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章节目录 A094 三次叹息

本章节来自于 秦汉帝国的兴亡 http://www.lishu123.com/125/125248/
    A094 三次叹息

    秦哀公二十三年正月,由于齐国不能主持正义,鲁昭公转去晋国求援,将要到乾侯。 子家羁说:“有求于人,却心安理得地进入他们国家,有谁会同情呢?不如等在边境上。”鲁昭公不听。到了乾侯,派人去请求晋国派人来迎接。晋国人说:“上天降祸给鲁国,国君淹留在外。国君也不派个人来屈尊问候寡人,却安心地住在齐国,难道还要我们派人去迎接吗?”让昭公退回到边境上,然后派人迎接。

    晋国祁胜与邬臧交换彼此的妻子,祁盈厌恶这种游戏,就把这两个家臣抓起来。但祁胜贿赂智跞,智跞为他向晋顷公求情,晋顷公就把祁盈抓了起来。祁盈的家臣说:"同样是一死,宁可让我们的主人听到祁胜与邬臧的死讯,可以痛快一阵。”就杀了这两人。六月,晋国杀死了祁盈与杨食我。杨食我是祁盈的同党,他帮助祁氏作乱,所以被杀。祁氏羊舌氏都是晋国宗室,就这样灭亡了,公室更加孤立。

    起初,羊舌肸打算娶申公巫臣家的女子为妻,他的母亲想选择自己的娘家人。羊舌肸说:“我庶母很多而庶兄弟很少,我引以为戒,不娶舅家女子了。”他母亲说:“巫臣的妻子杀死了三个丈夫一位国君一个儿子,使一个国家灭亡两位卿逃亡,能不作为戒鉴吗?”

    母亲举出许多“红颜祸水”的事例,最后总结说:“具有特别姿色的女人,足以使人改变性情。如果不是有道德正义的人娶她,一定会受到祸害。”羊舌肸害怕,不敢娶这女子,但迫于晋平公的压力,最后还是娶了,生下杨食我。

    孩子出生时,羊舌肸的母亲去探视,走到堂上,听到孩子的哭声后就转身回去,并说:“这是豺狼的声音。豺狼似的男子一定具有野蛮的心。除了他,没有别人能使羊舌氏遭殃了。”终于没去看这孩子。

    当年,楚国斗谷于菟看到初生的侄子斗椒,发现形状如熊虎,声音似豺狼,就强烈建议弟弟将孩子杀死,否则会使若敖氏灭亡。羊舌肸的母亲“不见其人,只闻其声”,似乎更胜一筹。

    秋天,晋国韩起去世。在他长达二十七年的执政期间,晋国国内风平浪静,没有出现什么突发事变;在诸侯国中,楚国由于内忧外患,勉强自保,晋国则继续保持盟主地位。当然,晋国实际上已经被六卿瓜分殆尽,霸业即将走到尽头。

    魏舒继任执政。他把祁氏的封地分割成七个县,把羊舌氏的封地分割成三个县。至于这十个县的县大夫人选,魏舒认为贾辛司马乌曾为周王室出过力,智徐吾赵朝韩固魏戊,是六卿庶子中不失职能够保守家业的人,司马弥牟孟丙乐霄僚安是贤才,因此任用他们。

    魏舒对大夫成鱄说:"我任命魏戊为县大夫,别人会不会认为我有偏心呢?”他回答:“为什么会这样认为呢?魏戊的为人,远不忘记国君,近不威迫同僚,处在有利的地位时想到道义,处在穷困时想到纯朴。有守业的心志,没有放荡的行为。给他一个县管理,不是很适当的吗?”

    梗阳有人打官司,县大夫魏戊不能判断,就把案情上报给父亲。诉讼双方中大宗一方送给魏舒女乐,魏舒打算收下来。魏戊对阎没女宽说:"主公以不贪图财物而名闻诸侯,如果接受了梗阳人的礼物.就没有比这更大的贿赂了。二位一定要劝阻。”两人都答应了。

    退朝后,阎没女宽在魏舒的庭院里等待。送饭菜进来,魏舒请他们一起吃。上饭菜的前后,二人三次发出叹息。吃完饭,魏舒请他们坐会儿。并说:“我听伯父叔父们说,有一句谚语是‘唯食忘忧’。二位在上饭菜时三次叹息,这是为什么?”二人异口同声地回答:“有人把酒赐给我们两个小人,因而昨天没吃晚饭。刚开始上饭菜,我们怕不够吃.所以叹息。吃到一半,就责备自己说:‘难道将军请我们吃饭,会不让我们吃饱?’所以再次叹息。到吃完后,希望以我们小人的肚腹作为君子的内心,正好满足就行了。”魏舒因此辞退了女乐。

    次年春天,鲁昭公从乾侯回来,住在郓邑。齐景公派高张来慰问昭公,称昭公为主君,这本是卿大夫的家臣对主人的称谓。子家羁说:“齐国轻视国君了,国君只是在自取其辱。”昭公随后再次去乾侯。

    鲁国季孙意如每年买马,准备好昭公随从的衣服鞋子,派人送到乾侯。昭公把送马的人拘押起来,把马卖了,季孙意如就不再送马。卫灵公派人把自己拉车的马送给昭公,结果马掉进沟堑中死了。昭公打算给马备棺埋葬。子家羁说:“跟随的人日子难过,请让大家吃了它。”昭公于是用帷幕裹着马埋了。

    十月,由于鲁昭公下令修建外城,郓邑民众渍散。昭公出奔,当地民众如释重负。

    晋国赵鞅中行寅率军在汝水边筑城,向晋国百姓征收了四百八十斤铁,用来铸造刑鼎,鼎刻上范匄所制订的刑法。孔子为此预测晋国即将灭亡,而蔡史墨说:“范氏中行氏也许要灭亡了吧!中行寅为下卿,却违反上峰的命令,擅自铸造刑器,作为国家的法规,这是效法奸邪。又加上范氏,改变法规,这就要灭亡了。恐怕还要牵连到赵氏,因为赵鞅也参与了,但他是出于不得已,如果修明德行,可以免于祸患。”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檀文纬的小说秦汉帝国的兴亡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秦汉帝国的兴亡最新章节秦汉帝国的兴亡全文阅读秦汉帝国的兴亡5200秦汉帝国的兴亡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檀文纬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