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84 金色波澜
齐景公之前派公孙青去卫国聘问。 公孙青已经出了国境,听说卫国发生动乱,便派人回国请示。齐景公说:“卫国国君还在自己境内,他仍然是国君。”公孙青于是仍然去死鸟,请求行聘问礼。卫灵公辞谢了,但要求与公孙青私下相见,公孙青只好用自己的好马作为进见礼,卫灵公把送的马作为自己驾车的马。
来宾打算设置警卫戒备,主人辞谢说:“逃亡在外的人的忧患,不能够牵连到您身上。处在草莽之中,不足以劳动从者。谨此辞谢。”公孙青说:“寡君的下臣,就是国君的牧牛放马的人。如果不能得到在外警备保卫的工作,就是心中没有了寡君。下臣害怕不能免罪,谨请以此免死。”他亲自拿着木铎,整晚与卫国的守夜人一起设火堆防守。
齐豹的家宰渠子召见北宫喜。北宫喜的家宰没有与北宫喜商议就杀死了渠子,随后攻打齐豹,将其灭亡。卫灵公随后返回都城,与北宫喜在彭水边设立盟誓。公子朝和褚师圃等人出逃到晋国,卫灵公又杀死宣姜。
宋国华氏向氏之乱,公子城和楚国太子建等人出逃到郑国。他们的党羽与华氏交战,结果被打败。
再说华亥和他的妻子每天一定要盥洗干净,侍候作为人质的公子们吃好饭,自己才吃饭。宋元公和夫人也每天都要去华氏家,看到公子吃完饭才回去。华亥为此不快,想放回公子们。向宁说:“正因为不信任对方,所以把他的儿子作为人质。如果又放回他们,离死没几天了。”
宋元公向华费遂请求,将要进攻华氏。华费遂回答:“臣不敢爱惜一死,不过,此举不是去除忧患,而是使之滋长。臣因此而担心,但岂敢不听从命令?”宋元公说:“儿子的生死是命中注定,看到他们被侮辱,我无法忍受。”
十月,宋元公杀死人质,随后攻打华氏向氏。华氏向氏逃往陈国,华登逃往吴国。出逃前,向宁想要杀死太子,华亥说:“冒犯了国君而出逃,又杀死他的儿子,还有谁会接纳我们?再说放他们回去有功劳。”派少司寇华牼带公子们回去,华亥说:“您的年岁大了,不能再侍奉别人,以三个公子作为见证,一定能免罪。”公子们入宫后,华牼准备从公门出去。宋元公赶忙召见他,拉着他的手说:“我知道你无罪,进来,恢复你的官职。”
十一月,蔡平侯去世。太子朱继位。
齐景公得了疥疾,又患疟疾,整整一年没有痊愈,诸侯前来问候病情的人在齐国集聚了很多。有人对齐景公说:“我们祭祀鬼神时,祭品很丰厚,比先君时有所增加。现在国君的病很重,成为诸侯的忧患,这是祝史的罪过。诸侯不知道这样,还会认为我们对鬼神不恭敬。国君何不杀了祝固和史嚣,来向诸侯的来宾解释?”齐景公认为他们说得好,就告诉了晏婴。
晏婴回答:“如果是有德行的君王,国家的事和宫内的事都不废替,上下没有怨恨,行为没有违背礼的事,他的祝史陈述实情,就没有惭愧之心了。因此鬼神享用祭品,国家受到鬼神所降的福,祝史也跟着沾光。他们所以增添福气健康长寿,是因为作为诚实国君的使者,他们的话对鬼神忠实可信。”
晏婴举出相反的情况:祝史如果碰上淫佚的国君,陈述实情就是报告国君的罪过,掩盖过失就是虚伪欺诈;真假都不能陈述,就只好用不着边际的话来向鬼神讨好;鬼神因此不享用他们国家的祭品,并降下灾祸,祝史也跟着倒楣。
齐景公问该怎么办,晏子却说没办法了,因为关卡禁令和赋税导致百姓痛苦困乏,夫妇都在诅咒;许多人善于祝祷,但比不过亿兆人的诅咒。齐景公认为有理,命令有关部门放宽政令,拆毁关卡,解除禁令,减轻赋税,减免拖欠的租税。
郑国公孙侨患病,对游吉说:“我死后,你一定会担任执政。只有那些有德行的人能够用宽和的政策使百姓服从,如果不是,还不如用严厉的政策。火猛烈,人民看到就对它害怕,所以很少有死于火的。水软弱,人民轻慢地玩弄它,因此死于水的很多。因此施行宽和的政策难度大。”公孙侨病了几个月,终于去世。
公孙侨一向廉洁奉公,因此家中没有积蓄为他办丧事。百姓听说此事,纷纷拿出自己的金银珠宝,但公孙侨的家人一概不受。百姓只好将这些金银珠宝投到公孙侨封邑内的一条河中,这条河因此泛起金色波澜,这就是现在郑州市的金水河。
游吉担任执政,不忍心用严厉的政策,就施行宽和的政策。结果郑国盗贼越来越多,聚集在芦苇荡中。游吉后悔地说:“我如果早些听从他的话,也不至于弄到这个地步。”只好发动步兵去攻打芦苇荡的盗贼,把他们全杀了,盗贼才稍微平息。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