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22 一饭之恩
四月,诸侯在戏亭撤兵,各自前往封国。 w唯一的例外是:项王认为韩王成没有什么功劳,其司徒张良又是“身在韩营心在汉”,因此不让韩王成返国,而是和自己同回彭城。
项王出关赴彭城,派人迁徙义帝到长沙郡的郴县,依据的理论是:“古代帝王的领地,方圆千里,并且建都在上游。”使者催促义帝赶紧动身,义帝也渐渐众叛亲离。
汉王前住南郑,项王拨给他三万士兵,楚国和其他诸侯国中自愿跟随汉王的也有几万人,他们从杜县南面进入子午道。张良送汉王到达褒中,汉王让他返回韩国,分别时他建议:“大王何不焚烧经过的栈道,向天下表示没有折返的心思,又让项王安心。”汉王照办了。此举还有另一个目的:防备诸侯从背后偷袭。
汉王到达南郑,但不少将士已经在半路上开了小差,暂时跟随的也唱着思乡的歌曲,都想回东方去。有人向汉王报告说:“丞相萧何逃跑了。”汉王大怒,好像失去了左右手。过了一两天,萧何前来拜见。汉王又生气又高兴,骂道:“你逃跑,是什么原因?”他回答:“臣不敢逃跑,而是去追逃跑的人。”汉王又问:“你要追的人是谁?”他说是韩信。汉王又骂起来:“逃跑的将领多得要以十来计,您却没有去追;现在去追韩信,那是假话。”他说:“那些将领容易得到,而像韩信这样的人,堪称国士无双。大王如果只想长期在汉中称王,那就用不着他;如果决定要争夺天下,除了韩信,就再没有和你商量大事的人了。就看大王怎样决策罢了。”汉王说:“我也想向东方发展,怎能闷闷不乐地长期呆在这里呢?”
萧何说:“如果大王决计向东方发展,能够任用韩信,他就会留下来;如果不能任用他,他终究要跑的。”汉王说:“我看在您的份上,任用他为将领。”他说:“即使任用他为将领,他也一定不会留下来的。”汉王说:“让他做大将。”他说:“好得很。”汉王想把韩信召来进行任命,萧何说:“大王向来傲慢,不讲礼节。如今任命大将就像呼唤小孩子一般,这就是韩信要离开的原因。如果大王决心要任命他,就选个良辰吉日,亲自斋戒,设置高坛和广场,举行任命大将的完备仪式,那才行。”汉王答应了他的要求。
韩信是淮阴人,平民出身。由于贫穷,又没有好的德行,不能被推选去做官,又不会做买卖谋生,只好沦为吃闲饭的专业户,人们大都讨厌他。他曾多次投靠一个亭长,一连吃了几个月。亭长的妻子终于无法忍受,一大清早就把饭做好,并在床上吃掉。到了该开饭的时候,韩信前来报到,亭长的妻子竟不为他准备饭食。他自然懂得对方的用意,就一怒之下与之断绝关系,马上离去。
韩信在城边钓鱼,有几位老大娘在漂洗丝绵,其中一位见他饿了,给他吃饭,一连几十天都是这样。他高兴地对这位老大娘说:“我一定会重重地报答老人家。”她却生气地说:“大丈夫不能养活自己,我是可怜你这位公子,才给你饭吃,难道是希望报答吗!”
当地有个年轻的屠户侮辱韩信,对他说:“你虽然个子高大,喜欢佩带刀剑,内心却很胆怯。”接着在大庭广众之下对他说:“你当真不怕死,就刺我;如果怕死,就从我胯下爬过去。”韩信仔细打量这个人,然后弯着身子,趴在地上,从其胯下爬过去。满街的人都嘲笑韩信,认为他胆怯。
韩信母亲去世,他没钱安葬,就在一块广阔的高地上掩埋了母亲的遗体,那地方可以安置一万户人家。
等到项梁渡淮北上,韩信拿着宝剑投奔他,但一直默默无闻。项梁失败后,他又隶属于项羽,被任用为郎中。他多次向项羽献策,但不被采纳。汉王入蜀时,他从楚军中逃出,归顺了汉王,但仍然没有什么名气,只做了个招待宾客的连敖。后来因为犯法,被判处斩刑,同案的十三个人都已被斩,轮到他时,他抬头仰视,恰好看见滕公,就说;“汉王不想成就天下大业吗?为何要斩好汉!”滕公认为他的话语不同凡响,又见他相貌威武,就予以释放。然后与他交谈,十分高兴,便把他的情况报告汉王。汉王任命韩信为治粟都尉,但还是没有器重他。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