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章节目录 第五十三章 送别

本章节来自于 镇国霸业 http://www.lishu123.com/132/132193/
    却说时至今日,郡城来人便要回返,因为叛军过境,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如今虽然走了,但沿途却也不太平,所以这次郡城来人是有一队郡卫护送以保周全的。

    郑氏姐妹的消息早已传递至平宁郡郑玉英父亲处,此前因为战事刚过,道路不靖,唯恐有变,郑氏姐妹才继续留在因击退叛军而名声大振的石门县。如今局势暂稳,郡丞一行又有一队兵丁护卫。故此次郑玉英自是要跟随郡城来人回返。

    郑玉晴则是因为平州通江县甫经战事,不敢再行此道回平州,再加上小姑娘出来这么久担惊受怕的,思亲心切。便决定与郑玉英结伴先回平宁郡城,然后择机从平宁郡城前往平州,这才有了今天这一局面。

    送行的队伍虽然集中在郡丞谢斌华处,郑氏姐妹的马车所处位置相对冷清,但此时毕竟人多眼杂,又有侍卫在侧,王文涛也不好有过多表示,但看着心上人那泫然欲泣的稚嫩面庞,心中一阵爱怜。

    郑玉英忽闪着大眼睛看着自己姐姐和王文涛如此这般相视无言,忍不住道:“表姐你和八斗这么看着也不说话,算什么呀?我们要走了,八斗大才子你不是应该像书中所言作诗词相送才对,干嘛盯着我姐姐看个不停呀!”

    郑玉晴被妹妹说破一阵羞赧,捂脸躲入车中。王文涛也不禁老脸一红,此时脑中灵光一现,便就坡下驴大声道:“好,今日便赠诗一首,祝两位郑大小姐一路平安事事顺心。”

    郑玉英闻言抚掌大喜道:“送给我的,太好了,赶紧作词吧。”

    刚才躲入车中的郑玉晴虽对王文涛“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惊艳不已,但是此后王文涛心中发虚总是借故推脱,并无新作。恋爱中郑玉晴虽然一厢情愿的认为这是王文涛不恃才傲物谦虚谨慎的表现,但仍不免觉得遗憾不已。

    此时听到王文涛刻意加大音量的“赠郑大小姐”,便知他是为自己而作,心中一阵甜蜜,又不好意思再次出去,便靠近窗口,凝神静听。

    王文涛假意沉吟了一会,心中却是先向前世北宋诗人秦观告个罪过,而后道:“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在车中的郑玉晴先听到“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不由的想起和王文涛相识相知相爱的点点滴滴,心中一阵甜蜜,再听及“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立马又对号入座,想到这是王文涛为两人马上就要分离而作的应景之语,同时也是宽慰之语,以一句“又岂在朝朝暮暮”反衬出情深意重,如此丰富的内涵居然用这短短14字中就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实乃流传千古之佳句,郑玉晴听在耳里,记在心里,仔细回味,整个人不由的痴了。

    这时却听郑玉英嚷嚷道:“这是什么呀,不是送别词吗?为何写成七夕词了,而且都听不懂,不行,不行,再作一次。”

    王文涛本为自己急中生智想起这首最适合送给郑玉英的词而暗暗窃喜,此时听到郑玉英一说,才想起此诗虽然应情,但却不应时,不禁抹了把冷汗。

    这时郑玉晴的声音传来刚好解围:“英妹,外面冷,赶紧上车吧。王公子你到窗口来。”

    王文涛依言来到马车窗口处,郑玉晴撩开窗帘满面含羞低声道:“王公子,这首词我很喜欢。不知词名为何?”王文涛见心上人果然没有深究此词为何为七夕词,反而说很喜欢,自然明白女孩心意,大喜道:“鹊桥仙·纤云弄巧。”

    郑玉晴眼神朦胧道:“好美的词,好美的名子。希望小女子及笄之年还能闻听公子佳作。”

    王文涛微一思索,便知郑玉晴是希望自己在她及笄之年能够去他家提亲,心中狂喜,忍不住言语调笑道:“词美人更美。”

    郑玉晴毕竟还是一个14岁的小姑娘,听到王文涛言语轻薄,心中甜蜜,脸上却挂不住了,放下车窗帘回身车中。

    王文涛见美人含羞退却,心中喜悦,转而大声道:“待到明年,不管二位小姐身在何方,王文涛必将前去找二位小姐一叙。”

    郑玉晴知道王文涛已知悉自己刚才言语意图,这才明说看望二人实则单指找自己提亲,心中又喜又羞。

    王文涛正沉醉在自己刚才赢得美人心的表现之时,冷不防郑玉英从车窗中探出小脸笑道:“好呀,好呀,明年我应该还在平宁郡城,八斗你来找我吧,我请你吃好吃的。”

    车外王文涛和车内郑玉晴先是一惊,然后不禁相顾莞尔。

    在一阵阵鞭声赶车人的吆喝声骡马的嘶鸣声中,车队渐行渐远。送行的队伍也开始回转,已是官身的王明德伴在县令车架旁,回头看见自家儿子还是在那站着望向车队远去方向,不由的想起此前王薛氏所言,心中也与王薛氏一般颇觉不妥,本想回去后好好和儿子说道说道,最好能让儿子放弃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但看着儿子嘴角的绒毛和日渐高大的身影,再想起儿子之前日渐成熟的表现,最终前言万语化为一声长叹,随着大队人马返身回城去了,只留下王文涛孤寂的身影依然伫立。

    同一时间,帝都长安勤政殿外的大红灯笼虽仍然高高挂着,但殿内早朝的气氛却是已无一丝春节初过的热闹气,反而透露出一股淡淡的沉闷压抑气。

    安和帝仍是高坐宝座,但比起年初来,却是头上多出了几缕华发,脸上多出了不少疲惫。

    自赐死高进东洛阳随即失守的消息接踵传来后,安和帝虽然心中已有悔意,连杀当日构陷高进东之佞臣5人,但已于事无补。年前又接到消息,高进东之子高扬武于甘州脱逃,不知所踪,心情更是烦闷。

    众大臣也知高进东临危受命虽在西北军只呆了数年,但其人威望素隆,又有手段,将西北盘根错节的将门势力整合的服服帖帖,甘于效命。况且此次确实是皇上诛杀高进东的作为不地道,所以即便有大臣认为高扬武能从精锐的西北军中逃脱必有蹊跷,最有可能的就是西北军中有人故意放任高扬武离去,但兔死狐悲之下居然无一人上报,只有安和帝一人蒙在鼓里。

    其后安和帝调动西北军来长安准备抵御叛军的圣旨下了3道,但却都犹如石沉大海一般,连人带旨不见音讯。众大臣心知可能是那群西北兵油子故意抗旨杀人泄愤。

    此事众人可不敢沉默,毕竟现在无兵可用的情况下,西北精锐已成皇上眼中的救命稻草,而下一个宣旨的可能是自己,故早有人将此事上奏。

    安和帝本就对没有财货又有一屯兵丁护送的钦差队伍屡屡被劫心中疑惑,听大臣一说,才明白其中关窍,虽是暴跳如雷,却也无可奈何,再加上叛军兵进潼关直逼关中,四方要么失去联系,有联系的也是告急文书如雪片一般,让这初登大宝的太平皇帝如何能够不心焦不白发呢。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大漠飞鲨的小说镇国霸业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镇国霸业最新章节镇国霸业全文阅读镇国霸业5200镇国霸业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大漠飞鲨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