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正阳有个儿子叫孟觉,是孟正阳三十岁的时候要的。去年,十四岁的孟觉开始随着孟正阳站桩筑基,孟觉从小也见过父亲的种种神奇,当时吵着要学心意拳,可当时年龄太小,骨骼筋肉正在发育,不宜练武,正于等到骨骼成型了,孟正阳这才开始教他站劈拳三体式,什么时候周身都合了拳义,这儿的做到功夫上身,随意一站就是三体式,再教他别的功夫。孟觉也有韧劲,一年下来,每天早晚各一趟,没有一天拉下,每个周末还坐车到山里找父亲孟正阳指点一番,这进境也是极快。
又是周六,也就是孟正阳穿越的第二天。孟觉坐着车到山里让父亲看看自己的桩功是否达到要求了。一路盘山绕水,终于是到孟正阳修盖庭院的山谷了,司机老张开着车在山谷里转了一圈,却没看到什么院子,疑惑道:“诶?老板院子呢?难道我们穿越了?”孟觉也扒着车窗四处张望,可眼前到处都是荒草,哪还有点人迹!
“是不是走错路了?张叔。”梦觉转头对司机老张说。
“不可能!这路我闭着眼都不会走错!”
“那再开车到别的地方转转!”孟觉建议道。
老张闻言也点头称是,车头一调就出了山谷,沿着山路一路搜寻。一路来来回回转了多趟,依然找不到一点蛛丝马迹,孟觉急了,赶紧给母亲陈琴打电话。
接到电话的陈琴也赶忙驱车赶来。陈琴是陈直的孙女,一个事业心极强的女人,陪着孟正阳一路把一个县级的小超市做到覆盖全省,并且开到了京城。
几人凑在一起又绕山找了几圈,发现实在杳无踪迹后,只好回到市区,找专业的侦探来寻找。可结果依然如此。
自从孟正阳失踪后,孟觉练功没了动力,就不太上心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而陈琴这两年身子也越来越差,许是被压力所迫吧。直到孟觉大学三年级时,陈琴就一病不起了。孟觉让母亲住在离自己学校最近的医院,每到闲暇时就到医院找母亲说说话,还练功给他看,说自己又进步了云云。可陈琴身体始终不见好转,终于两年后永远闭上了双眼。失去双亲的孟觉一下感觉世上没有了依盼,到酒吧喝了个酩酊大醉,走时又要了瓶酒,掂着酒瓶一路摇摇晃晃往家里走,走着走着,咣当一下就躺在地上,也懒得起了,就蜷着身子在那睡了。
。。。。。。。。。。。。。
孟觉呆呆的坐在一块嶙峋的大石上,看着湖面泛着碧波,波浪闪着金黄,仿佛要把人的灵魂都吸引进去,一条大河绕着远处的群山,流入这片大湖,一条渔船满载而来,远远地都能听到渔夫们谈笑声。来到这个世界已经有大半年了,这副躯壳的原主人溺水而亡,却正好被魂游天地的孟觉占去。可惜没能记起原主人的生活经历,孟觉只好佯装失忆,父母对孟觉能活过来已经惊喜万分了,对他失忆也浑不在意,以后再慢慢经历就是了。按这世的年龄算,孟觉已经十四岁了,虽然内里藏着个二十多岁的灵魂。
半年来来,孟觉一直窝在这个山村,每天都要到村里的学堂听讲,闲暇时就带着黄狗阿黄来到湖边看夕阳。听来的,看到的,都让孟觉对现在处境有了一定了解,比如现在是宋朝,因为他听到村里老人聊不久前神宗皇帝驾崩之事;比如这个世界有很多高来高去的大侠,这也是从老人那里听来的;村里家家练拳,练得都是祖传的**心意拳,虽然功夫有高有低,而且更为神奇的是这拳法传自老祖宗--孟正阳,对!就是孟觉前世那个消失不见的亲爹,而他上学的学堂就是当初随老爹一块穿越的四进四出的宅院,就立在村后大山的半山腰上,当初孟觉刚听到这件事的时候还激动的到处寻找了一番,可惜只看到孟正阳陈直的坟墓,每年的清明全村老少都要去凭吊。
半年来来,孟觉也渐渐接受了现在的处境,除了没有电灯电话电脑,但这青山绿水却是前世很难寻的。当然,这也跟村子与世无争,生活静谧有关系,村前大片的耕地,村后大山上满山的果树,家家养鸡喂牛,一副世外桃源的样子。
听到背后有人喊自己,孟觉回头一看,却原来是母亲站在村口,招呼他回去吃饭。孟觉喊了一声:“来了!”跳下大石,撒腿往村子跑去。
村子叫孟陈村,从名字就可以知道村子里主要居住着“孟”“陈”两大姓。村子挺大,就一百七八十户人家,家家户户竹木为墙,青砖绿瓦,院子里都种着蔬菜果树,还有一片空地,地面暗沉,一看就是经常踩踏的缘故。
转过一棵大桑树,这棵大桑树不知长了多少年了,枝繁叶茂,覆盖方圆十丈范围。紧走几步就看到家门了。家人都已经吃罢饭,都在院子里的空地上走圈,走步如趟泥。孟觉认得出来,他们走得是鸡步,鸡步走好了,步法沉稳多变。母亲在看到孟觉回来了,道:“饭都在锅里,趁热赶快吃啊。”
这边孟觉正吃着饭,听到院中传来搓弄钢球的的“嗡嗡声”声,赶忙扒完饭,把碗一刷,就到院中坐在台阶上看父母打拳,恍恍惚惚间,孟觉仿佛看到了前世的父亲孟正阳练拳,他的身体里叶发出这种声音。似乎是天意,这一世自己来到前世老爹创建的村庄,依然姓孟,依然叫孟觉,似乎就是老爹在冥冥之中召唤自己前来。这世自己的老爹叫孟青,母亲叫陈兰,从小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
父母练完功,对坐在台阶上的孟觉说:“觉儿年龄差不多了,明天让族长摸摸骨,看骨质是否成型了。”
这半年来,孟觉早就想开始站桩筑基了,可惜他知道,骨头没发育好,练功等于伤身,会烙下残疾的。摸骨这件事只要功夫到一定境界的都能做,但族长做这件事最权威,毕竟经验摆在那。
第二天吃完早饭,孟觉就跟着父亲孟青去拜访族长。族长孟顾精神矍铄,头发乌黑,看着像是五六十岁,很难想象他现在有九十多岁高龄。
族长孟顾看到孟青带孟觉来拜访,哈哈大笑着对孟青说:“呦!癞子青怎么有功夫来老夫这里啊?”
