知道好收呗?”
“不好收,就不收,那也没法,真不行,就到别的地方去拉。”电话里传出胡远的笑声,“就这我们也是赔本赚吆喝,没落啥钱,占个摊位,不赔本就是了。”
“你先来到再说吧!”说完老支书挂了电话,他叹了口气,“唉!”了一声说,“好东西赶不上好行市,要上次多卖点儿就好了,谁知道这价格又降了下来,里外里得悬殊好多钱。”
“咋的?”李老三听了支书的话,感到有些吃惊地问,“是不是梨降价了?”
“嗯!”老支书点着头说,“上次玉虎说你家里有二百多箱都装上车了,你咋不卖?价钱贵时你不卖,现在降价了你又想卖。光想着攀高价来,这回失算了不,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人家都说你三哥是个计算机,我看你也有打错算盘的时候。”
“又降到一块一了?”李老三忧虑地问。
“刚才胡远电话里是这样说的。”老支书问,“咋的,不想卖了?”
“隔着年,不卖吧还等钱用,卖吧,这价钱跟上次相比,万把斤就悬殊一千多块。”李老三算计着说,“春节过后价钱一时半会也上不来,要想卖上好价钱,就得等到四月十五号《梨花节》前后的,一年一度的梨都——砀山《梨花节》开幕式,聘请了全国各地的明星、大腕,以及一些知名杂志社、报社,电视台、广播电台等宣传媒体,以花为媒广结天下朋友,到那时全国各地的游客都来砀山观光旅游,价格肯定好,不过从现在到四月份还得二个多月,梨再丢失些水分,折折秤,瞎点、烂点、坏点,算下来卖的钱也差不多,干脆卖了它,省得再担心价格高了低了的啦!再说,现在我也急等着钱用。”李老三摇了摇头,“唉!”了一声,说,“没办法!”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