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03 袁氏兄弟
第六,西周国的灭亡对战略格局的影响。 西周国只有弹丸之地,但却是周赧王“办公”的地方,因此地位特殊。随着韩魏的退缩,西周国早已和秦国接壤。西周国处于秦军东进的捷径上,但秦国长期下不了占领的决心,也不便“借道”,只好从南北两侧绕过。就像在一条川流不息的马路中间,有一个高出地面许多的安全岛,面积虽然不大,却影响了车流的顺畅。现在,秦国拆除了安全岛。而东边的东周国,也折腾不了几天了。加上南边的楚国和北边的赵国已经残破,秦国就可通盘考虑中央突破的问题了。
在一般情况下,人为的安全岛相对少见,的是天然形成的障碍,例如山脉和湖泊等。军队需要绕过这些难以通行的地区,造成行军路线的分散和呼应的困难。如果对手加以巧妙利用,就能创造战机。例如在一战初期,俄军攻入东普鲁士,却被连续五十英里的马祖里湖区分隔,两个集团军分居南北,各自为战。德军虽然只有一个集团军,却利用内线良好的铁路系统调动兵力,对俄军各个击破,取得辉煌战果。
在苏德战争初期,由于在白俄罗斯南部和乌克兰北部,横亘着普里佩特沼泽地,德军被分隔成南北两部分。力量相对薄弱的南方集团军群,曾正面进攻基辅,但未能奏效。而在三年后,罗科索夫斯基在最高统帅面前,再三坚持自己的意见。最终,在这个欧洲最大的沼泽上,步兵穿着沼泽橇,拉着装载机枪迫击炮和小炮的拖板,连坦克也穿上了鞋,让对面的德军大吃一惊。
第七,诸侯国的态度。在长平之战时,各国坐视赵军覆灭,连援助粮食都不肯。然后,趁着邯郸被围,燕国夺走昌壮,齐国夺走淄鼠,魏国夺走伊是,但动作不算大。到了邯郸危及的时候,信陵君窃符救赵,而楚国也出手了。信陵君是战国后期罕见的有识之士,他的义举可以理解;而楚王继承了先辈的铮铮铁骨,现在的出手,实在难得。
和此前白起包围魏国大梁一样,一旦涉及除名问题,诸侯就会紧张了。因此,秦国不应轻易去碰这条底线,要么不端,要么一锅端。当然,诸侯的反击本钱,是一次比一次少了。
《三国演义》第三十二回中的郭嘉妙语:“袁氏废长立幼,而兄弟之间,权力相并,各自树党,急之则相救,缓之则相争;不如举兵南向荆州,征讨刘表,以候袁氏兄弟之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而定也。”确实,东方诸侯之间,平时摩擦不断,但如果秦军即将攻陷某国国都,援军又来了。秦军不妨调整一下节奏,暂时攻击一些不太致命的地方。
正是:分进合击,各奔东西;骨肉相连,唇齿相依。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