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28 正义大旗
汉王三年十月,韩信和张耳率领几万军队向东进攻赵国,赵王歇和陈余听说后,在井陉口集结军队,号称有二十万。
广武君李左车向陈余献计说:“我听说韩信东渡黄河,俘虏魏王,活捉夏说,刚刚血洗阏与,如今又有张耳来辅佐,商议要攻占赵国,这是乘着胜利离开本土远征,这种锋芒是不可阻挡的。但我听说‘千里运送粮食,士兵们就会面带饥色;临时砍柴割草烧火做饭,军队就不能经常吃饱。’如今井陉这条路,两辆战车不能并列行走,骑兵不能排成行列,行军队伍拉开几百里,粮食一定落在大部队的后面。希望您暂且拨给我三万人用于奇袭,抄小路去拦截他们的辎重。您则深挖战壕,高筑营垒,坚守军营,不跟他们交战。他们向前没有仗打,向后无法撤兵。我率领的奇袭部队断了他们的后路,在野外他们又抢不到任何给养,不到十天,韩信和张耳的首级就能到达将军帐前。希望您考虑我的计策。不然,一定会被这两人所俘虏。”
陈余是个儒者,经常宣称正义的军队不使用阴谋诡计,现在他又说:“我听说兵书上讲‘什则围之,倍则战’。如今韩信的部队号称几万,其实不过几千。他们竟敢不远千里来袭击我们,肯定已经精疲力竭了。对这样的敌人,我们还要退避而不出击,以后有更强大的敌人,又怎能战胜他们!诸侯会认为我们胆怯,从而动不动就来攻打我们。”
韩信派人暗中探听,了解到广武君的计策没有被采纳,他非常高兴,就大胆进军,在离井陉口还有三十里的地方停下来宿营。半夜时传令出发,挑选了两千名轻装骑兵,指示每人持一面红旗,从小道上山,隐蔽在山上观察赵军,并且告诫他们:“赵军看见我军后撤,一定会倾巢出动追赶我们,你们应火速冲进赵军营垒,拔掉赵军旗帜,插上汉军红旗。”韩信又叫他的副将传令开顿小餐,并宣布:“今天打败赵军后再会餐!”将领们都不相信,只好假装答应。他又对军吏们说:“赵军已抢先一步在有利地形扎营,并且他们不看见我军大将的旗鼓,是不肯出来攻打我们的先头部队的,因为怕我们到了险要的地方就退回去。”他于是派遣一万人首先出发,出了井陉口,背靠绵蔓河摆开阵势。赵军看见此情景,大笑起来。
天亮后,韩信摆开大将的旗号和仪仗,大吹大擂地走出井陉口,赵军打开营门出击,双方激战了很长时间。韩信和张耳假装丢弃战鼓和旗帜,逃回河边的阵地,那里的部队放他们进去,激战继续进行。赵军果然倾巢出动,争夺汉军的旗鼓,并追赶韩信和张耳,但河边的汉军都拼死作战,不可能被打败。正在这时,韩信派出的两干名突袭骑兵,火速冲进赵军营寨,拔掉赵军的全部旗帜,而换上两千面汉军红旗。赵军在河边不能取胜,想退回营垒,但看到营垒上都是汉军的红旗,大为惊慌,以为汉军把赵王的将领们都俘获了,士兵混乱起来,纷纷逃跑,赵军将领使用了斩杀的手段,但无法禁止。汉军前后夹击,大败赵军,俘获大批人马,在泜水边斩了陈余,追击赵王歇到襄国,将其活捉后处死,赵地被设置为常山郡和代郡。
四百多年前,宋襄公在泓水之战中严格遵守古训。如今,陈余也高举正义大旗,即使付出兵败身死的代价。同时,张耳与陈余这对生死之交以如此方式结束彼此的交往,令人唏嘘。
将领们献完首级和俘虏,都向韩信祝贺,并问:“兵法上说‘右背山陵,前左水泽。’这次将军反而叫我们背水列阵,还说打败赵军后会餐,我们都不服,然而竟然胜利了,这是什么战术呢?”韩信说:“这也是兵法上有的,只不过诸位没有留心罢了。兵法上不是说‘陷之死地而後生,置之亡地而後存’吗?况且,我率领的并不是平素受过我的训练并听我指挥的将士,这就是所说的‘驱市人而战之’。在这种形势下,非把士兵置于死地,让他们人人主动作战不可。如果把他们安置在有活路的地方,他们都会逃跑,怎么还能用他们来作战呢!”大家心服地说:“好啊!将军的谋略不是我们所能赶得上的。”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