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贼们大惊失色,不忿的叫嚣,依旧不肯让出水路。
甘宁见此情景,勃然大怒,大声呵斥道:“我说的话不管用了吗?”
水贼们不甘心的让出一条水路。
崔州平见峰回路转,居然能保住一船货物,喜笑颜开起来。
吴尚见甘宁不没有继续为难的意思,拱手说道:“甘将军,我有一言相劝,不知将军愿意听否?”
甘宁正在气头上,大骂道:“有屁快放。”
甘宁语出恶俗,吴尚并不在意,循序劝诫道:“将军本性不坏,只是落难到此,何不寻一明主报效,进可开疆扩土,退可保境安民,窃以为这水贼的行当实在不是长久之计,言尽于此。”
崔州平已经催促着船老大将船驶出包围圈,向江陵而去。
吴尚知道甘宁是聪明人,自然知道好坏,只需点拨一二,他定能做出选择,至于甘宁是否投靠江东孙氏,那就不是吴尚关心的事。
道衍门讲究顺利天时,岂可以人力而变之,正所谓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任何选择都不是完美的,都会有好处坏处,只能各安天命。
######
江陵城,码头。
夕阳西斜,将江陵城裹上一层余晖,显得宁静安详。
崔州平与吴尚联袂下船,在码头旁的茶棚歇息。
“吴贤弟,没想到你身怀绝技。今日多亏贤弟出手,才能保全一船货物,这些十金请贤弟一定要收下。”
崔州平一边说着,一边从怀里掏出一个鼓鼓囊囊的钱袋递到吴尚身前。
吴尚本想拒绝,但想到自己却是缺少钱财,也就没有推辞,直接收下,尴尬的说道:“受之有愧。”
崔州平见吴尚收下,继续与吴尚畅谈,等待码头卸货。
######
江陵城,南城区,崔府大厅。
码头卸完货,吴尚就跟随崔州平来到崔府,进入崔府大厅,分宾主落座。
“吴小兄弟何在,我要与他把酒言欢,看他是如何力退锦帆贼,剑动江陵城。”
一个头戴高冠,身材魁梧,身着锦绣华服的中年人走进大厅,高声笑道。
未见其人,已闻其声,看来此人必是一位豪爽之人。
吴尚打量来人,此人身高八尺,虽年近不惑,却显出儒雅之气。
崔州平立马站起身来,向吴尚介绍道:“吴贤弟,这是家兄崔元平。”
吴尚忙不迭拱手称道:“崔大兄有礼了。”
崔元平打量眼前身长六尺,眉目清秀,一脸稚气未脱的小孩,面露惊讶之色,不忿的说道:
“州平,此子真是力退锦帆贼,剑动江陵城的吴尚,莫非你欺我不成?”
吴尚年岁不大,却由于修炼有成,身高异于常人,所以已经有六尺高。
崔州平见大兄嗔怒,哂然道:“若不是亲眼所见,小弟也是万万不敢相信的。”
崔元平知道自己这内弟虽说平时放浪形骸,不守礼法,但是却不会欺骗自己,他惊讶不已,仔细打量起吴尚,发现吴尚虽然年纪轻轻,但器宇不凡,似有超凡脱俗之气,却不是平常人可以拥有的,但是对于吴尚能击退锦帆贼,着实不敢相信。
吴尚接过话头,微笑说道:“崔大兄,此事不过以讹传讹,实则是家父与那锦帆贼有旧,他才会让我一番,否则单凭小弟的手段岂是锦帆贼的对手。”
崔元平听闻此言,面色恍然许多,说道:“这倒是有理,否则蔡将军多番进剿,怎会不敌此贼,市井之徒多以讹传讹,不可尽信。”
崔州平正待要解释,却被吴尚用眼色阻止。
在吴尚看来,这都是些虚名,不足道哉,自己不过为了报答崔州平借乘之恩,才帮他退敌,实在没必要解释。
崔元平继续说道:“不管如何,吴尚小弟对崔家有恩,在下备好酒席为你们一扫风尘。”
吴尚并没有拒绝酒宴,虽然是修道之人,但道衍门却没有明文规定不准吃荤饮酒,更何况人生在世若是过多桎梏,还何以逍遥自在,修成仙道。
吴尚的信条是口腹之欲可以浅尝辄止,并不需要完全禁绝。
######
江陵城,崔府后院。
崔家兄弟和吴尚分宾主落座,家丁立即端上美味佳肴和佳酿。
吴尚不仅这世家学渊源,而且更有有千年的见识,自然不会失了礼数。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崔元平见时机差不多,便接着酒意问道:“吴小兄弟,我见你年少英雄,我家蔡中太守求贤若渴,愿以军候一职相授,不知可否屈就。”
五人为一伍,设伍长,十人为一什,设什长,五十人为一旅,设队长,一百人设屯长,五百人设军候,看来蔡中很下得本钱啊。
吴尚目中光芒闪动,沉默不语。没想到崔元平竟然是来做说客的,自己若是想争霸天下,又岂会瞎了眼跟从刘表,先不说刘表无能,再者如今自己已经修仙有成,更不可能投到刘表麾下。
打定主意,吴尚直言拒绝:“小弟自幼系喜好求仙问道,对于仕途没有一丝兴趣。”
崔元平面色变得铁青,自己好言相劝,对方竟然不知好歹,愠怒道:“难道你瞧不起我家主公。”
崔州平见此,喝道:“大兄,你忠于功名,愿意受刘表的鸟气,为何对吴兄弟如何无礼,他毕竟是我的恩人。”
崔元平摇摇头,叹道:“我如何不知刘表不是明主,只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啊。”
吴尚见兄弟二人竟为自己生出嫌隙,劝说道:“大兄莫见怪,实在是在下淡泊名利,不喜朝堂的勾心斗角罢了。”
崔元平见吴尚直言拒绝,也不好继续强求,说道:“那不知吴兄弟认为天下谁为明主。”
吴尚不假思索说道:“曹操.”
崔元平不解,继续追问道:“吴贤弟何以认为曹操是明主。”
“此人生性狡诈,用兵诡谲,手下猛将如云,谋士如雨,现今又兼挟天子以令诸侯,大有席卷天下之意,此人当为明主。”
崔元平继续问道:“那汝南袁术呢?他可是已经在寿春称帝,况且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
吴尚哂笑道:“袁术也,冢中枯骨矣。”
(新人写书不易,若喜欢此书,请大家怜悯,收藏本书)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