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愿相随,永不负
人呼出来的燥闷之气弥于空气之中,被座下的马儿吸入之后,马儿也渐渐开始燥闷的踢着腿打着响鼻。
林远神色凝重地问向方祖贤:“是进还是绕道?”
方祖贤闻言,心中一动,他知道林远这话虽然只是平常般的询问,但他却不能等闲视之。
进得话,可能会有一声恶战,可如果绕道而行的话,那么身后的百余人中,必定有不少人会觉得自己怯懦。如此一来,他好不容易筑起的威望,定然会在瞬间丧失大半。
方祖贤果断地抽刀,竖刀遥指八十里井,喝道:“进!”
众人纷纷抽出兵器,抽兵的速度虽有快慢,可却没有一个人出声。
听着背后的兵器出鞘之声,方祖贤心中暗喜,他知道自己已经迈出了手掌“三千养客”的第一步。
方祖贤带马奔出十余步,镇子内一阵急促的声音传出:“且慢,外面的兄弟且慢,我有话要说。”
方祖贤左手一勒马缰,止马立定,同时横刀喝道:“止!”
方祖贤第一个奔出,后面的人马一听他在前方勒马喝“止”,不由纷纷勒住往前奔行马儿。数息之间,百余骑便齐齐止马于他背后。
望着方祖贤的背影,李秋不由赞赏般的点了点头,暗叹方祖贤居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将这三百人马掌控到如此齐整地步。
李秋在暗赞方祖贤的同时,方祖贤也在暗中称赞李秋。
别人或许不知道,但他方祖贤还是有自知之明的,若非是他一路上请李秋有意无意间的训练着这三百人马的阵行队列,他绝对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将这么些人马掌控得如此整齐。
其实,他之前喝令的“进”与“止”,只不过是他与众人所约定的一些口号而已,当不得军前之令。
当然了,方祖贤这也是在对众人施行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只要能在这个过程当中,让百余号人做到闻其声而知进止,那么,时间一长,当众人都习惯了之后,自然而然也就有了行军纪律。
镇子里面的人一见外面人马止步,忙忙打马迎了出来。
奔出来的几骑一见到立马最前方的方祖贤,一由齐声惊呼道:“是你?”
镇子里出来的几人奔近,方祖贤聚目一看,一见是赤奴儿乔亮及老矛头等人,也不由微一笑:“原来是你们。”
赤奴儿与方祖贤素来有怨,但瞧见方祖贤背后有百余号人,旁侧又有几人簇拥,心中暗暗吃惊,面上却是故作平静地朝方祖贤拱了拱手,嘴里微哼一声,不再说话。
老矛头为人向来颇是和气,此时见了方祖贤,心中也是吃惊不小。他怎么也想不到方祖贤居然能在铁鹰军的追杀之下,聚了这许多人马,不由谨声问道:“方家兄弟,你们这是往哪去?”
老矛头虽说是个马贼,手底下也有二三十把刀,可他马上为贼多年,却从来都是只劫财不劫命,而且劫过之后,也会留人足够的水粮续命。因此,方祖贤对这老矛头也颇有好感。
现在听他这么一问,方祖贤也不瞒他,道:“我们要去大梁,天黑了想要进镇子休息一晚,没料到你们却在镇子里面。”
“铁鹰军呢?那些一直追着你们不放的铁鹰军哪去?”赤奴儿手底下头号心腹乔亮谨慎地问道。
方祖贤苦笑:“我想,他们明天定会追到此地。”
赤奴儿大惊:“他们还咬在你们后面?”
方祖贤点头道:“从沙州出来到现在,已经整整五天了。不过你们大可放心,我是看天色已夜,而且又将有雨,所以才会想到来八十里井暂作休整。”
“你们真的要去大梁?”老矛头犹豫了半晌,才凝眉问向方祖贤:“大梁那边可有好去处?”
方祖贤听老矛头这么一说,立即明白老矛头这是想随自己一同去往大梁,心中不禁大喜,笑道:“不去大梁去哪儿?在铁鹰军面前都露了脸了,你们觉得在这白夏国还会有立足之地?”
方祖贤之所以将铁鹰军提起,就是为了在老矛头等人的心里留下一道阴影,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感到白夏国已经没有了他们的立足之地。
同时,也在暗示老矛头,既然在铁鹰军面前露了脸,那么其后果很严重,要么是继续留在白夏国过着可能被随时击杀的生活;要么就是奋力一拼,随着方祖贤他一起去大梁。
对于人而言,只要能还活着,或者能活得更好,很多人都会选择奋力一拼,哪怕是下一步可能会在拼命中丢了命。
老矛头无疑就是这种人,一听方祖贤这么说,立即翻身下马,问道:“如果我能活着的话,你能保证不会负我?”
