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继续寒暄了几句,话题无非是围绕这玉梨方公子难得从皓雪这里听说了一些关于玉梨在京城的事情,玉梨青春年少时的倩影似乎又闪现在眼前,如同茶盏里的清茶在方少爷的脑海里慢慢品味。等到二更时分方少爷才起身告辞,最后临别时方南春嘱咐皓雪过几天府中要宴请的贵客就来了还希望皓雪最近两天好好休息其余无非也就是一些友人之间关心的问候。
皓雪听到这些不免感叹自己真的是小看了方公子,原以为他只是个商贾富户从来都是商人重利轻别离没想到这方公子却是个重情重义的情种。
说到这方少爷放下茶盏看了看皓雪“那日经过茶楼外偶然听到你弹奏的寂静,我真的以为是玉梨回来了,进去才发现竟然是个年轻姑娘。一时又好奇你从哪里得来的曲谱,因为这曲子并没有写完,玉梨也只在我们两个面前弹奏过。让再下实在没有想到的是,姑娘竟与玉梨由几面之缘”
说起这些方南春又陷入了沉思,少顷后继续说“玉老爹病虽然得到救治却也一直没有好转始终病歪歪的。玉老爹生病前曾接下一笔很大的订单,到了交货的日期没能拿出够数量的琵琶,买家很生气带人来找玉家闹事。偏巧就看到了这把《染悦》买家提出用染悦顶替其余的琵琶,玉老爹拼死护住。买家要求如果不用染悦顶替未够数的琵琶就要赔偿他们两万两银子,玉梨没有办法就来找我。当时我还没有接管家业,家中主事的还是父亲,父亲提出由他出钱替玉家还债,只是我必须娶母亲娘家的侄女孙听蓉。无奈之下我也只有答应了。从答应父亲那天开始我便不在出府,直到成亲之后才终于有机会出府去找玉梨,等到了玉家才知道,我没出府这一个月来玉老爹竟然已经过世了,玉梨在安葬了父亲之后也离开了扬州,只托邻家婶子给我留下了这把染悦”
方南春像是说给皓雪听又像是在追忆曾经般自言自语,不问皓雪是否愿意听自管一个人在那絮叨着“有一年玉老爹凑巧得到了一块上好的紫檀料子,这紫檀可是制作琵琶最好的材料,玉老爹用尽一生功夫把这块紫檀打造成了这把琵琶,并给它取名《染悦》并准备把《染悦》留给玉梨做嫁妆,谁成想老爹不知什么原因竟然染上很奇怪的恶疾花了许多钱也没治好,玉梨没有办法就准备卖了这只琵琶给老爹治病,去买主家的路途中被我看到就拦下了,后来出钱给玉梨为玉老爹请来名医治病。”
“这诗的前一句是我当年写给玉梨的,玉梨续的后一句我今天也是第一次见到”方南春说完这话见皓雪诧异的看着自己“当年,我还没有继承家业。每天就像其他富商巨贾家的少爷不过是戏楼酒家的到处闲逛,因缘际会结实了玉梨。她年轻的时候也是个心气高傲的女子,况且又弹得一手好琵琶自然也就吸引了不少纨绔子弟的目光,当然我也没能免俗。玉梨的家祖辈上都是制作琵琶的工匠,玉梨的娘又擅长琵琶,自小耳濡目染玉梨的琵琶技艺就非常出色,玉老爹到四十岁上下才有了这个女儿,更是格外疼爱。”
“这诗是原来的曲谱上写的,以前一直弄不清楚玉梨师傅写这诗的含义。如今看来这诗应该是包涵了玉梨师傅和方公子的名讳”
南山如天不可上,春草青青万里馀”方南春看到诗词不禁惊住了。
听到皓雪这样一说,方南春又拿起余下的几页曲谱仔细看了看,临了结尾处还有一首诗“玉管繁华美少年,梨园子弟巧家鸳,
一个时辰左右,皓雪将整整写了足有十页纸张的寂静曲谱交到方少爷手上,方南春拿着曲谱仔细的看了几页“原以为皓雪姑娘只是个擅长琵琶的琴师,不想姑娘的字却也这样出色”随后方南春捏着几页曲谱“当年她就把曲子写到这”皓雪看了看余下的两三页曲谱颇有些为难的说了句“其实玉梨师傅把曲谱交给我的时候也只有这几页,这一曲寂静余下的章节是我闲暇是续写出来的。虽然不及玉梨师傅的精彩也算勉强一听吧”
“哦,若是这样的话,真要有劳姑娘了”
“方公子,实不相瞒皓雪因为避世才来到扬州投奔,匆忙中怎会把曲谱带在身上,公子若是喜欢不如等皓雪将曲谱写下来再赠与公子”
听到皓雪这样说方南春再次陷入静思,屋子里出奇的肃静。一盏茶的时间还是方南春打破了沉静“方才听皓雪姑娘讲的,寂静的曲谱在你这里。不知姑娘能否赠给再下”
“玉梨师傅原本在京城的仙悦楼做琴师。后来被醇亲王妃遇到就将玉梨师傅引荐到了辰妃宫中,教导辰妃之女贤琪公主琵琶。没几年的时间贤琪公主远嫁番邦和亲。玉梨师傅的去向我就不知道了。应该还是留在京城吧”
虽然方南春没有说什么,可仅凭他那关心的语气还有皓雪提到玉梨时的神态上就已经让皓雪笃定玉梨师傅在方南春的心中注定是有着无人能及的触动。皓雪实在没有想到那个自己非常喜欢的琴师竟然会和眼前的江南首富有着这样的渊源。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