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39 定都关中
高祖本打算把都城固定在洛阳,但齐国人娄敬的进言让他改变了主意。
娄敬只是一个戍卒,他被派往防守陇西,经过洛阳时,他放下军车,穿着羊皮袄,进见齐国人虞将军,请求谒见高祖。虞将军要给他华美的衣服,他却说:“我穿的是丝绸,就穿着丝绸去谒见;穿的是麻布,就穿着麻布去谒见。终究不愿换衣服。”
虞将军进宫向高祖报告,高祖于是召见娄敬,并赏赐饭食,然后问他有何事,他说:“陛下定都洛阳,难道想要跟周朝比美吗?”高祖说是。他说:“陛下取得天下的途径和周朝不同。周朝的祖先从后稷算起,唐尧封给他邰地,积累德政善行有十多代。公刘因为要躲避夏桀,迁居到豳地。太王因为狄族侵犯的缘故,离开豳地,赶着牲口迁到歧地,部族百姓争着跟随他。等到文王作了西伯,解决了虞芮两国的争端,才承受了天命,吕望和伯夷从遥远的海边来归附他。武王攻伐商纣,没有事先约定就到孟津岸边会合的诸侯有八百名,他们都说可以讨伐商纣,武王于是灭掉了殷朝。”
娄敬说明了洛邑的由来和优缺点:“成王登位后,周公等人辅佐他,开始营建洛邑,认为这里是天下的中心,各地诸侯来交纳土贡和赋税,道路里程均等。君主有德行时,容易靠着它统治天下;如果没有德行,也容易由于它而亡国。凡是定都这里的,都想依靠德政来团结人民,而不想依靠险要地形,使得后代子孙骄纵奢侈,任意虐待百姓。当周朝强盛的时候,天下和平,四周的外族向往它的教化,仰慕它的道义,感激它的恩德,共同事奉天子。不用一个步兵驻防,不要一个射手战斗,八方外族和大国的民众就无不顺服,履行交纳土贡和赋税的义务。等到周朝衰弱了,洛邑一分为二,天下没有谁来朝拜,周朝也无法制止这种情况。这不是因为它的德行衰败了,而是形势衰弱了。”
娄敬对比了高祖与周朝的不同:“陛下从沛丰起兵,聚集三千名士兵,率领他们勇往直前,席卷巴蜀汉中,平定三秦,跟项羽在荥阳会战,争夺成皋的关隘,经过七十次大战,四十次小战,使得天下的百姓肝脑涂地,老少横尸遍野,不计其数。哭泣的声音还没有断绝,伤残的人员还没有恢复,现在要跟成康时代比美,臣私自以为比不上。”
娄敬说明定都关中的好处:“秦地靠着华山,临着黄河,四面都有关隘作为屏障,如果突然有紧急情况,可以动员上百万的军队。依靠秦朝原有的基础,凭借富饶肥沃的土地,造就了天然府库的形势。陛下进入函谷关,在那里建都,山东地区就是乱了,秦国的旧地还是可以完整地据有。跟别人争斗,不卡住他的脖子,而只捶他的脊背,是不能完全取胜的。如果陛下入关建都,据有秦国的旧地,既卡住天下的脖子又捶它的脊背。”
高祖就此征询大臣们的意见,因为大家都是山东人,因此纷纷抢着说:周期统治了几百年,秦朝经历两代就灭亡了,不如定都在原周朝都城。他们又说:“洛阳东有成皋,西有崤山和渑池,背靠黄河,面向伊河和洛河,它的坚固也足以凭借。”张良说;“洛阳四面虽有这些险要,但它的中心地区陕小,不过方圆几百里,土地贫瘠,四面受敌,这里不是用武之地。关中地区东有崤山和函谷关,西有陇山和岷山,中心地区广阔,沃野千里,南有巴蜀的丰富资源,北有草原的畜牧利益。依靠三面的险要地形防守,只用东方一面控制诸侯。如果诸侯安定,可通过黄河渭河转运天下的粮食,西上供给京都。如果诸侯反叛,朝廷可以顺流而下,转运军队和军需物资。这真是所说的金城千里天府之国啊。娄敬的建议是对的。”于是高祖当天起驾,前往关中定都,同时赐娄敬姓刘,任用为郎中,并封为奉春君。
六月,高祖进入关中。大赦天下。
七月,吴芮去世,被谥为文王,子吴臣继位。
燕王臧荼造反,攻下代地。
八月,高祖亲自征讨藏荼,卢绾等跟从。
九月,俘虏藏荼。
高祖早就想封卢绾为王,只是怕群臣不满。现在俘虏了藏荼,就发诏书给将相列侯,要他们推荐群臣中间功劳多的,作为燕王的人选。大家知道高祖的意图,全部说:“太尉卢绾经常跟随陛下平定天下,功劳最多,可以封为燕王。”高祖马上批准。
高祖在洛阳按名册征召诸侯,利几十分恐惧,干脆造反。利几本是项王的将领,担任陈令,他看到楚国大势已去,决定不再追随项王,而是逃亡到高祖那里,高祖封他为侯。
高祖亲自率兵平叛,利几被打败,逃之夭夭。
闰九月,迁徙各诸侯的儿子到关中。修建长乐宫。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