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16 原路返回
三月,沛公进攻开封,打败赵贲的军队,把赵贲包围在开封城中,但没有攻下。 w向西到达白马,与秦国将领杨熊交战,接着又在曲遇东面交战,把秦军打得大败,杨熊逃到荥阳,被秦国斩首示众。
四月,沛公向南攻克颍阳,并血洗该城。通过张良的关系,略取韩国的土地。原来,张良和韩王之前夺得几座城池,但随即被秦军重新占领,韩军只好成为颍川一带的游兵。
赵国部将司马卬也想渡河入关,沛公于是向北进攻平阴,隔断了黄河渡口。
巨鹿大战之后,章邯驻扎在棘原,项羽驻扎在漳南,两军对峙,战场出现暂时的平静。但在联军的重压下,秦军被迫几次后撤,二世为此派人责问章邯。章邯害怕了,便派长史司马欣去咸阳请示。
五月,司马欣到达咸阳,在司马门逗留三天,但赵高不予接见,有不信任的意思。司马欣害怕了,马上返回,同时不敢走原路。赵高果然派人追赶,但没有追到。司马欣回到军中,对章邯说:“赵高在朝中当权,下面的人不能有所作为。现在作战如果取胜,赵高必定嫉妒我们的功劳;如果失利,难免一死。请将军仔细考虑这种处境。”
与此同时,陈余也写信给章邯,分析白起和蒙恬惨死的原因:“战功太多,秦国无法一一封赏,只好借助法律来诛杀。”接着说:“现在将军担任秦国主将已经三年了,损失的兵马以十万来计,而诸侯风起云涌,不断发展壮大。那赵高平时阿谀奉承,如今事态紧急,他也担心二世会诛杀他,因此打算借助法律来诛杀将军,以搪塞责任,另派人代替,自己好躲避灾祸。将军长期在外,和朝廷内部存在许多嫌隙,有战功会被杀,没有战功也同样会被杀。再说上天要灭亡秦国,这是不管是愚蠢的人或者聪明的人,都十分清楚的事情。如今将军对内不能直谏,而是在外面担任行将灭亡国家的主将,处境孤立又想长久保全自己,这难道不令人悲叹吗!”陈余建议章邯和众诸侯联合,共同进攻秦国,实现南面称孤。
章邯犹豫不绝,暗中派军候蛤成出使项羽,求订和约。和约尚未订成,六月,项羽派蒲将军不分昼夜领兵渡过三户津,屯驻漳南,与秦军接战,再次取得胜利。项羽接着倾巢出动,在汙水岸边大败秦军。
之前,沛公从平阴南下,在洛阳东面与秦军交战。由于战事不利,于是率军从轘辕关撤到阳城,并把军中的骑兵集中起来,其间,楚军在尸乡北面再次打败赵贲,而张良也攻下韩地十多座城池。沛公让韩王成留守阳翟,自己和张良一同南进。
沛公与秦国的南阳郡守吕齮在犨县东面交战,然后在堵阳外城的东面交战,都取得胜利,吕齮只好败退到宛城。沛公领兵绕过宛城西进,张良劝阻说:“您虽然急于入关,但目前秦兵还是人多势众,又据险抵抗。如果现在不拿下宛城,宛城之敌将会从背后攻击,强大的秦军又在前面阻挡,我军就很危险了。”于是沛公连夜率军抄小道返回,更换旗帜,天快亮时,将宛城重重包围起来。
南阳郡守想自杀,他的门客陈恢阻止了他,并翻过城墙去求见沛公说:“我听说您受楚怀王之约,先攻入咸阳的就在关中称王。现在您停留在这儿攻城,要知道宛城是个大郡的治所,南阳郡辖下有几十座城池,人民众多,粮食充足,城内军民认定投降必死,所以都决心登城死守。如果您整天在这里攻城,士兵伤亡必定很多;如果率军解围而去,宛城守军又一定会尾随追击。这样一来,您前会失去先入咸阳的机会,后又有遭受强大宛城守军袭击的危险。我替您着想,倒不如进行招降,赐封郡守,并让他继续留守南阳,而您带宛城的士兵一道西进。那些没有降服的城邑,听到这个消息,一定会争先恐后地打开城门等候,您就可以畅行无阻了。”沛公连声说好。
七月,吕齮投降,被封为殷侯,陈恢也得到一千封户。沛公率领大军向西挺进,所过城邑无不降服。大军到了丹水,高武侯戚鳃和襄侯王陵归降。
王陵是沛人,起初是县里的豪强,沛公未发迹时,象对待兄长一样事奉他。他缺少文化素养,感情用事,喜欢直言。
沛公回攻胡阳,遇到番君吴芮的别将梅鋗,便同他一起,进攻析县和郦县,迫使两县投降。所过之处禁止卤掠,秦国的百姓十分高兴。沛公又派魏国人宁昌出使秦国,宁昌还没有回来,章邯就已经在赵地投降项羽了。
章邯在汙水岸边遭受惨败后,再次派人进见项羽,求订和约。项羽召集军官们商议,他认为粮食缺少,想答应对方的请求,大家都表示赞同,项羽于是与章邯约期在洹水南边的殷墟会谈。签订盟约后,章邯进见项羽,流着眼泪诉说赵高的种种行为。项羽封他为雍王,安置在楚军中。
瑕丘的申阳,本是张耳的嬖臣,现在他攻取了黄河以南的三川郡,并率军归降项羽。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