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北崖很陡峭,临河人家都想多占点地皮,墙头外的走道就很狭窄了。大家怕滚下河崖去,不敢打闹,尽量贴着墙根走。
这么窄的小道,连独轮车都过不去,能走通吗?
我的疑惑不多时就解开了。沿着河崖走到出村的最后一个小胡同时,临河的人家用一道小墙截断了去路,他家把河崖的走道圈到了院子里,建了个猪栏圈。(土话,就是猪圈。)
他家没有东邻,墙外再留走道已经没有意义,他家就把这段河崖利用起来了。
看着小河崖坡里茂密的芦苇,小军提议大家从河崖坡里走,只要抓住芦苇,就掉不进河里。
他家的院子也就是二三十米的宽度,过了这一小段,就能回到河崖上的田地里去。
我看了看陡峭的河崖,感觉问题不大。毕竟是河崖,再陡峭,也不是直上直下的,毕竟有个坡度,有落脚的地方,再抓住河坡上的芦苇的话,能爬过去。
可有个和我同岁的小孩不同意,他一边抽搭着鼻涕一边说,俺娘说了,掉到河里,能淹煞。(土话,能淹死。)
他不敢下去,小军他们就没辙了。大家只好顺着小胡同向北走,回到大街上。
顺着大街来到村外,眼前就是种了庄稼的田地了。
在小河两岸,主要作物就是高粱玉米大豆谷子黍子小麦地瓜棉花。品种不多,却关系着每个人的身上衣口中食。
这里的人们非常勤劳,紧跟着节气和谚语劳作。
清明蜀黍(高粱)谷雨花,就是说清明时候种高粱,谷雨到了种棉花。二十四节气对农民来说,是最重要的东西。
有多重要呢?
有的村,小伙子找媳妇,初次见面,要给丈母爷背诵二十四节气和九九乘法表的!那是个考题,不是听你顺口溜的。顺口溜溜完了,未来的丈母爷会提问,比如,惊蛰和小满隔着几个节气呀?小麦是在哪个节气种呀?等等。
因为是靠天吃饭,地里的小渠不是用来浇水的,主要的功能是用来排水。
这些主要用来排水的小渠就把田地划分开来了。
现在村东的地里主要是大豆和玉米,因为小河两岸几百米的范围内是好地,就是没有碱场(土话,盐碱土)的地。好地种小麦,收完小麦种大豆和玉米。
玉米个子高,能藏起我们的小身影。
我们看见豆田里有很多人在除草,就不敢顺着大路去找通向水漫堤的小路了,钻进了玉米地里,顺着小渠向小河河崖走去。
玉米地里很闷热,不多时,大家身上就汗津津的了。长长的玉米叶子边缘密布着小小的锯齿,一不留神被它扫一下,皮肤就被划伤,皮肤上就出现一道红印。在汗液的浸润下,又痛又痒。
我走得比较小心,只是胳膊和肚子上留下了几个伤口。小鼻涕孩最惨,不光胳膊和肚子上有划伤,连脖子和脸上都有好几道。
我们顺着小渠,在杂草中艰难前行,好不容易才来到河崖上。
河崖上更不好走了。
因为河崖处比较高,雨水是从河崖处向北流,沿着河崖连条小渠都没有。
河崖上还长着杂树,爬满了黄褐色小虫的小榆树,还有洋槐(刺槐),还有绵柳等,树下是灌木和杂草,还有带刺的矮小的酸枣树。杂草丛里还有蒺藜,树上还缠绕着“湿啦蔓子”。(不知道这种植物的学名。这是个土语的音。它是一种爬蔓的杂草,蔓子上有细密的倒刺,被它划一下,比玉米叶子的划痕厉害好几倍。)
莫说是人,兔子也不沿着河崖走的!
这可怎么办呢?这里的河崖不像村子里的河崖是走道。
再顺着玉米地里的小渠走回大路上,不仅还要忍受一遍玉米叶子的划扫,还会被地里干活的大人们发现呢!
想着“稍瓜”的清甜,想着甜瓜的馨香,大家不甘心。既然走到这里了,再挨几下玉米叶子的划扫,也比无功而返强!
我们决定继续东行,没有了小渠,只能在田地里行走了。
玉米地和大豆田是间隔开来的,我们横穿田块。走到大豆地里,大家就很欣喜,来到玉米田前,大家就愁眉苦脸。小鼻涕孩真惨,眼泪几乎要下来了。
人,具有天生的合作和团队意识。如果小鼻涕孩退出,他不敢。不是怕小军这些大孩子,是陌生的环境决定了他不敢退出的。何况,走来的路这么艰难,他独自一人回去面对“危险”,他做不到!我估计,任何人都做不到!
也许,再过去这片玉米地,前方就是“坦途的小道”了呢!何况还有清甜的瓜在散发着香味呢!
这就叫“希望”!【所谓,人生的希望,也不过如此。】
我为啥不如小鼻涕孩惨呢?因为我个子小,看到面前有玉米叶,我就伸手把它打折。他们走在前面,只是躲避玉米叶,懒得把它打折,只想快速通过就行。
人,之所以能前行,就是“希望”陌生的帷帐后面有“惊喜”!何况,我们是要去偷瓜,已经有了既定的“目标”,这个时候,谁会甘心退出呢?
小鼻涕孩终究没有哭出来!我也没哭!我们终于横穿了十几个地块,来到了水漫堤的小路上。
水漫堤的小路实际是个分界线,是和邻村土地的分界线。
小河北岸的路比较宽,甚至比北边的大路还宽。因为这是两个村的生产用路。
这么宽的“小路”到小河河崖为止。下面就是水漫堤。小河河崖南岸是一条河汊子,连通新河,是两村的天然分界线。
这个水漫堤就是在河汊子和小河交接处的西侧,是人工筑起的河界分界线。
水漫堤向北延续,就是两村田地的分界线,是两村共用的生产用路,虽然叫小路叉路,但它比北边连通两村的大路还宽。
小河已经被新河截断,没有了趵突泉水的上游,它的流水补给面已经大大萎缩。除了暴雨时候,她的流水是很小的。
水,是最宝贵的资源。为了留存的淡水,上游的人会筑起堤坝的!
这个堤坝应该是李家道口的人单方面筑起来的。
之所以把水漫堤筑得矮,就是为了旱时能截留一部分河水,大雨来时也不影响河水下行。
水漫堤尽管很矮,也不是把小河完全截断。水漫堤中间有个石头和青砖垒砌的涵洞,小河的水依然在向东边流动。
水漫堤的作用,不过是把两侧的水位高低拉开了距离而已,两侧的水位相差在十公分左右。
我们六七个小孩走出了田地,来到了水漫堤的“小路”上,欢呼雀跃。看着路东侧邻村大人们那奇怪的眼光,赶紧向南边走,下到水漫堤上去。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