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章节目录 A175 太傅卖水

本章节来自于 秦汉帝国的兴亡 http://www.lishu123.com/125/125248/
    A175 太傅卖水

    秦昭襄王三十一年, 秦国白起进攻魏国,攻占两城。

    魏安僖王封他的弟弟魏无忌为信陵君。

    赵国廉颇夺取魏国畿邑。

    楚王收拢东部地区的军队,得到十多万人,向西收复长江以南十五座城邑,重新设置郡县。

    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属这几年的拓地最为神速。当然,对楚国的持续打击时间不能过长,毕竟兔子被逼急了,也会咬人。同时,随着楚国的东移,魏国的位置又变得突出起来。秦国于是适时减弱对楚国的打击力度,将关注重点重新挪到中央方向。

    次年,秦国魏冉进攻魏国。韩国暴鸢率军援救。魏冉大破韩军,斩杀四万人,暴鸢逃往开封。魏国被迫献出八座城求和。

    魏冉继续攻打魏国,赶走魏将芒卯,进入北宅,包围大梁。

    魏国大夫须贾游说魏冉,他首先“转述”了魏国一位高官对魏王说的话:“从前惠王攻打赵国,取得了三梁,拿下了邯郸,但赵王不肯割地,后来邯郸被收复。齐国人攻打卫国,拿下了旧都,杀死了子良,但卫人不肯割地,后来旧都被收复。卫赵两国之所以国家保持完整,军队保持强大,土地不被诸侯兼并,是因为他们能够忍受苦难,爱惜每一寸土地。宋国中山国屡遭进犯又屡次割地,结果国家随即灭亡。臣认为卫国赵国值得效法,而宋国中山国则当引以为戒。秦国是个贪婪暴戾的国家,切勿亲近。它蚕食魏国,吞尽原属晋国之地,战胜暴鸢,割取八个县之多,土地来不及全部并入,军队又出动了。秦国哪有满足的时候呢?现在又使芒卯败逃,开进了北宅,这并不是敢于进攻魏都,而是威胁大王,要求割让土地。大王切勿接受它的要求。现在大王如果背弃楚国赵国,而与秦国讲和,楚赵两国必定气愤地背离大王,而与大王争着讨好秦国,秦国必定接纳两国。秦国挟制楚赵两国的军队,再此进攻大梁,那么魏国想要不亡国,是办不到的。希望大王一定不要讲和。大王若打算讲和,也要少割地,并且要有人质作保;否则,必定上当受骗。”

    然后,须贾说出“自己的看法”:“秦国战胜暴鸢,割取八县,并非是兵力精良,也非计谋高明,主要是老天帮忙。现在秦国又打败芒卯,兵入北宅,进而围攻大梁。把老天的帮忙看成常规,聪明的人不会这样干。据臣所知,魏国已经调集了全部上百个县的精兵来保卫大梁,看来不少于三十万人。以三十万的大军来守卫七仞高的城墙,臣认为即使商汤周武复生,也是难以攻下的。轻易地背对楚赵两**队,要登七仞高的城垣,与三十万大军对抗,而且志在必得,臣看从开天辟地到今天,是不曾有过的事情。攻而不克,秦军必然疲惫不堪,陶邑也必然要丧失,那就前功尽弃了。”

    最后,须贾提出建议:“希望您抓住楚赵援军尚未到达大梁的时机,赶快以割取少量土地来收服魏国。魏国正在迟疑,对于通过割让少量土地来换取大梁安全的做法,他会看成对己有利,一定想这么办,那么您的愿望就会实现了。楚赵两国对于魏国抢先与秦国媾和会大为恼火,必定争着讨好秦国,合纵于是瓦解,以后您可从容选择打击对象。况且,您要取得土地,也不一定非用军事手段呀!割取了原来的晋国土地,秦军不必攻坚,魏国就会乖乖地献出绛安邑两城。这样,又为陶邑打开了两条通道,原来的宋国土地,也将全部为您所有,卫国也必会献出单父。秦军可以保全,您却能控制局势,有什么索取不能得到,有什么作为不能成功呢!”

    魏冉顾及自己的封地,就同意魏国用温地来换取大梁的安全,秦军随后撤退。

    赵国廉颇讨伐魏国,夺取防陵和安阳。

    几十年前,魏国从安邑迁都大梁,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避开秦军的侵扰。不过在八年前,大梁首次被围,本年就算第二次了。秦军得以轻易深入魏国腹地,主要因为魏国西部的大量土地被攻占或者割让,而被秦军打残的韩国,也起不到屏蔽作用。

    本年,大梁的形势实际上更加险恶。八年前,赵国和燕国及时派出援军,而在本年,援军暂时只存在于须贾的嘴中。赵国不明白唇齿相依的道理,反而连续两年伐魏。幸亏魏国还有东部的土地,还能拼凑守城的人马。就像太平天国丢掉上游重镇安庆,天京形势严重恶化。好在太平军在东面夺取了大片富庶地区,设置以苏州为中心的苏福省,成为天国延续生命的主要资本。

    而从秦国来看,如果魏冉围攻大梁,攻克的机会并不大。如果时间拖久了,其它国家的援军也许真会实际到来。最好的方案是:严密包围城池,造出攻城的巨大声势,然后根据情况攻一下,借机勒索土地。但魏冉考虑到自己的切身利益,忘记了国家大计,放了魏国一马。

    公元三七〇年,前秦王猛率军攻打前燕。前燕太傅慕容评担任为统帅,率三十万大军在潞川驻扎,与秦军对峙。虽然对方人马比自己少得多,慕容评却不敢出战。在深沟高垒的间隙,他又突发奇想,将驻地附近的山林和泉水统统划为私人禁区,打柴和汲水的军民都要向他缴税。太傅确实找到一条发财的捷径,征收到的金钱和绢帛很快堆成了小山。不过,后来两军决战,三十万燕军一触即溃,慕容评也只好屈就前秦的范阳太守一职。

    正是:狗急跳墙,驴急起蹄;太傅卖水,穰侯惜地。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檀文纬的小说秦汉帝国的兴亡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秦汉帝国的兴亡最新章节秦汉帝国的兴亡全文阅读秦汉帝国的兴亡5200秦汉帝国的兴亡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檀文纬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