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章节目录 第3章 向城里出发

本章节来自于 大国豪商 http://www.lishu123.com/135/135786/
    省城火车站。

    高考失利后回家的第七天。

    父亲同意后,家里人没再多说什么,母亲也是叹了口气,第二天就帮何青国准备远行的行礼,就是现在他手里提着的一个装化肥的编织袋,里面有他的全部家当了,很轻,因为东西很少,又很沉,这里有家里人对他所有的关爱。

    大哥何青中也没有再说什么,只是一脸可惜了的表情,回身进他自己的那个在主宅西边盖的那个小屋,那里是他的房间,家里人多,原有的宅子,只是三间夯土架梁的瓦房,村里家家户户也都是这样一个格局,也都是这样的土坯房,家里人多住不下了,东边原来几间小屋,一个是猪圈,一个放杂物,前几年就又在屋子的西边新启垒了连着三间的低矮小土屋,刚好兄妹三个一个人一间,也算是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私密的空间,在外围用土坯垒了一米多高的院墙,刚好把屋子都围上了,中间形成一个小小的院子。

    不多会大哥又转回大屋,把一个手帕塞给了何青国,没说一句话,又转身出了家门。

    何青国打开了手帕,用手帕包裹着1分的,2分的,5分的,有1毛的,2毛的,有硬币有纸钞,而最大的票子,是一张崭新的2元面值的车工票,也是仅有的这一张2元票,何青国没有数,看着钱不多但拿在手里面却沉甸甸的,何青国知道这是他大哥何青中存了很久的很久的,平时根本舍不得花,他手里的稍微有一点现钱,也几乎都是省出来给何青国和小妹何青红零用的,自己基本上用不到,这份心让何青国心里无比沉重。

    家里收入底,仅靠着几亩薄田,维持糊口而已,平时靠着父亲做木工零活贴补一点家用,基本上就没有多余的剩下,为了给何青国凑路费,母亲把家里的四只鸡全拿到集市上去买了,这也才凑到40几块钱,又从大伯和二伯家共借来15块钱,用了四五天的时间才总共凑到77块钱,也是能凑来的所有了,这中间还有大哥不知道攒了多入才攒下来的11块钱。

    第六天一早何青国就一个人踏上了远行的路,家里人把他送到县道旁,从大哥手中接过编织袋,和父母叩别,又拜托大哥多照顾家里,叮嘱小妹妹认真学习,这才一步三回头的,往县城走去,走出去很远回头仍然看到家人的身影,能看到小妹用力挥舞的手臂,狠狠心不回头大踏步往前走,头抬得很高,怕一放低了眼泪就会流出来。

    这是何青国第一次离开家乡,以前最远出就只是到过县城,从家走到县城花了两个多小时,没赶到上午的大客车,去省城,他需要从省城转火车去首都,坐在汽车站等下午最早的一班车去省车,已经买好了车票,一个长方形的硬纸片,上面写着到如发和到达地,印着的一个8元的票价,日期是刚印压上去的,这个车站以前何青国来过,但从来没有仔细打量过,一个很破败的瓦房顶,两个售票窗口,候车厅很小,显得有一些拥挤,放了三排长长的靠背大木椅,很多等车的人都没得坐,只能垫着点东西坐在地上,何青国也是如此,车站的车很少,早晚各两班车发省城的,何青国现在能做的就只有等。

    中午的时候,候车厅里面有人推着小推车进来叫卖,很简单的米饭青菜要四毛钱一份,何青国摸了摸自己的肚子,有一些饿了,但还能扛得住,不愿意在这里花这四毛钱,他的编织袋里在,还放着母亲昨天为他摊的小麦面的饼,这里是水乡,以种水稻为主,小麦只能套种很少的一点,麦子收完后,要拿到面坊去换面,两斤麦子才换一斤面粉,三斤麦子换一斤挂面,家里吃面食的时候很少,偶尔吃一回跟开荤无异,这也是南北方饮食差异造成的,现在何青国还能顶得住,饼吃一点就少一点,他希望能让自己撑到京城。

    好容易下午一点半多,通知可以上车了,大家都窝蜂的往停车涌去,就两辆车,还不同时发车,走这条线的乘客其实不少,如果这会上不了车,就只能等下一辆,如果再挤不上去,那就只能等明天,车站售票并不会按坐位计算,有多少人来就卖多少,所以都抢着往车上挤,一个前门挤得动不了,何青国动作是不慢,可也没能挤到门口,反而被挤了出来,但上不车可不行,何青国怎么的也是一个一米八多的大小伙,挤是挤不上了,人太多,再大的力气也白费,何青国先撤出来看了看车子,发现车中间部位的车窗是半掩着的,他决定要翻窗户进去,走到车窗边,把编织袋咬在嘴里,先把车窗完全推开,两只手扒着窗沿,脚踏着勾着了点车轮借了点,半撑着把半截身子塞进了车子,先把嘴里咬着的编织袋放到一个座位上,然后一只手握住车座靠背,借力把自己给拖了进来,用力过猛,还磕着了一只膝盖,这会也顾不上看,先抢一个座位坐下,这会车上已经上来不少人,看到何青国爬窗上车,还没有挤上的,也是有样学样,有先上车的,开窗户招呼自己认识的人,一个托一个拉,两边的车窗边也是挤满了人。