方祖贤也跳身下马,上前正色说道:“只要你我能活着,君不负我,我必不负君。”
“好!”老矛头爽声一笑,笑罢,突然屈下一膝,单膝着地:“从此以后,只要我老矛头还活着,必将永随方祖贤兄弟。”
老矛头此话一出,众人都不由得一呆,谁也想不到这位在大漠中颇有盛名的马贼头领,竟然如此当众放低身段追随方祖贤。
方祖贤也呆住了,他之前只是想将老矛头先拉拢过来,然后再慢慢将他收服。可他没料到老矛头竟然当着众人之面,如此明明白白地出言要追随自己。
众人都觉得不可思议,而老矛头却是一脸认真,他之前所说的那段也是经常过再三思量的。他已年近四十,在这片干燥的大漠里呆了十余年,早就完全厌倦了这种马贼生活。
可是,如果想在这片枯燥到残忍的大漠里活着,他除了劫人财货外,很难找到一个让他继续较为自由活着的生存方式。
方祖贤要去大梁,而大梁的花花世界,是每一个被大漠里的风沙吹得喘不过气来的人心中,美的如同桃花般的春/梦。
另外,他看得出来,方祖贤现在已经拥有了一支不小的力量。虽说还不能与白夏国的铁鹰军或是各州府的番兵相拼,但若是小心一点,绕开城池避道从某个边境之地闯出去,还是很有可能的。因此,只要方祖贤等人能回到大梁的话,以其所携人马或投军也罢,或投人也罢,都能拥有一个较高的地位,而他也能得到相应的回报。
更重要的是,他从方祖贤身后的人马能看得出来,方祖贤此人很有本事而且所图非小。毕竟,能在铁鹰军的追截之下,还能将百余号人训得齐整如军队的人,不多。所以,他愿意放低身段追随方祖贤。
在老矛头看来,与其瞻前顾后,不如早早就立下投名状,以示自己之心志。
方祖贤强自压下心头的激动,扶起老矛头,伸手与老矛头击掌,再次誓道:“君不负我,我永不负君!”
林远静静地看着方祖贤的背影,突然觉得方祖贤真的不再是那个弱小的少年了。抬头望了望天上的厚沉得仿佛就要掉下来的乌云,又看了林无铁一眼,回过头来时,眼中闪过一线果断。
林远手一撑鞍,翻身下马,步至方祖贤身旁,也学老矛头一般,单膝着地,高声道:“林远愿随!”
林远的声音极大,在场的每一个人完全能听得真切,所以,在场的每个人刚刚从老矛头的话语中回过神来,又立时被惊住了。
方祖贤也被惊住了,回身的那一刹那,被林远的那句愿随惊得倒退数步,身撞在老矛头坐骑的马头上再止住。
身子止住的一刹那,方祖贤也明白了林远的心思。林远是想借老矛头相随不负的势头,继续为方祖贤造势,让方祖贤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众人收服。
看着单膝着地的林远,方祖贤心中不由感概万千,也深知林远眼下的言行举动已完全将其性命尽然相托,而且是永不相悔。
当然,他也明白林远早就看出了自己的心思,故而抛却了自己的尊严甚至押上了自己的命,一心以此成全方祖贤。
方祖贤瞥了林无铁一眼,见他面无表情的仰头轻叹,心中更是愧疚不已,上前一步,两膝一屈,与林远遥跪相对,深深一鞠,指天誓道:“哥哥情义,我方祖贤……此生永不相负!”
林远下马之后,赫连虎第二个下马,李秋见了亦随之下马。两人上前步出时,沙无用略一犹豫,也下马跟上。
看着赫连虎李秋及沙无用都下了马,刘秦闭眼沉吟一番,也翻身下马,跟随其后。
看着几人下了马步向方祖贤,林远赫连虎两人的手底下的马贼及方祖贤从八十里井的几个兄弟也纷纷下马,穿行人马之中,紧随几人之后,往方祖贤方向走去。
而李秋一下马,其手底下那些扮作商队护卫掌马的马军军卒也尽皆下马,随行其后。
胡二看着数十人都下马涌向方祖贤,眉头微蹙,心中略略一思量,也嘿声一笑,手一挥,与着其数十族人一起跳下马来,步向方祖贤。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