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40 作法自毙
秦孝公二十三年三月,魏国开始修建鸿沟。
本年,秦军在岸门打败魏军。
赵国进攻魏国。
次年,秦孝公去世,太子继位,是为秦惠文王。公子虔的手下人指控商君要谋反,惠文王就派官吏去逮捕他。商君逃跑到边境关口,想住旅店。旅店主人不知道他就是商君,就说:“商君有令,住店的人如果没有证件,店主要连带判罪。”商君长长地叹息说:“唉呀!制定新法的遗害竟然到了这样的地步!”
商君急忙逃往魏国,但魏国人怨恨他欺骗公子卬而打败魏军,拒绝收留。他打算到别的国家,魏国人又说:“商君是秦国的逃犯,秦国强大,它的逃犯跑到魏国来,我们不送回是不行的。”于是把商君送回秦国。商君只好潜逃到他的封地商邑,和他的属下发动邑中的士兵,向北攻击郑地。秦国出兵攻打商君,把他杀死在彤地。秦惠文王把商君的遗体五马分尸示众,并说:“不要像商鞅那样谋反!”然后诛灭商君全家。
之前,商君担任国相时,制订的法律极为严酷。他曾亲临渭河边处决犯人,河水都变红了。他担任国相十年,招致很多人的怨恨。
赵良去见商君。商君说:“当初,秦国的习俗和戎狄一样,父子不分开,男女老少同居一室。如今我改变了秦国的教化,使他们男女有别,分居而住,大造宫廷城阙,把秦国营建的像鲁国魏国一样。您看我治理秦国,与五羖大夫百里奚比,谁更好些?”赵良说:“一千张羊皮比不上一领狐腋,一千个随声附和的人比不上一个仗义直言的人。武王允许大臣们直言谏诤,国家就昌盛;纣王的大臣不敢讲话,国家就灭亡。您如果不反对武王的做法,那么,请允许鄙人整天直言而不受责备,可以吗?”商君答应了。
赵良说:“五羖大夫出任秦相六七年,向东讨伐过郑国,三次拥立晋国的国君,一次出兵救楚。在境内施行德化。巴国前来纳贡;施德政于诸侯,四方少数民族前来朝见。由余听到这种情形,前来敲门投奔。五羖大夫出任秦相,劳累了也不乘车,炎热的夏天也不打起伞盖。他在国中视察,没有众多车辆跟从,也不用武士拿着兵器护卫。他的功名载于史册,藏于府库,他的德行施教于后代。他死的时候,秦国的男女老少都痛哭流涕,儿童不再唱歌,舂米的人也不发出相应的呼声。这就是五羖大夫的德行。”
赵良对比现在的情况:“如今您得以晋见秦王,靠的是秦王宠臣景监推荐介绍,这就说不上什么名声了。身为秦国国相,不为百姓造福而大规模地营建宫阙,这就说不上为国家建立功业了。惩治太子的师傅,用严刑酷法残害百姓,这是积累怨恨和祸患。教化百姓,比命令百姓更深入人心;百姓模仿上边的行为,比命令百姓更为迅速。如今您却不合常理地建立权威,又胡乱变更法度,这不是对百姓施行教化。”
赵良列举了几个商君凌辱贵族的例子,然后说:“您一出门,后边跟着数以十计的车辆,车上都是穿着铠甲的武士,身强力壮的人担任陪乘,持矛操戟的人紧靠您的车子奔随。这些防卫措施缺少一样,您必定不敢出门。《尚书》上说:‘恃德者昌,恃力者亡。’您的处境就像朝露一样危险,您还打算要延年益寿吗?”
赵良建议说:“把商於十五邑封地交还秦国,到偏僻荒远的地方浇园自耕,劝秦王重用那些隐居山林的贤才,赡养老人,抚育孤儿,使父兄相互敬重,论功行赏,尊崇有德之士,这样才可以稍保平安。”
赵良最后说:“您如果还要贪图商於的富有,以独揽秦国的政教为荣宠,聚集百姓的怨恨,秦王一旦舍弃宾客而不能当朝,秦国想要拘捕您的人难道会少吗?您灭亡的日子就像抬起足来那样迅速地到来。”
商君没有听从赵良的劝告,结果只过了五个月就大难临头了。
本年,秦国进攻魏国,包围合阳。商君虽然死去,但他推行的变法并未废止,因此魏国的苦日子才刚刚开始。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