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96 魂归故里
秦哀公二十七年正月,鲁昭公继续呆在乾侯。 占领阚地。
夏天,吴国首次攻打越国。史墨说:“不出四十年,越国也许会占有吴国吧!越国正处在岁星所在的方位,吴国却攻打它,必定受到岁星降下的灾祸。”
八月,周敬王派富辛和石张去晋国,请求修筑成周的城墙,使得戍守的人免于劳累,诸侯也可得到安宁。魏舒同意了。
十一月,晋国魏舒和韩不信到达京师,会合诸侯的卿大夫,重温十九年前在平丘的盟誓,并下令修筑成周的城墙。魏舒南面而立,卫国大夫彪傒说:“魏舒必然会有大灾难。他越位而颁布重大命令,这不是他所能承担的。”
十二月,鲁昭公生病,对随从的所有大夫都赏赐宝物,但大夫们不肯接受。赐给子家羁一对琥一只环一块璧一套好衣服,他接受了,大夫们也都改变了做法。己未日,昭公去世。子家子把赏赐的东两还给管理府库的人,大夫们也有同样举动。
在盟主晋国和准盟主齐国的关怀下,鲁昭公就这样客死异乡。鲁国国内的三桓少了颗定时炸弹,又消除了尴尬,可以开始善后了。晋国的分家人士更加放开了手脚,而齐国的陈氏正在寻觅良机,准备对公室发起最后一击。只有宋景公卫灵公等尚能掌握君权的国君,不免产生兔死狐悲之感。
赵鞅问史墨:“季氏赶走了自己的国君,而民众对他顺服,诸侯赞成他,国君死在外面,却没有人能向他问罪,这是为什么?”史墨认为:“上天生了季氏,作为鲁侯的副佐,时间已经很长了,人民顺服他,不是很应该的吗?鲁国国君世代放纵淫佚,季氏世代勤劳治民,民众已经忘记他们的国君了。即使死在外面,又有谁会哀怜他?”
史墨回顾了从公子友开始几代季氏的功绩,然后说:“鲁文公去世,东门遂杀死嫡子立庶子,鲁国国君从此就不能掌握国政,政权落到了季氏手中。到了这代国君,已经是第四代了。人民不知国君的尊重,国君怎能掌握国政?因此做国君的,要谨慎对待器物和名位,不可以把它们借给别人。”
次年正月,晋国魏舒在狄泉再次会合诸侯的大夫,开始修筑成周的城墙。魏舒亲自主持此事,彪傒认为他再次越位,难以免除祸患。
魏舒把事情交给韩不信和原寿过具体办理,自己去大陆打猎,放火赶逐猎物。回来时,在宁地去世。
由于士弥牟事前规划得当,筑城的工作三旬完工,于是遣返诸侯戍守的军队。只是齐国高张迟到,没有赶上参加筑城。另外,宋国仲几不肯接受指派的任务,结果被韩不信逮捕。
夏天,叔孙不敢到乾侯去迎接鲁昭公的灵柩。季孙意如说:“子家羁多次与我交谈,没有不合我心意的,我想请他一起参与政事。你一定要留住他,别让他走,并且听从他的指示。”但是,子家羁不肯见叔孙不敢,故意改变了哭泣的时间。叔孙不敢请求拜见子家羁,他拒绝说:“我没能见到您,就跟随国君一起走了。国君没有命令我见您,就去世了,我不敢与您相见。”
叔孙不敢只好派人对子家羁说:“公衍公为使得群臣不能够侍奉国君。如果公子宋主持社稷,是群臣的愿望。凡是跟随国君出走的人,能否让他回国,将由您来决定。子家氏没有继承人,季孙意如愿意让您参与政事,这些都是季孙意如的愿望,派我前来报告。”子家羁回答:“对于立君一事,有卿士大夫和守龟在那里,我不敢发表意见。对跟随国君出行的人的处理,那些表面忠君而心中未必忠君的人,可以回去;和季氏有仇而出行的人,可以让他们出逃国外;至于我自己,是国君知道我出行而不知我回去的,我打算逃走。”
昭公的灵柩从乾侯到达坏隤,公子宋赶赴都城,而原先追随昭公的人再次踏上逃亡的道路。六月癸亥日,灵柩回到都城。戊辰日,公子宋即位,是为鲁定公。
季孙意如派役夫到国君墓葬群那里,准备在昭公墓道边挖沟,使昭公墓与历代国君墓分隔开。大夫荣驾鹅说:“活时不能侍奉他,死了又隔离他,你这是在自我彰显罪恶。即使你忍心这样做了,后世必定会有人以此为羞。”季孙意如于是作罢。季孙意如又征求荣驾鹅意见说:“我打算为国君定恶谥,让子孙都知道他的过错。”他的回答类似,季孙意如也同样作罢。
先前,季孙意如预定公子宋为鲁昭公的继承人,为了向大众说明并非自己故意舍弃昭公的儿子,而是鲁国早有兄终弟及的先例,季孙意如祭祀起几百年前去世的炀公。九月,建造炀宫。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