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尚从冀州涉国进入并州,然后经由并州进入司隶校尉府,一路上马不停蹄,终于在一月后赶到长安。
长安作为曾经的西汉王朝的都城,城高池深,气势非凡,不像已经破败的洛阳民生凋敝,长安的市集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小贩叫卖声,马匹鸣叫声,吵闹声不绝于耳。
突然,一个蓬头垢面,破衣烂衫的小乞丐从街角冲出,径直撞向一个文弱儒生怀里,抓住儒生钱袋就向着人流深处跑去。
文弱儒生笑而不语,竟没有追回钱袋的意思。
小乞丐叫陈狗子,今年八岁,是长安城里一个普通的小乞丐,每天除了吃不饱穿不暖外还要受地痞流氓的盘剥,稍有反抗,就会被打的鼻青脸肿。
不过今天陈狗子很开心,因为他有钱买大包子吃了,心中还暗自嘲笑那个书生太蠢,居然没有察觉到钱袋被偷。
陈狗子跑到一个包子摊前,亮出十几个五铢钱,得意的叫唤道:“老板,十个大肉包子。”
包子摊老板明显是见钱眼开的人,根本不管小乞丐的钱是从哪里得来的,包好大肉包,银货两讫,交易完成。
陈狗子拿着包好的大肉包,撒开腿向一个小巷子跑去,最后在一个破旧的房屋前停了下来,稍微整理一下装容后推门而入。
吱呀两声,老旧的木门推开后又关上了。
房间一目了然,只有一张床和一张桌子。
陈狗子三步并作两步的走到床边,摇醒床上躺着的一个小女孩,说道:“妹妹,哥哥赚到钱了,给你买大肉包回来。”
小女孩转醒后,抓起一个大肉包就狼吞虎咽起来。
突然,屋门吱呀一声打开了,屋外站着一眉清目秀的白衣儒生。
小女孩不知所措的看着这个不速之客,眼中露出恐惧之色。
陈狗子见到白衣儒生,立马将小女孩护在身后,将钱袋拿在手上求饶道:“一人做事一人当,求求你放过我妹妹。”
小女孩闻言,哇哇大哭起来,嘴中发出模糊的声音:“不要抓走哥哥,小翠只有哥哥一个亲人了。”
白衣儒生看到这一幕,心弦似乎被波动一般,乱世人命贱如草,这个小乞丐竟然有如此担当,实在是难得。
良久之后,白衣儒生对着小乞丐说道:“你可愿拜我为师?”
小乞丐见白衣儒生一直盯着他们兄妹两,不发一言,简直比打他的地痞恶霸更加可怕,还没听清白衣儒生所言,就立马承诺下来。
白衣儒生正是南归的吴尚,他到达长安之后,逗留几日,一面欣赏一下长安的风土人情,一面在长安购入一些礼物回去送给家人。
今天吴尚到市集购物,就出现了刚才拜师的一幕。
至于收徒也不是吴尚一时起意,他想到自己即将出海寻仙问道,生死难料,而道衍门是虚灵子一生的心血,必须传承下去,所以早就有此意思,只是一直找不到合适的传人。
今日见着小乞丐有情有义,敢作敢为,不禁心动,而且他并不在乎门第出生,若是找一个世家子弟,反倒会利用道法争权夺利,有失道衍门的不理朝廷的传统。
何况虚灵子放浪形骸,不拘一格,根本不在乎在乎这些,打定注意后,吴尚决定收陈狗子为徒。
是夜,客栈天字第一号房,吴尚双眼紧闭,正襟危坐,表情肃穆。
陈狗子穿着新买的衣服跪在地上,一脸茫然的看着吴尚,他不知道眼前的仪式是干什么,但是他知道吴尚不会害他,否则不会给他和妹妹买新衣服,上酒楼吃饭。
吴尚缓缓睁开眼说道:“为师是道衍门第二十六代传人,师从虚灵子,你先向东面磕三个响头,遥祭师祖,然后向为师磕三个响头,你就是道衍门第二十七代传人。”
邦邦邦,邦邦邦。
陈狗子面色诚恳的如实照做。
“你既然拜入我门下,狗子的名字不可再用,你以后就叫陈道玄,延续我道衍门一脉。”
陈道玄点头称是。
由于陈道玄还不识字,吴尚只得先将一个玉璧赐给陈道玄,帮助他开通气感,可以感受到玉璧上依附的灵气,将灵气顺着经脉缓缓流入体内。
陈道玄倒也是一个奇才,三天下来就可以感受到玉璧上的灵气,并在体内运行一个小周天。
十天后,成都城外,吴尚牵着马向成都城走去,马背上坐着两个小孩,自然就是陈道玄兄妹二人。
“师傅,你说的黄权伯伯真的那么好吗?”陈道玄好奇的问道。
吴尚这些日子被陈道玄的十万个为什么搞得头都炸了,真想没想到孩子这么难带,诱骗的说道:“黄权伯伯会教你们读书认字,可是天底下第一好的人。”
小翠咿咿呀呀的说道:“我只要能吃大肉包就行了。”
吴尚笑道:“你黄伯伯是大官,能买很多大肉包。”
“好哟!”
晚霞照耀下的成都城,仿佛披上一层神秘的面纱,给吴尚陌生的感觉,五年之后再回到成都,吴尚的内心如打翻五味瓶一般,十年的亲情不是说断就能断的,以前的吴尚自以为不是汉朝人,能放任自流,但是当离去时,才知道离家的苦楚。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催。”
吴尚仿佛体会诗中的情绪,拉着老马向城中而去。
如今的黄权已经成为益州牧刘璋的近臣主簿,随着才能的显露,逐渐成为益州举足轻重的人物。
天下形势风云变幻。
曾经的庞然大物袁绍在官渡被曹操大败,四十万兵马逃回冀州的只有三万,从此一蹶不振,天下无不为之胆寒,曹操则步步为营,不断的占领冀州的领地,决定在袁绍最虚弱的时候将他打倒。
江东孙权一改孙策打压世族的政策,决定与世族共治江东,江东四大家族虞魏顾陆又重新登上政治舞台,开始左右江东形势。
刘备如愿以偿的得到刘皇叔称号后,退居荆州新野,为刘表拱卫襄阳。
(新人写书不易,若喜欢此书,请大家怜悯,收藏本书)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