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67 国家命脉
文帝二年十月,丞相陈平去世,被谥为献侯。
陈平曾经预言:“我多用诡秘的计谋,这是道家所禁忌的。我的继承者如果被废黜,也就完了,终究不能再兴起,因为我暗中种下了很多祸根。”
儒生贾谊建议列侯应当在各自封国居住,文帝听从了,于是诏令列侯回自己封国,如果在京任职,或者诏令特许留下的,也要派太子回去。
贾谊是洛阳人。十八岁时,就因博通诗书会写文章闻名当地。河南郡守吴公听到他才学优异,就召他到官署里,很是器重。文帝即位不久,听说吴公政绩是全国第一,并且和李斯同乡,曾经向本斯学习过,就调他来担任廷尉。吴公向文帝推荐贾谊,说他年轻有才,通晓诸子百家的书,文帝于是让贾谊担任博士。
贾谊只有二十多岁,在同僚中最为年轻。文帝每次交下要讨论的事项,年长的博士们说不出什么,贾谊却可以一一对答,人人都感到他说出了大家所想说的话,认为他才能无人能比。孝文帝也喜欢他,就越级提拔,一年之内就让他担任太中大夫。
十一月,周勃重新担任丞相。
发生日食,文帝为此下诏自责,决定解散卫将军所属的军队,把太仆管理的多余马匹转用于驿站。
先前的惠帝吕后时期,实行无为而治,百姓休养生息,人口增殖。朝廷放松了限制商人的法令,但是商人的子孙仍然不许做官。文帝即位后,由于受战国遗风影响,许多人舍弃作为本业的农耕,而从事被视为末业的商业,贾谊于是上书,这就是著名的《论积贮疏》,里面引用了《管子》中的名言“仓廪实而知礼节”,以及古语“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指出汉朝建立差不多有四十年了,但国家和私人的积累,仍然少得可怜。同时,舍本求末的人太多,眼看国家都要倾覆了。强调积贮是国家的命脉,必须驱使民众重新从事农耕,都依附于土地上,让天下人都自食其力。
文帝被打动了,正月,诏令开辟由他亲自耕作的籍田,又赦免因犯罪而被罚给官府劳作的人,以及未能归还借官府种子和粮食的人。
三月,有关部门提请立皇子为王。文帝首先封赵幽王刘友的少子刘辟强为河间王,朱虚侯刘章为城阳王,东牟侯刘兴居为济北王,然后才封皇子刘武为代王,刘参为太原王,刘揖为梁王。
先前诛灭吕氏时,刘章的功劳很大,当时的大臣许诺把全部赵地封给他,并把全部梁地封给刘兴居。后来文帝即位,听说两人最初打算拥立齐王,自然贬低他们的功劳,就用齐地的二个郡来打发他们。
五月,诏书说:“古代治理天下,朝廷专门设有进言献策的旌旗和批评朝政的木牌,用来疏通治政的渠道,招致进谏的臣民。如今的法律规定批评朝政和传播妖言的人要治罪,这就使得群臣不敢畅所欲言,做皇帝的无从知道自己的过失,这怎么能招来远方的贤能之士呢?应当废除这些法令。百姓中有人背后诅咒皇帝,并发誓为对方隐瞒,后来又互相告发,官吏就认为这是大逆不道,如果再说些其它的话,官吏又认为在诽谤朝廷。其实,这不过是由于小民们愚昧无知,以至于犯下死罪,朕认为官吏这种做法很不可取。从今以后,凡是触犯了这类罪行的,一律不加追究。”
九月,下诏减半征收本年的田租。
本年,燕王刘泽去世,被谥为敬王,子刘嘉继位。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