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95 完美结论
袁盎听到刺客的告诫,内心不愉快,家里又多怪事,便到算命专家棓先生那里占卜。 返回时,在安陵外城的城门外被后续的刺客杀死。
先前,已经有十几名朝臣被杀,朝廷四处追查凶手,但一时找不到线索。此时袁盎被刺,怀疑就逐步集中到梁国那里,并最后查到公孙诡羊胜两人身上。据说,刺客行刺袁盎时,袁盎回头望着刺客说:“我就是人们所说的袁将军,您莫不是弄错了吧?”刺客说:“对啦!”马上一剑刺去,然后逃之夭夭。有关部门查看留在袁盎身上的剑,发现是新近铸造的,审问长安城中制作刀剑的工人,他们说此剑的主人是梁国的某郎官,因此事情败露。
景帝下令务必捉拿公孙诡羊胜,于是多批汉朝使者来到梁国。梁相轩丘豹等各级官员在全国展开大搜捕,但一个多月还没有抓到。轩丘豹和韩安国听到两人躲藏在梁王那里,就进王府拜见梁王,哭着说:“主上受辱,臣子罪当受死。大王没有贤臣,所以事情紊乱到如此地步。现在捉不到公孙诡羊胜,臣请求赐死。”梁王说:“事情有这么严重吗?”
韩安国泪流满面地说:“大王想想,自己和当今皇帝的关系,比起太上皇与高帝的关系以及当今皇帝与临江王之间的关系,哪个更亲密?”梁王说:“比不上。”韩安国继续说:“太上皇与高帝以及当今皇帝与临江王都是父子关系,可是高帝说‘拿着宝剑夺取天下的是朕’,所以太上皇始终不能处理政务,只能住在栎阳的宫殿中。临江王是嫡长子,只因一句错话,被废为临江王。后来因为侵占宗庙空地的事件,在中尉府自杀。为什么呢?治理天下终究不能因私情扰乱公事。常言说‘虽有亲父,安知其不为虎?虽有亲兄,安知其不为狼?’现在大王位列诸侯,欣赏一个邪恶臣子的空言虚语,违反朝廷的禁令,扰乱彰明的法纪。天子因为太后的缘故,不忍心对大王进行法办。大后日夜哭泣,希望大王自己改过,而大王终究不觉悟。如果太后突然离开人世,大王还能依靠谁呢?”他话还未说完,梁王眼泪已经纷纷落下,向他谢罪说:“我现在交出公孙诡羊胜。”公孙诡羊胜随即自杀,事情总算有些转机。韩安国不但报答了窦太后对自己的恩德,同时景帝窦太后更加看重他。
朝廷经过深入调查,发现梁王谋反的事实越来越清楚。窦太后不进饮食,日夜哭泣不止。景帝很忧虑,向公卿大臣询问解决办法,大家认为要派精通经术的官吏去处治,事情才可了结。景帝于是指派田叔和吕季主办理此事,两人都通晓经书,懂得大礼。经过一番调查,两人返回长安,到达城郊的霸昌厩时,焚烧了关于梁王谋反的全部供词。之后,两人两手空空地回来,向景帝汇报。景帝说:“梁王有那回事吗?”两人回答:“臣该死!有那回事。”景帝问证据在哪里,两人却说:“皇上不要彻底追究梁国的案件。”景帝问其中缘故,两人回答:“现在如果不处死梁王,朝廷的法律就废弃不行;如果处死梁王,太后就吃不下饭,睡不好觉,陛下的忧愁也随之而来。”两人建议对整个事件科学定性为:梁王本不知情,开始干这件事的,只有他的宠臣羊胜公孙诡之流。景帝高兴地说:“你们赶快去拜见大后。”太后听到这个完美结论,立即坐起来吃了一顿饭,心情恢复平静。景帝认为田叔很贤能,就任命为鲁相。
公孙诡羊胜死后,梁王惶恐不安,想起邹阳先前的劝谏,于是向他深深谢罪,并让他携带千斤黄金,四方访求消灾药方。他一向知晓齐人王先生,有许多奇谋妙计,他于是前往拜见。王先生已经八十多岁了,他说:“难啊!人主有私下的深怨,准备进行必然的诛杀,危险的确难以消除。以太后的尊贵,骨肉的亲情,都无法制止,况且臣下呢?当初秦始皇对太后的行为十分气愤,因而把她隔离起来,因劝谏而死的群臣数以十计。后来茅焦申明大义,秦始皇并非喜欢他的话,只是勉强听从,茅焦也是命悬一线。从以前的事例可以看出,这种事情的难度有多大。现在您打算去哪里呢?”邹阳说:“邹鲁一带经学盛行,齐楚一带多辩士,韩魏一带不时有义士,我将一一查访。”王先生说:“您去吧。回来时,先到我这里,然后再西去长安。”
邹阳查访了一个多月,毫无收获,只好再次拜访王先生,并问:“我将要西行,怎么办?”王先生说:“我先前想献出自己的愚计,但又不愿掩盖众人的聪明才智,又自知孤陋寡闻,因此不敢说出来。如果您西行,一定要去见王长君,无人比他更合适了。”邹阳顿时醒悟了,在辞别王先生后,不去梁国了,直接奔向长安。
邹阳拜见王信,私底下说:“听说您的妹妹在后宫受到宠幸,天下无人能比,而您的许多行为不合法理。现在袁盎被刺的事如果要追查到底,梁王恐怕不免一死。那样一来,太后悲痛万分,又无处发泄怒火,就会痛恨你们这些权贵,您恐怕是危于累卵,我私下为您担心。”王信害怕起来,询问有何对策,邹阳说:“您如果能好好地向皇上进言,请皇上不要深究梁王的事,那您一定能结好于太后,太后从内心感激您,而您的妹妹就可得到太后和皇上的宠爱,其地位如同金城一样稳固。加上有存亡继绝的功劳,恩德布于天下,好名声传播到很远的地方,希望您好好考虑。”王信照办了,景帝对梁王的怒气稍稍化解了一点。韩安国也去拜见长公主,请她帮助说情。
随着梁王处境的不断改善,他上书请求朝见。他到达函谷关前,茅兰劝说他乘坐用白布作帷幕的丧车,带领两名随从进关,躲藏在长公主花园。朝廷派出使者前来迎接,发现他的大队车马全在关外,本人却不知去向。窦太后哭着说:“皇帝杀了我儿子!”景帝十分忧虑和恐惧。梁王于是来到宫门前,伏卧在砧板上请罪。窦太后和景帝大为欢喜,与他相对哭泣,恢复了旧日的骨肉亲情,并让他的全部随从入关。
但是,景帝从此不和梁王同坐一辆车了。
这次梁王乘坐布车入朝,虽然狼狈,但毕竟好于淮南王刘长的最后一次进京。梁王谱写的乐曲本已完成大半,但最终功亏一篑。造成这一千古遗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刘长犯下比诛杀朝臣更严重的罪行,但尚未被判处死刑;窦太后和景帝多次放纵梁王,但还不忘给他指定内史;梁王虽然骄纵,但一听说太后生病,就废寝忘食。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