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26 赢得仓皇
四月,汉王攻入彭城,掳掠财宝和美人。 眼看大功告成,于是每天饮酒欢宴,谁知乐极生悲。
项王听说自己的首都失陷,马上命令众将留下攻打齐国,自己亲自率领三万精兵,从鲁县进至胡陵。早晨,项王从萧县向东一直杀到彭城,中午时分,大败汉军。汉军纷纷溃逃,接连被挤进彭城东面的谷水和泗水,死了十多万人。幸存的汉兵都向南逃亡到山地,楚军又追击到灵壁东南的睢水边,汉军退却,在楚军逼迫下死亡惨重,十几万人掉进睢水,导致河水不流。
楚军将汉王重重包围,突然有一阵大风从西北方向刮来,迎面扑向楚军,折树摧屋,飞沙走石,天昏地暗。楚军大乱,溃不成军,汉王才得以带几十名骑兵逃走。他想过沛县转移家眷,但是项王也派人追到沛县,准备捉拿汉王的家眷,幸亏家眷都逃走了。汉王在途中遇到儿子刘盈及其姐姐,就载着一起走。马匹渐渐疲乏,而楚军的骑兵在后面追赶,汉王惊慌之下,几次把儿子和女儿推下车,但滕公总是下车把两人抱上来,先让马车慢走,等抱稳两人后,再加快速度,并且说:“尽管紧急,马又不可以赶得快些,为什么要抛弃他们呢?”汉王大怒,多次想杀死滕公,但最终四人都安全到达丰邑。
这次汉王从彭城西面脱逃途中,曾经被楚军将领丁公追赶,双方短兵相接。汉王十分危急,就回头对丁公说:“两个好汉难道还要相互迫害吗!”丁公于是领兵返回。不过,刘太公和吕后连同沛人审食其从小道寻找汉王时,反而碰上了楚军,项王把他们囚禁在军营里。
兵法中有“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讲的是寡不敌众。兵法又说“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和“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军”等,讲的是进攻目标过远的坏处。这次彭城大战,项王面临两线作战后方丧失和兵力悬殊等不利条件,就暂时忘记了这些作战原则,孤军深入敌人的侧后,凭借彭城西面的平坦地势,使用骑兵冲击和压迫敌人,而真正大量歼敌的是彭城东面和南面的几条河流。铁锤和砧板配合得天衣无缝。
一千两百多年后,苏轼在《徐州上皇帝书》中说:“臣观其地,三面被山,独其西平川数百里。西走梁宋。”
又过了八百多年,还是在这里,杜聿明率领三个兵团撤离,他没有选择走东南方向的“两淮”,而是走西南方向的永城。如果不是粟裕早有预见,以及“校长”再出昏招,那么三十万大军也许能大部渡过淮河。
现在,诸侯看到楚国的强大,汉王惨败而归,于是纷纷转向。塞王司马欣和翟王董翳投降楚国,殷王司马卬死。
吕后的长兄吕泽在下邑驻扎,汉王从小路投奔他,到达后,汉王下马靠着马鞍问:“我愿意舍弃函谷关以东等地方作为封赏,看谁可以与我共建功业?”张良进言:“九江王黥布是楚国的猛将,但和项王有隔阂;彭越依附齐王田荣,在梁地反楚:黥彭二人可以马上使用。另外,汉王的将领中只有韩信可以托付大事,独当一面。如果要舍弃这些地方,就送给这三人,就可以打败楚国了。”
汉王渐渐收集残兵败将,驻扎在砀县,然后到达虞县,他对左右的人说:“像你们这班人,不值得一同商议天下大事。”谒者随何上前说:“不明白大王所说的意思。”汉王说:“谁能替我出使九江,让黥布起兵背叛楚国,把项王拖住在那里几个月,我夺取天下就有十足把握了。”随何说:“臣请求出使。”他于是和二十人一起出使九江。
