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章节目录 F008 气势压人

本章节来自于 秦汉帝国的兴亡 http://www.lishu123.com/125/125248/
    F008 气势压人

    八月,哀帝下诏斥责公卿们不能尽心职守,没有察觉东平王等杀死天子反叛作乱的阴谋,又封大忠臣董贤为高安侯,南阳太守孙宠为方阳侯,左曹光禄大夫息夫躬为宜陵侯,赐予右师谭关内侯的爵位。 w封皇太太后同母异父弟弟的儿子侍中郑业为阳信侯。

    恭皇陵园的北门发生火灾。

    匈奴单于派使者上书汉朝,请求在明年正月朝见天子。哀帝正在患病,有人认为:匈奴从黄河上游的方向来,气势压人,对中原不利;自黄龙元年和竟宁元年以来,单于每到中原朝见,中原就会发生大变故。哀帝感到为难,征询公卿们的意见,他们也认为单于前来朝见一次,汉朝要白白化费国库很多钱,可以暂且拒绝。

    单于使者告辞离去,但还未动身,黄门郎扬雄上书劝谏说:“臣听说,《六经》中所说的治国之道,推崇消除变乱于萌芽状态;军事上的取胜之术,推崇不通过战争就把敌人制服。以上二者都是十分精妙的策略,然而也都是大事之本,不能不加以留意。现在单于上书请求朝见,汉朝不准许,将此事推脱。臣愚昧地认为,汉朝与匈奴之间从此就产生了嫌隙。匈奴本是北方的蛮族,五帝不能使其臣服,三王对其无法控制,绝不能和匈奴之间产生嫌隙,这是很明显的事情。”

    扬雄回顾了秦朝以来中原和匈奴较量的历史:蒙恬统率四十多万大军,仍然不敢窥伺西河,而是修筑长城作为边界;高祖连同三十万大军被匈奴围困在平城,有的士兵七天粒米未沾,最后侥幸脱身的原因,世人无从知晓;吕后收到单于悖理傲慢的书信,樊哙请求率领十万人马在匈奴国中驰骋,季布却说他该杀,最后大臣们写了封言辞谦卑的回信,才把危机化解;文帝时,匈奴大举侵犯北部边境,侦察骑兵甚至深入雍城甘泉,京师震动,朝廷派三位将军驻扎在棘门细柳和霸上进行防御,几个月后才撤回;武帝在马邑设下埋伏,但被单于识破,结果汉朝白白出动了三十万人,连一个匈奴人都没看见;此后,武帝深思社稷存亡大计,规划安定万年的策略,动员几十万大军,由卫青霍去病统率,前后十几年时间,取得重大胜利;从此之后,匈奴震惊恐惧,越发迫切要求和亲,但仍不肯向汉朝称臣。

    扬雄指出:“前人难道乐意耗费无法计算的钱财,征发无罪的百姓,到边塞狼烟以北去图一时痛快吗?他们认为:没有一次的辛劳,就得不到长久的安逸;不暂时花费钱财,就不会有永远的安宁。因此下狠心投入百万大军和饿虎搏杀,搬运国库的钱财,填平匈奴卢山的沟壑,而不后悔。”

    扬雄讳言了武帝后期对匈奴战事的失利,直接谈到在宣帝本始年间,朝廷派五员大将率领十五万骑兵,和乌孙军队配合,夹击匈奴。当时汉军少有斩获,仅仅是宣扬了武威。虽然也没有损失多少兵卒,但朝廷还是诛杀了两位将军。到了元康神爵年间,天下大治,而匈奴发生内乱,五个单于争夺王位,日逐王和呼韩邪单于先后率领本国百姓归顺朝廷,匍匐称臣,然而朝廷仍然对他们采取笼络政策,并不打算把他们置于直接统治之下。自此以后,匈奴希望朝见的,朝廷不拒绝,不想来的,也不勉强。这是为什么呢?

    扬雄分析:“外国人天性凶猛好怒,体魄魁梧健壮,凭借一身蛮力和盛气,教化难以使他们从善,引导他们作恶却很容易。他们性格倔强,难以屈服,与他们保持和平状态是十分困难的。所以他们未顺服时,朝廷劳师远攻,耗尽国力,伏尸沙场,血流成河,攻坚破城,打败敌人,是那样的艰难;已经顺服之后,朝廷慰藉安抚,赠送礼物,接待的礼节隆重威严,是这样完备周详。过去汉军曾攻破大宛的都城,踏平乌桓的堡垒,袭击姑缯的大营,扫平荡姐的战场,砍断朝鲜的旌旗,拔取两越的旗帜,战役历时短的,不过一个月,长的也不超过半年,就已经摧毁其王廷,扫荡其聚落,设置郡县进行统治。就像云被扫净,席被卷起,不给后世留下祸根。唯独北方的匈奴不能如此,他们才是中国真正的劲敌,与东西南三方的敌人相比,有天壤之别。前世对匈奴甚为重视,现在也不能等闲视之。”

    扬雄回到现实中:“如今,匈奴单于仰慕信义,怀着诚恳之心,准备离开王庭,来长安朝见陛下,前代遗留下的和平之策促成了这种美事,也是神灵想看到的。国家虽然为此要有所破费,也是不得不如此。怎能因为‘匈奴从上游来,气势压人’这样的顾虑而拒绝匈奴的请求,要单于以后再来,又不约定确切日期,使匈奴与朝廷疏远,勾消了往日的恩德,开启了将来的裂痕!单干要来朝见,汉朝却让他心生嫌隙,怀恨在心,仗恃以前有和好之言,将借着上述那些话,把怨恨归于汉朝,断绝与汉朝的关系,最终丧失臣服之心。那时,朝廷威慑不了他,也劝谕不住他,匈奴怎能不成为汉朝的大患呢!”

    扬雄最后说:“眼明的人能看到无形的东西,耳聪的人能听到无声的音响。假如真能防患于未然,那么蒙恬樊哙就不用劳苦了,棘门细柳就不用防御了,马邑之策就不用实施了,卫青霍去病就不用立功了,五位将军就不用扬威了。否则,一旦产生嫌隙之后,虽然智者辛苦策划于内,善辩者出使奔忙于外,情况还是不如嫌隙尚未发生的时候。况且从前经营西域,制服车师,设置西域都护,监护西域三十六个城邦国家,每年的费用以亿计,岂是为了防备康居乌孙越过白龙堆,进犯我西部边境吗?二世为了扼制匈奴。百年艰苦奋斗获得的和平局面,却要在一天之内破坏掉;花费了十分费用,却因爱惜一分而令全部付出白费,臣私下里为国家感到不安。望陛下在尚未发生变乱和战事时稍加留意,以遏止边疆战祸的萌生。”

    哀帝看了上书,醒悟起来,召回匈奴使者,更换了给单于的诏书,同意其朝见的要求。随后,赏赐扬雄五十匹丝帛和十斤黄金。

    单于还未动身,就赶上生病,于是又派使节到汉朝,希望将朝见推迟一年,哀帝同意了。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檀文纬的小说秦汉帝国的兴亡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秦汉帝国的兴亡最新章节秦汉帝国的兴亡全文阅读秦汉帝国的兴亡5200秦汉帝国的兴亡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檀文纬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