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章节目录 D029 三任太守

本章节来自于 秦汉帝国的兴亡 http://www.lishu123.com/125/125248/
    D029 三任太守

    本年,颍川太守黄霸代理了几个月的京兆尹。 w

    先前,黄霸担任了三年的扬州刺史,宣帝特地提拔他为颍川太守,官秩为比二千石。当时,颍川地区多豪强,很难治理,因此朝廷常常选派优秀的二千石级别官员,并且这些官员往往随后内迁为三辅地区的长官。宣帝初年,太守赵广汉鼓励百姓相互告发,郡中的豪强和盗贼不敢动弹,他也得以改任京兆尹,只是颍川一带告发的风气盛行,民间多结怨仇。

    后任的太守韩延寿改变作法,教导百姓们讲究礼让。由于担心百姓不从,就征召几十名德高望重的长者,用酒食来款待。他对这些长者十分有礼,问他们询问民间的风俗和疾苦,以及消除怨仇的方法,又共同研究制定嫁娶丧葬和祭祀的礼仪,基本上依照古礼。百姓们都遵从他的教导。凡贩卖纸车纸马以及其他陪葬用的各种假器物者,一律没收,抛弃于街市。

    后来韩延寿调任东郡太守,由黄霸继任。他继续遵循韩延寿的力法,将颍川治理得非常出色。当时,宣帝留心政事,多次下达诏书,广布恩泽,但地方官吏往往不认真贯彻执行。黄霸却是选择良吏,分片宣布诏令,让百姓都清楚皇上的意旨。他命郡内驿站和乡官都蓄养鸡和猪,以救济鳏寡和贫者。然后订立规章制度,设置父老师帅和伍长等官职,通过他们在民间推行这套制度,教育百姓行善防奸,努力发展生产和减少用度。他的制度细致到米盐之类的事情,开始时似乎繁琐细碎,他却能集中力量贯彻推行。他接见属下官吏和百姓时,从交谈中寻找线索,询问一些不太为人留意的细节,以便相互参考。通过这种方法,他了解到许多事情的真相。属吏和百姓却不知其所以然,都奉他为神明一般。

    黄霸这种对比分析的方法,和赵广汉的钩距法有许多相同之处。

    黄霸曾经派遣一名年长的廉吏去巡查某事,交代要注意保密。这名官吏出来后,不敢在邮亭停留,就在路旁进食,不料被乌鸦抢走食肉。有一名百姓正打算去太守府报告某事,恰好看到此情景,后来黄霸和他交谈,他说出此情况。随后官吏回来报告,黄霸慰劳他说:“辛苦了!在路旁进食,被乌鸦盗走肉。”他大吃一惊,以为黄霸对他在外面的情况知道得一清二楚,因此汇报时不敢有丝毫隐瞒。

    一些鳏寡孤独之人死后无法安葬,所在地方报告上来,黄霸亲自进行具体安排,说某处的大树可以制成棺材,某亭的小猪可以作为祭品。官吏到达指定地方,发现情况和他说的完全一致。

    黄霸对下属总是首先进行教育和感化,如有人不遵教化,才对其施以刑罚,力求成就和保全他们。许县县丞年老耳聋,郡督邮禀报黄霸,打算将其斥逐不用,他却说:“许县县丞是个清廉官吏,虽然年老,但还能下拜起立,迎来送往,只不过有些耳聋,又有什么妨碍!应好好帮助他,不要使贤者失望。”有人问黄霸这样做的原因,他说:“频繁地变更重要官吏,会增加送旧迎新的费用,奸猾官吏也会借机藏匿帐簿,盗取财物。公私费用耗费过多,全要由百姓们承担。新换的官吏也未必贤能,或许还不如原来的,只会增加混乱。治理的方法,不过是去掉太不称职的官吏而已。”

    黄霸外宽内明,很得官吏百姓之心,郡内户口年年增加,而奸邪坏人纷纷逃离,当地的盗贼日益减少。黄霸的政绩被评为天下第一,宣帝于是让他代理京兆尹一职,官秩是二千石。不过,他看来不太适应长安的气候,先是不经请示就征发百姓修整驰道,然后是送到北军的马匹不够数目,被弹劾违反了军事法令。他连续受到降秩处分,好心的宣帝让他重回颖川,再次担任太守,但官秩已经变成八百石。

    之前,赵广汉也是从颖川太守任上代理京兆尹的,并且到达仕途的终点站。因此,黄霸这次能被“退货”,算是幸运的。毕竟,三辅长官是京城里面的地方官,他们要面对的人和物,是一般郡无法比拟的。幸运的话,可以找到通往九卿甚至三公的捷径;一不小心,也容易光荣殉职。

    先前,平恩侯许广汉认为太子年纪小,就向宣帝建议,让自己的弟弟中郎将许舜监护太子。宣帝询问太子太傅疏广的意见,他回答:“太子是国家的储君,他的老师和朋友必须由天下的优秀人才来充任,不应只与他外祖父许氏一家亲密。况且太子自有太傅和少傅,官属已经齐备,如今再让许舜监护太子,将使人感到浅陋狭隘,不是向天下传扬太子美德的好办法。”宣帝认为他的话很有道理,就将此语转告给丞相魏相,魏相摘下帽子,谢罪说:“这种高超的见识是臣等所不及的。”疏广因此受到宣帝的器重。

    现在,太子已经十二岁了,通晓《论语》和《孝经》。疏广对侄子疏受说:“我听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功遂身退,天之道’。如今我们做官已达到二千石级别高位,功成名就,这样还不离去,恐怕将来会后悔。”于是,叔侄二人当天就一起称病,过了三个月期限,他们上书请求退休。宣帝考虑到他们的年纪,就同意了,并加赐二十斤黄金,太子也赠送了五十斤黄金。公卿大臣和故人在东都门外设摆酒宴,陈设帐帐,为他们送行,前来相送的人乘坐的车辆达数百辆之多。沿途观看的人都称赞说:“两位大夫真是贤明!”有人甚至为之感叹落泪。

    当初,武帝开辟河西四郡,隔断了羌人与匈奴联系的通道,并驱逐羌人各部,不让他们居住在湟中地区。等到宣帝即位,派光禄大夫义渠安国巡查羌人各部,羌人先零部落首领对他说:“我们希望能时常北渡湟水,到没有耕地的地方放牧。”他当时未置可否,回来时将此事报告朝廷,结果被后将军赵充国弹劾为奉使不敬。果然,羌人纷纷宣称得到汉使的许可,强行渡过湟水,当地郡县无法禁止。本年,先零和其他羌族部落首领共二百多人解除了相互间仇怨,彼此交换人质,歃血为盟。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檀文纬的小说秦汉帝国的兴亡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秦汉帝国的兴亡最新章节秦汉帝国的兴亡全文阅读秦汉帝国的兴亡5200秦汉帝国的兴亡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檀文纬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