孟青只好摸着头傻笑了两声。癞子青不是瞎叫的,这是孟青年轻的时候闯下的诨号。
“这不我家小觉年龄差不多了嘛,我带他来您老这里摸摸骨,看是不是可以练武了。”孟青陪笑道。
“嗯!来,小神童,来让爷爷好好看看。”
走到族长跟前,老族长抓起孟觉的胳膊一寸一寸开始摸。老族长的手发出阵阵热量,像暖炉一般烤的孟觉浑身舒服,仿佛都能听到骨头发出舒爽的吱吱声。这边孟觉还没爽够,那边族长已经摸完了,“这就完了?这才爽了几秒种啊!”孟觉很不忿。
“不错不错不错,小觉已经可以练武了。”说着还抚了抚胡须,做老怀大为状。孟觉父子俩听了也很高兴。“走!到祠堂给老祖宗上柱香,磕个头。”说完,也不等孟觉父子俩反应,带头就往祠堂走。
孟顾走路仿佛踩在云上,身子一动不动,悠悠然往前移。祠堂就在村后的山下,离孟顾家也不远,没两步路就到了。孟觉按程序给老祖宗孟正阳上完香磕了三个响头就可以开始习武了。
回到家,孟青就开始教孟觉站桩。孟青先做了个示范让孟觉跟着做,孟觉前世有孟正阳的指导,并且站了很多年的劈拳三体式,这一站自然无不合拳义,内外三合,全身通贯一体。孟庆这边见了孟觉三体式第一次就合了拳义,觉得很吃惊,就算平时经常看族人站桩,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可即使这样,要站成孟觉这样没有一年两年肯定不成的,看觉儿身体无恙,也不多问。就接着道:“觉儿,感觉到身体内又一股热气从腰肾处往上升腾了吗,这就是炼精化气,这气按老祖宗说法就是能量,能够强筋健骨,熬炼脏腑,增强身体潜能,这股气会在体内冲荡,一定要守住桩功,身体自然会将这股气合在体内。桩功站好了,以后练起其他的功夫,就能一日千里。”孟觉有过这样的经历,但今天情况和前世碰到的有些不同,升腾之气极其浓厚,发出滚滚热浪,这热气奔奔腾腾,不一会儿,孟觉皮肤就变得通红,直到感觉撑不住了,才赶紧收功。
孟青说完,不一会儿那边孟觉就收功了,以为是体力不支,毕竟站桩要做到**需要很大的体力精力,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简单二十四个字,要做到却要付出极大的心力。
“好,挺不错,第一次就站这么久,只要坚持!用心!早晚会出功夫的,不要急,小觉,慢慢来。”孟青鼓励道。“平时坐卧行都要体会这三体式内外三合的拳义,做到拳不离手,只有合得住,劲才蓄得足,精气神三宝也能越蓄越足。好了,今天你先你练,我到镇上看看你叔父,顺便拿些草药。”说完回到屋里收拾了一番,手提了镔铁宝刀牵着马就出门了。
武器都是村里生产的,别看村子小,但干什么的都有,铁匠,木匠,医匠。。。而且手艺都极高,自孟陈村创建以来,这些手艺都没断了传承,三百年下来,积累之丰富可见一斑。特别是酿酒这个技艺,是孟正阳传下来的,以田里种的玉米为原料酿的《苞谷烧》,味道醇厚,回味悠长,全村都会酿。说起这个玉米种子,还是当初孟正阳准备春耕种在地里的,可一下穿过来就只能在这里开垦田地种了。恐怕这也是孟正阳给这个世界带的范围最广的变化了,玉米因为产量高,易种活,所以传得很广。当年孟正阳因为献种之功还被封了个县男爵位,可惜改朝换代没传下来。
镇子叫广义镇,要走一百多里山路出了山才能到,位于河东路晋州。镇子上有许多孟陈村族人,孟觉的叔父孟成在镇上的孟陈商行做账房,孟陈商行是孟陈村专门开设的,放到现代就是国企。孟陈商行每年都到孟陈村里收《苞谷烧》和果酒。孟陈村的酒卖得很火,周边县城及晋州州府的酒楼都有销售,可惜产量有限,要不然就冲孟陈坊这百年品牌早就走向全国了。
孟觉知道父亲买草药干什么,是要搓制养元丹。前世父亲孟正阳也给他吃,是固本培元,练功筑基的圣药,练功时吃一丸,身体潜能那是蹭蹭蹭往上涨,但里面有味药材十分难寻,那就是上了百年的人参,人参可是补气养血的宝贝,年头越久效果越足。幸亏有了孟陈坊,除了卖酒,孟陈商行还做药材生意,特别是人参,几百年份的人参每年都能收上不少,要不说是国企呢,这些名贵药材都低价卖给孟陈村村民。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