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章节目录 第五十四章 朝议

本章节来自于 镇国霸业 http://www.lishu123.com/132/132193/
    却说安和帝一半心忧,一半气闷,故春节未到时,安和帝便以有恙在身多日不朝。今日早朝,却是因为在叛军兵进潼关后,安和帝病急乱投医,不顾众大臣的反对,一意孤行的派去党项借兵平叛的礼部侍郎何好德回来了。

    高坐宝座的安和帝却毫无一丝镇定从容,待到何好德上殿不等他参拜完毕,便急急问道:“何卿免礼,快说说,党项人可同意借兵?”

    那何好德本是在黄淮庸一党的授意下提议借兵,没成想最后事成任务却落在自己的头上,大冬天的跑到西北苦寒之地走了个来回,再加上西北素来不安稳,担惊受怕之下,身上的肥肉都明显少了一圈,刚到长安就被宣召早朝,再一看皇上当朝问对时这急切的态度,心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句话还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当下何好德装出一副哭腔道:“皇上呀,臣是日赶夜赶,多次差点没命,总算是不辱使命,党项首领拓跋殷答应派5万铁骑助我大汉平叛。”

    安和帝闻言大喜道:“5万铁骑,好,非常好,爱卿辛苦了,今卿有大功于朝,寡人必将厚赏。传朕旨意,封何好德为蓟县男,可荫其子。”

    何好德本以为会有些金银勋职奖励,没想到直接封男爵,还能下传一代,这意味着至少下一代都可无忧了。这可是莫大的荣宠,何好德喜出望外,少有的发自内心大呼:“万岁,谢主隆恩。”

    要知道这新汉朝吸取了西周两汉封国的教训,深知家天下已成泡影!虽仍沿用前制设王公侯伯子男六等爵位,废除了勋爵对封地的绝对控制权力!只以俸禄和身份嘉之。

    但即便如此册封制度依然十分严苛,且一般只封本人,其人身死则爵消。此次封何好德的男爵只是初等爵位并不奇怪,但萌其子,就意味着何好德的一个儿子可以继承这个爵位,虽仅有一代,却也是难能可贵的,故不仅何好德如此激动莫名,就连群臣也是震动莫名。

    这时,宰相杨远山出列道:“陛下,且慢,何大人光说党项人同意借兵,不知可有条件。”

    何好德心中暗骂:杨老头,多事。脸上却恭敬的道:“启禀皇上,刚才没顾上说。党项首领拓跋殷确有条件,而且是狮子大开口,想要夏州府州两地能归党项人掌控。”

    安和帝虽然不是明君,但也知国土得来不易,岂能轻易割让?更何况还是二州之地。因此闻言不禁失声道:“什么?两州之地。”

    何好德见状赶紧补充道:“陛下放心,臣世受君恩,深知陛下乃有道明君岂能答应这类无礼要求,已当场严词拒绝了,并加以驳斥。最终拓跋殷慑于我大汉天威,同意只要陛下封他为夏州刺史便可。”

    宰相杨远山出列道:“陛下,万万不可呀!那拓跋殷狼子野心,封他为夏州刺史,与拱手让出何异。请陛下三思。”

    安和帝心中更加犹疑不决。这时礼部尚书穆见明见那吏部尚书黄淮庸的眼色,便上前道:“陛下,那夏州乃是一西北小州,虽称之为州,但却不及陕州一半大小,且大多为山野荒僻之地,户不及万户,人不足十万人,且多为外族,只有寥寥几座城池用于戍守,每年都入不敷出,需朝廷从关内调拨粮草器具支应,负担巨大呀。平时倒也罢了,可如今叛军临门,南北交通断绝,南方米粮银钱皆运不进来,府库平叛开支巨大,恐不堪重负呀。”

    户部尚书崔敬道:“穆大人此言差矣,府库自有我户部掌管,筹措银两之事岂用你这礼部尚书操心。况且国土无小事,夏州虽小,却是关中西北屏障,夏州城池虽少,却都处于交通要道。与府州呈掎角之势,拱卫长安。夏州若失,则府州三面环敌,危矣,陕州一马平川无险可守,危矣。到那时关中就暴露在党项人的铁蹄之下,我国都安危就得仰他人鼻息了。请皇上三思呀。”

    工部尚书李源也上前道:“党项人本就骄横野蛮,屡屡寇边,掠夺人口财货,如今若得夏州,必将得寸进尺。”

    杨远山跪地大声道:“陛下,我大汉之所以能让四方夷狄臣服,靠的是一个威字,如今,若对党项退让妥协,则其他各族必将争相效仿。到得那时,必将狼烟四起,我大汉才真的危矣!”

    吏部尚书黄淮庸见局势有反转的迹象,也不敢再隐在后方,忙出列道:“陛下,臣以为凡事都有个轻重缓急,如今安贼叛乱乃是燃眉之急,其余诸事皆可徐徐图之。若燃眉之急不解,则其余诸事皆成空谈。如果安贼迟迟不消灭,一旦做大,国将不国呀!”

    这黄淮庸本就是东宫旧臣,极擅揣摩安和帝心思,深知安和帝心中逆鳞之所在。

    安和帝本就有心借兵,听罢算是找到了一个说服自己的最合适理由,方才松了口气道:“既然如此,那就权且让那党项人先占上一段时日,待到叛乱平定后,寡人必将索回,并亲上太庙向历代先皇告罪。”

    黄淮庸一系闻言大喜,相顾而笑。原来党项人本就只想要夏州,应允了何好德事成之后有丰厚的回报。那何好德本就是东宫旧臣一系,其实昨日便已经回返,是先与黄系一党商量对策后方才今日上朝,对摘下这个功劳可谓是势在必得。

    刚才安和帝松口,众人觉得既立新功,又可拿到党项人应允的“劳务费”,自然是人人喜笑颜开不提。

    杨远山等还待再言,安和帝抢先道:“朕意已决,休得再言,都散了吧。”言罢拂袖而去。

    杨远山望着安和帝离去的方向怔了半响,方才醒转,摇头苦笑不已。

    崔敬道:“杨相,这借兵乃与虎谋皮之举,况且还要割让夏州,这般做法无异于玩火**呀!要不我等到宫门外下跪请见,劝皇上收回成命。”

    杨远山叹道:“如今的皇上,已被叛军临门和错杀高进东弄的方寸大乱,又有黄淮庸这般鼠目寸光只会弄权之人时时随侍左右。我等进言已到了这般田地,多说何益。罢了,罢了,老朽已过花甲之年,是到了颐养天年的时候了,去休,去休。”言罢,拂袖而去,只留给崔敬一个萧索的背影。

    安和四年正月初十,两朝为相十八年的杨远山以年老体衰为名上书请辞,帝准,转而不顾崔敬李源等世家大族的联名反对,强令黄淮庸为相。杨远山随即离开长安转道返回鲁州。

    杨远山惠宁五年探花郎出身,历经三帝,经历过永德上位评定五龙夺嫡等大事,可谓是威望卓著。他退隐之后。朝中再无一个能服众之人,由于黄淮庸虽有才干,但其人目光短浅任人唯亲,仗着东宫旧臣的身份结党营私,排斥异己,激起崔敬李源为首的世家大族势力的强力反弹,至此,一众大臣纷纷结党自保,内斗不止,朝野之中至此暂无宁日。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大漠飞鲨的小说镇国霸业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镇国霸业最新章节镇国霸业全文阅读镇国霸业5200镇国霸业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大漠飞鲨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