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太阳再次落下了西边山头。婵娟简单吃了一些先前采摘的野果,当做晚饭。随着夜色降临,奔走了一天的婵娟,身体的疲乏可想而知,道路边有块高出地面不少的大石,她选择作为晚上休息的场所。
白天太阳晒热了的大石,尚有余温,躺在上面的婵娟,感受到了一丝温暖。倦意上来,上下眼皮打架,实在撑不住的她进入了梦乡。
夜晚,属于野兽的乐园。临近午夜,各种兽类越发变得活跃。
睡梦中的婵娟不知道,距离她数里开外,一头刚刚做了母亲不久的花豹,在安抚好两只小豹子之后,乘着夜色出来捕食。猛兽的母性与人类别无二致,照料新生儿同样特别辛苦。消耗精力哺乳不说,打猎的时间更是少了!要想养活两只小豹子,需要付出的努力,捕猎的猎物。
母豹子沿着山林,走过一处处灌木丛,一边前行,一边寻找可能猎取的食草动物。可是今夜的猎物都跑哪去了,寻找了数里路,一直未见猎物的踪影。
母豹子方圆数十里的这个领地内,平常有数千只羚羊麋鹿黑斑羚等食草动物生活,为她提供了足够的食物。平常打猎,很少要跑出很远距离。
可是今夜走出了这么远,居然连猎物的影子都没看到。正在母豹子满是失望之时,刚刚走过一个小山坡,母豹子看到成群的麋鹿和羚羊等等猎物,数量之多,足有数百头之多,聚集在一处方圆数百尺的范围内,猎物如此聚集,尤其是在夜间,更是十分罕见。
有些猎物还在从远处不断赶来,往一个方向聚集。这一现象十分的反常,根据寻常经验,母豹子不能分辨原因,但是食物就在眼前,由不得思考前方是否有陷阱和奇异的事情发生。母豹子跟随猎物渐渐走到了离婵娟相距百尺的距离。而在婵娟的四周聚集了许多的动物。大部分动物就分布在距离婵娟数十尺到约百尺的距离范围之内。
锁定一头最靠近的成年健壮羚羊之后,母豹开始蹲下身子,四肢匍匐向前,在发动突袭之前,她想尽可能接近猎物。在她看来,离猎物越近,捕猎的成功概率就越高。
平常的夜晚,食草动物由于夜视能力较弱,一般都会竖起耳朵,加倍警惕,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四散奔逃。
可是,今天的夜晚很不寻常,在月光的帮助下,食草动物视线好了不少,本应较远就能发现母豹的踪影,可是此时,动物们好像被前方的什么东西吸引,全然忘记了防备。
一个飞扑,母豹两只前肢,紧紧抱住锁定的羚羊,长长豹爪嵌进羚羊的身体,牢牢地抓住。母豹顺势就地一滚,张开大口咬住了羚羊的脖子,羚羊只是稍作挣扎,便放弃了抵抗。不一会啊,猎物羚羊就告死亡。豹子来袭,羚羊群却未见四散逃开,只是集群一起,把羊角一致对外。豹子见打猎成功,未再继续袭击,毕竟母豹一次也不能拖走两只羚羊。继续袭击羚羊群,说不定会有受伤的可能。
拖着刚刚杀死的羚羊往回走。多日来,就数今夜捕猎最容易,这顿饭来得太容易了,母豹很是欣喜,开始不断向后拖行着猎物。
拖行着猎物数百米远,她选择一个较为粗大的松树,用嘴叼着猎物,一步两步不断向上攀爬,一会功夫,她爬上约两丈高的树杈后,她把猎物羚羊放在树杈中,稍稍休息,她开始撕开猎物的尸体,吃上了一顿饱饱晚饭。
吃饱之后,母豹把剩下的羚羊尸体继续藏在这颗大树上,以待第二天再来进食。惦记着小豹子的安全,母豹匆忙赶回她那堆乱石之中的家。轻声呼唤着她的小豹子,听到母亲的唤声,小豹子徐徐走出了乱石堆。由于出生不足半月,行走的时候,明显的左右摇摆,行走不稳。
母豹子在一块大石旁,躺下身子,小豹子偎依在母豹的怀里。小豹子尚幼小,这个时候尚未学会玩耍,躺在母亲的怀抱里,他们能想到的就是凭着本能去喝奶,然后休息。找着母亲的Ru房,小豹子喝上奶。吃饱了的母豹,此时奶水更足了。一会功夫,两只小豹子打着饱嗝,表示他们吃饱了。豹子母子三人,就这样慢慢睡去。当然,他们不会去想今夜的食物,为何来得这么容易,打猎为何这么顺利。
