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章节目录 E013 考核办法

本章节来自于 秦汉帝国的兴亡 http://www.lishu123.com/125/125248/
    E013 考核办法

    元帝建昭二年正月,元帝巡幸甘泉,在泰畤祭祀。

    三月,元帝巡幸河东郡,祭祀后土神。提高三河以及其它大郡所在太守的官秩。

    四月,赦天下。

    六月,立皇子刘兴为信都王,其母冯婕妤也晋升为昭仪。

    淮阳王的舅父张博和魏郡太守京房被控教唆诸侯王和泄露朝廷秘密,张博得到腰斩的待遇,京房则被弃市。

    先前,淮阳王刘钦和太子之位擦肩而过,元帝即位后,打发他回自己的封国。当时张婕妤已经去世,刘钦就侍奉自己的外祖母。张博兄弟三人每年到淮阳见自己的母亲,都得到刘钦的赏赐。后来刘钦把外家迁徙到自己封国,但张博表示要留守祖坟,就单独留了下来,刘钦为此怀恨在心。后来张博来到淮阳,刘钦只赏赐他很少的财物。他声称自己欠了几百万钱的债,请求外甥帮忙偿还,刘钦也不理会。他只好告辞而去,并指使弟弟张光散布“国王对待外祖母更加懈怠,张博准备上书请求接回自己的母亲”的话。刘钦被迫派人送去五十斤黄金,他高兴之下回信致谢,使用最华丽的词藻称颂刘钦,还说:“当今朝廷中没有贤臣,灾异又多次出现,实在令人寒心。大王为万民所归,怎能恬然自得,不争取入朝,去辅助皇上呢?”他指使张光多次劝说刘钦听从他的计策,去长安活动活动。刘钦起初不肯,但后来还是心动了,并为他偿还了二百万钱的债务。

    事件的另一位主角京房,字君明,是东郡顿丘人。他本姓李,后来根据音律的和谐关系改姓。他年轻时学习《易经》,师从梁人焦延寿。焦延寿的学说擅长占卜灾异,共分六十四卦,分别负责指定口期,通过观察当天风雨冷热的变化,对事情进行预测。京房运用这种学说,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而焦延寿常说:“掌握我的学说却因此丧命的,就是京房。”

    京房被推荐为孝廉,到朝廷担任郎官。当时,西羌造反,发生日食,太阳又长时间暗淡无光,天色阴沉。京房多次上书,预测事情的发生,结果近的几个月,远的一年,他的预言多次命中。元帝喜欢他,多次召见并询问政事,他回答:“古代帝王按功劳选拔贤能,万事都能成功,祥瑞显现。衰亡之世,则以遭诋毁还是受称赞来作为取人的依据,结果国家大业衰败了,同时招致灾异。应当考察文武百官的政绩,灾异才可停止。”元帝诏令他主持此事,他于是拟定了《考功课吏法》,上奏元帝。元帝下令他与群臣在温室殿进行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他的办法过于琐碎,使上级和下级互相监督,实在不可行,但元帝却倾向于他。正好各州刺史回京向朝廷报告,元帝就召见他们,要京房向他们说明考核官员的细节,他们也都认为此法行不通。只有御史大夫郑弘和光禄大夫周堪,开始时表示反对,后来转为支持。

    当时,尚书令五鹿充宗精通梁丘氏的《易经》学说,该学说曾得到宣帝推崇,元帝也很喜好。元帝想考察它和别的学说的异同之处,于是指示五鹿充宗和其它流派的《易》经学者进行学术探讨。由于京房属于孟氏派,他经常和五鹿充宗发生冲突,也由此与五鹿充宗及其后台石显产生矛盾。

    有一次,元帝在闲暇时召见京房,他试着问元帝:“周幽王和周厉王为什么导致国家出现危机?他们任用的是些什么人?”元帝回答:“君王昏庸,任用的又都是奸佞之徒。”他又问:“君王是明知他们是奸佞之徒但仍用他们,还是认为他们是贤能?”元帝回答:“是认为他们是贤能。”他问:“可是如今我们怎么知道他们不是贤能呢?”元帝回答:“根据当时局势混乱和君王身处险境可知。”他就说:“如果是这样的话,任用贤能时国家将大治,任用奸邪时国家将混乱,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为什么周幽王和周厉王不猛然醒悟,另外任用贤能,而是始终任用奸佞之徒,以致后来身处险境?”元帝说:“乱世君王,各自认为他所任用的官员全是贤能。假如都能醒悟过来,天下怎么还会有亡国之君!”

    京房又问:“齐桓公和秦二世也曾经听闻周幽王和周厉王的故事,并讥笑过他们。可是,齐权公任用竖刁,秦二世任用赵高,以致政治日益混乱,盗贼满山遍野。他们为何不能吸取周幽王和周厉王的的前车之鉴,幡然醒悟呢?”元帝回答:“有道义的人才能根据过去预知将来。”他脱下官帽,叩着头说:“《春秋》一书,记载了二百四十二年间的灾异,用来给后世君王看。如今自陛下即位以来,日月无光,星辰逆行,山崩泉涌,地震石陨;夏天降霜,冬天打雷,春天草木凋零,秋天草木茂盛,降霜后草木并不凋谢;发生水灾旱灾虫灾,百姓饥馑,瘟疫流行,盗贼难以禁绝,受过刑罚的人充满街市。《春秋》所记载的灾变,已经齐备。陛下看现在是处于治世,还是乱世?”元帝回答:“已经乱到极点了,这还用问?”

    京房终于转入主题,他问:“陛下现在任用的是些什么人?”元帝回答:“幸亏今天的局面比起齐桓公和秦二世那时要好一些,而且朕认为责任不在这些人身上。”他说:“前世的那些君王,也报着陛下这种想法。臣恐怕后人看待今天,犹如今天看待古代。”元帝过了很久才说:“现在扰乱国家的是准?”他回答:“陛下英明,自己应该知道。”元帝说:“朕不知道,如果知道,怎么还任用他?”他说:“陛下最为信任的,与他一起在宫禁中商议国家大事和任免天下人士的,就是这个人。”他所指的是石显,元帝也知道,并对他说:“朕已经明白了。”两人结束了这次不寻常的谈话,而石显的地位仍然坚如磐石。

    张博曾经师从京房,并把女儿嫁给他,两人从此休戚与共。京房每次被元帝召见,回来后就向岳父透露谈话的秘密内容。他诉说元帝本来是要采纳自己的建议的,但群臣害怕自己的利益受损,所以排挤他。岳父说:“淮阳王是皇上的亲弟,聪明通达,喜好政治,准备为国效忠。如今打算让大王上书请求入朝,这样就可以为你助力了。”他问:“这样行吗?”岳父回答:“先前楚王入朝时推荐贤士,怎么不行?”

    张博又说:“中书令石显和尚书令五鹿充宗相互勾结,他们是奸佞之徒,已经侍奉了皇上十几年,还有丞相韦玄成,都对百姓没有什么裨益,可称为无功,因此他们是最不愿意推行考功法的人。淮阳王如果得以朝见,要是能劝皇上推行考功法,事情就好办了;要是不成,就只说丞相和中书令担任职务时间很久,但没有什么政绩,建议罢免丞相,由御史大夫郑弘代替,调中书令石显担任其它职务,由钩盾令徐立代替。果真如此,我的考功法就可以施行了。”张博于是要他为刘钦草拟请求入朝的奏章。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檀文纬的小说秦汉帝国的兴亡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秦汉帝国的兴亡最新章节秦汉帝国的兴亡全文阅读秦汉帝国的兴亡5200秦汉帝国的兴亡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檀文纬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