之前,汉王已经攻入彭城,黥布却还在生病,项王因此怨恨他,多次派出使者责备和传召他。他更加恐惧,不敢前往楚国。项王正在担忧北面的齐国和赵国,又和西面的汉王交战,只有黥布还算是盟友,又爱惜他的才能,希望能为我所用,因此并未兵戎相见。
随何等人到达六后,通过太宰作介绍,结果等了三天还没有见到黥布,随何就对太宰说:“大王不接见我,一定是认为楚国强大,汉国弱小,这正是我出使的原因。假使我能见到大王,说的要是正确,那是大王想要听的;说的要是不对,就将我们二十人在广场上杀掉,以表明大王背弃汉国同楚国友好的态度。”太宰把这些话报告上去,黥布终于改变了态度。
随何进见黥布,对他说:“汉王派臣恭敬地向大王上书,臣私下感到奇怪,大王跟楚国为什么这样亲近。”他说:“寡人用臣子的身份事奉楚国。”随何说:“大王与项王同在诸侯之列,大王向他称臣,一定是认为楚国强大,可以把国家托付给它。项王攻打齐国,亲自背负筑墙的工具,身先士卒,大王理当出动本国的全部兵马,由自己亲自率领,作为楚军的前锋,结果却只拨出区区四千人去援助楚国。作为事奉人家的臣子,本来是应当这样做的吗?汉王在彭城作战,项王还没有离开齐地,大王应当出动全部部队,渡过淮河,昼夜兼程赶到彭城前线参加会战,实际却是大王坐拥上万的人马,无一人渡过淮河,袖手旁观,看哪方取得胜利。把国家托付给人家的人,本来是应当这样做的吗?大王挂着拥护楚国的空名,却想完全依靠自己,臣私下认为大王这样做是不妥的。”
随何阐述了楚国不如汉国的理由:“大王不背弃楚国,是认为汉国弱小。楚国的兵力虽然强大,但天下人却认为它是不义的,因为它违反了盟约,又杀害义帝。然而楚王凭借战事的胜利,自认为强大。汉王联合诸侯,回军驻守成皋和荥阳,运来蜀郡和汉中的粮食,挖深战壕,加固工事,分兵把守边境要塞。楚军从齐国返回,然后深入汉国**百里的地方,中间隔着梁地,作战不能得手,攻城又力量不够,老弱残兵要从千里之外的地方转运粮食。楚军到达荥阳成皋,汉军坚守不出。这样,楚军进不能攻取,退不能脱身,所以说楚军是不可依靠的。如果楚国战胜了汉国,各国诸侯就会人人自危,因而相互救助。可见楚国的强大,正好招致天下兵力的对抗。所以楚国不如汉国,那是显而易见的。如今大王不跟万无一失的汉国交好,却托身于行将灭亡的楚国,臣私下替大王感到迷惑不解。臣并不认为凭大王的兵力能够灭亡楚国,但是如果大王起兵反叛,项王一定被会抑留。只要他被抑留几个月,汉国夺取天下就万无一失了。臣请求跟大王一起提着宝剑归向汉国,汉王一定割地赐封大王,淮南之地一定归大王所有。所以汉王特地派臣前来进献愚计,希望大王留意。”黥布说:“遵命。”他秘密答应背叛楚国而投靠汉国,但不敢泄露。
与此同时,项王也派来使者,催促黥布马上发兵。楚使住在客馆里,随何径直闯进去,到上座坐下,然后说:“九江王已经归向汉国,楚国凭什么要他发兵?”黥布大吃一惊,而楚使起身出去了。随何趁势劝说黥布:“事情已经被弄成这样,现在只好杀掉楚国使者,不能让他回去泄密。应迅速归向汉国,齐心协力。”黥布只好照办,并起兵攻打楚国。项王派项声和龙且进攻黥布,自己留下来进攻下邑。
趁着楚国与汉国交战,田横收复了齐国的城池,并立田荣的儿子田广为王,自己则担任国相,政事无论大小,都由他决断。
论曰:势如破竹,赢得仓皇;随何请缨,舌定九江。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