与豹子家庭相距数里的婵娟,白天的劳累,使得她根本无暇顾及周围发生的事情,更何况在夜晚,凭人类的眼睛,没有灯光,就如同睁眼瞎子一样。唯一能做的就是在身边放一根竹棍,白天走路累的时候,可以作为拐杖,晚上放在身边可以防身。
大石之上的婵娟蜷缩着身体,不知是做了噩梦,还是太过劳累,睡梦中的她,有时身体不自觉的抽动着。
不知不觉,许多动物聚集在她的周围,不远也不近。婵娟不知道,正是环绕在她周围的动物,无形中为她撑起了一片防护网。食草动物用它们身体,为她撑起了一片夜晚的安全。可是食草动物聚集,某种程度上反而吸引了食肉动物的到来。只有食草动物的牺牲,她才了一份安全。
夏日的夜晚,较白天要短不少。早晨卯时不到,就是现在不到五点钟,东方开始微明。熟睡中的婵娟,突然感觉身边有一股冰凉的感觉。她不情愿地睁开眼,可是不睁开尚可,睁眼之后,被吓得花容失色,跳脚闪避。
说句不好听,不比见鬼好多少。在她眼前,一条巨蟒从婵娟身边轻轻滑过,轻触她的皮肤,这蛇看起来有碗口那么粗,有一丈五尺那么长。从她身边滑过,却未伤她分毫。那只蟒蛇,一边缓缓向前爬行,一边驻足观察婵娟。在走到相对安全的距离时,这只蟒蛇居然不走了,停下脚步,盘成一团,稍稍抬起头,看着婵娟。
婵娟有些害怕,连退数步,看那蟒蛇并没有上前攻击的迹象,她才稍稍宽心。小心翼翼拿好装了衣服和那吊钱的包裹,继续向前赶路。
令婵娟感到很奇怪的是,当她开始往前行走的时候,那只蟒蛇依然不紧不慢地远远跟着她,让她心里感到一阵阵发毛。
她想把巨蟒甩掉,在道路上一阵狂奔。“五十丈一百丈……,足足跑了三里路。”婵娟默默得计算着,满以为跑了这么远,应该甩掉了大蟒,气喘吁吁的婵娟,正想停下了休息一下。可是回头一看,那蟒蛇在不远处慢慢地跟上来了。总是保持数十尺的距离,不远亦不近。
“这条巨蟒不会是想吃了我吧,我得提高警惕啊,休息的时候,不能睡那么死了!那条蟒把我吞了都很容易!”婵娟暗自心想。
带着心事,心情自然难以开心起来了。
逃命的时间,总会显得时间难熬,一天时间过了大半,太阳再次爬山了西山。与前两天不同,此时到达的这一处地点,地势较低,如何寻找可供休息的地方,婵娟犯了难,这里树木都是小型的灌木,无处可攀爬。较大的石头,都没找到。
只得坚持继续往前寻找,好不容易在日落之前,来到一处山民上山伐木搭的临时窝棚,小婵娟找来一些干草,放置在地面上。不过她在想,“那大蟒蛇不会再来吧!我应该找些柴火,生把火!野兽应该不敢靠近了。”
好在附近有先前山民伐木,留下了许多枝叶,经过多日的晾晒,如今都成了干柴,有现成的柴火可以用!
如何在山中生火,对于很少进入山中的人来说,是个大难题。如果采用古人的“钻燧取火”,那就下去远了,一时半刻,都生不起火来。更何况,钻燧取火,要用刀在树枝上,削出一个尖头,在另一块木板上先挖出一个小坑。身上没有刀具的婵娟即使想效仿古人,恐怕会有“东施效颦”的效果。火没生成,把手给扭了倒有可能。
不过,对自小生活在山中的婵娟来说,自有她的办法。她在附近的山中,找来了两块模样奇怪的石头,不断的摩擦,溅出了许多火花,原来这是雁荡山中盛产的火花石。火花石,先引燃了一些干草。然后用干草把火势扩大,再引燃柴火。一处篝火,就此产生了!
婵娟拿出先前在山林中,挖出的野山芋,放入篝火的底部。正如烤山芋一样,不能直接放在大火中,直接烧烤,那样的话,很容易把整个山芋烧糊烧焦了,那就不好吃了。过了约半个时辰,婵娟从篝火的底部,掏出烤熟的野山芋。
刚刚拨开烤熟的野山芋,一股食物的香气飘散开来。可是刚烤好的山芋,十分的烫手,好几次婵娟差点把山芋掉到了地上。用嘴吹气,过了一会,山芋温度稍稍低了一些。拨开外皮,露出嫩黄色的山芋。没过多久,两个烤熟的野山芋就被婵娟给下了肚。
吃完食物,在火光的照耀下,婵娟感觉到近日晚间难得的温暖,安全了许多。就此进入梦乡!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