    “行了,都别上了,已经没位置了,坐不下了,等下辆车吧”,司机站在驾驶位置喊着,但还是有人在往上挤,根本就没人听司机在说什么,估计司机也是见惯了这场面,嚷了几句后,看没人听,所兴就坐回驾驶位上,一车端个茶杯,一手点着支烟,然后歪着就那么平静的看着,不再发一言。

    车站的管理员过来好几个才把没挤上车的人拦了回候车室,而这时车里面已经挤得跟罐头差不多,本来人就多,还都差是出远门的,大包小包的一堆,不少人手里提的跟何青国一样的编织袋,但像何青国这样仅背着一个编织袋的很少,都是两三个之多,好几个都还是用扁旦或是长木棍挑着。

    车上吵吵嚷嚷的半天,也没能安静下来,很多人还是没得坐,这会司机悠哉悠哉的抽完最后一口烟,把烟头扔到车窗外,又拧开茶杯舒服的喝了一口浓茶,慢悠悠的拧上开,咂摸咂摸嘴,像是在回味茶的味道,抬手看看手腕上的上海表,估计是时间差不多了,这才又站起来,“拿着超过一个包的,都下车。”

    嗡……车上听到司机说话,顿时声音就更大了,七嘴八舌的,根本就听不清都在说什么,就是一片嗡嗡的声音,至少何青国的耳朵现在就是一片嗡嗡的声音。

    “说话没听到啊,拿着超过一包的,先下车,拿的包大小超过一个人的,也下车”,说完司机自己先下车了,也不解释原因。

    “干么事要下车啊,我都座下来了”?一个靠窗的乘客把头伸到车窗外跟刚下车的司机问到。

    “废话,你们那么多东西,都往车上,人坐那,把东西拿下来,放到车顶货架上,都快一点,今天还想不想走了”,司机非常的不满道。

    这一听,拿着包多的都乖乖的下车了,何青国没有动,他的编织袋抱在怀里就行了,他也怕人多了,编织袋离开他回头东西丢了,编织代里倒是没放钱,手边放了了点零钱,整钱都放在贴身的内衣里面缝着,但袋子里面有两套换洗的衣服,几张饼,还有一双母亲连着几天赶制出来的千层底布鞋。

    汽车是省城客车厂产的AH646,满员能坐50号人,但基本上都超员,行礼架在车顶上面,从车后面爬梯子上车车顶,一个人根本就完不了这个工作,需要几个人配合,司机自己上了车顶,还有一个乘客也上去帮忙,下面的人又是扔又是递的,好半天才东西都码到了车顶的行礼架上,堆得跟小山一样,上面用一张大绳网都罩住以防中途车子晃动东西会掉下来,车头部位下面用塑胶把车子蒙了起来,何青国对这个很不解,大夏天的还怕车冻着?

    忙会了好半天啊,又都回到了车上,像何青国一样有座位的,只有五十来人,但差不多还有十来个人是没坐的,车上的座位上面有小板凳,拿着坐到了过道中间,再坐不下,就只能做到一个自己的包上了,驾驶位边上的发动机盖上都坐了三个人,把车挤得满满当当的,一点多余的空隙都没有,看着人都坐下来了,司机招呼了一声车站的人,开始检票,又是一阵担搁,车在过两点半后才真正的发动起来。

    车速不快,60公里的时速,一摇一晃的,何青国很怕这车翻了,尤其是在大转弯或让车的时候,好在路还算平整,中途还几次下来推车,路的坡度稍微大一点车,就跟老牛一样光哼哧不挪窝,全车人就得下去推着走,车到省城汽车站的时候已经晚上六点快七点了,230公里的路,走了四个多小时。

    省城汽车站对面就是火车站,何青国跟着人流穿过马路到了火车站站前广场,在何青国的眼里,这里就是人多,全省人的坐火车差不多就都集中到这一块来了,火车站不高,就两层楼,但很大,楼顶上正中间是铁道部的标志,左右为省会地名—庐阳,何青国先找到售票口,要先去买首都的火车票,这么多人,他也不知道好不好买。

    -----------------------------------------------------------------------这是第二部小说,但腊肉完全就是网文菜鸟,第一部书就没发表过,现在先全力完成这一部小说,写完了再考虑把第一本重新修订一下再发,这书开头很头很难写,有点絮叨,后面会好写得多,敬请期待,保证不太监……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到期腊肉的小说大国豪商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大国豪商最新章节大国豪商全文阅读大国豪商5200大国豪商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到期腊肉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