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章节目录 A080 玉环成双

本章节来自于 秦汉帝国的兴亡 http://www.lishu123.com/125/125248/
    A080 玉环成双

    秦哀公十一年正月,齐景公攻打徐国。

    二月,齐军到达蒲隧。徐国人求和。徐国国君郯国人莒国人与齐景公相会,在蒲隧结盟。鲁国叔孙婼说:“诸侯没有盟主,危害真大!齐君无道,起兵攻打远方国家,会见他们,签订了盟约后回国,没有人能抗御他,这是没有盟主的缘故啊!”

    三月,晋国韩起去郑国聘问。他有只玉环,与这玉环配对的一只在郑国的商人手中。韩起向郑定公请求,公孙侨不同意给他,答复韩起说:“这不是我们国库中收藏的器物,寡君不知道。”游吉和公孙挥对子产说:“韩起的要求不高,我国对晋国也不能三心二意。晋国韩起,都不能随意怠慢。万一正好有奸邪小人在中间挑拨离间,鬼神如果又帮助他,引起晋国与韩起的凶心怒气,后悔又怎么来得及?您何苦吝惜一只玉环,而惹得大国憎恨呢,何不索取那只玉环给他?”

    公孙侨说:“我不是随意怠慢晋国,又不是对他们不忠心,而是始终如一侍奉他们。所以不给他,就是因为我谨守忠信。我听说君子不以没有财富为可怕,而以立身没有好名声为忧患。我听说治理国家不以没能侍奉大国和保育小国为可怕,而以不能按礼仪来安定职位为忧患。大国的人,号令小国,如果都能得到他所要求的,小国将用什么去供给他们呢?有的供给了,有的没能供给,罪过就更加大了。大国的需求中,有些是不合乎礼的,如果我们不加以驳斥,他们哪里会有满足的时候?我们将会成为他们边境上的一个城邑,失去自己的地位了。像韩起奉命出使,却求索玉环,贪婪得太过分了,难道不是罪过吗?拿出一只玉环却引出两项罪过,我们将失去地位,韩起将变成贪婪的人,怎能这样做呢?再说我用玉来交换罪过,不是太不值得了吗?”

    韩起向商人购买玉环,已经成交了,商人说:“一定要向国君和执政报告。”韩起向公孙侨请求说:“前些日子我请求得到这玉环,执政认为不合道义,我就不敢再提这事。如今我从商人那里买来,商人说一定要让您知道,谨此请求完成交易。”

    公孙侨回答:“往昔我们先君桓公,与商人一起从周迁徙过来。并肩耕种,整治这块土地,砍去各种野草,共同居住在这里。我们世代有盟誓,互相信赖,誓词说:‘你不背叛我,我不强买你的货物,也不乞求与掠夺。你有丰厚的利润与珍贵的财宝.我也不加过问。’凭仗着这誓言的信用,所以能互相保全,一直到现在。如今承蒙您带着友好的情谊光临敝国,而让敝国强夺商人的宝物,这是教敝国背弃盟誓,这恐怕不可以吧!您得到了玉环,却失去诸侯,您一定不肯这样做。如果大国下达命令,无限制地要我们供应,那就是把郑国当作边境城邑了,我们也不会同意这样做。我如果献上玉环,不知道会有什么好处,谨此私下向您陈述。”

    韩起最终退回了玉环,并说:“我考虑不周,怎敢因求取玉环而获得两项罪过?谨请把玉环退回。”

    对于韩起的索求,游吉和公孙挥的建议无疑是稳健的。毕竟一只玉环对郑国而言还算是小钱,如果讨得大国执政欢心,至少可以换来片刻的安宁。公孙侨的决定就比较另类,就像他之前拆毁围墙和争论贡品等举动一样。公孙侨很能掌握分寸,而对方的赵武和韩起等,还算是明理,因此没有掀起大的风浪。要是撞上乐王鲋或者羊舌鲋这些饿狼,情况就难以预料了。

    另一方面,晋国的盟主地位本已摇摇欲坠,韩起作为执政,却因为一只玉环,险些破坏晋国与郑国的关系,真是因小失大。就像范匄忘记归还鸟羽及旄牛尾,导致齐国人对晋国离心离德;还有楚国令尹公子壬夫索取以满足私欲,导致陈国背叛。

    夏天,鲁昭公总算返回了鲁国。随行的子服回对季孙意如说:“晋国的公室,也许就此衰弱了。国君年幼力弱,六卿强大而奢侈骄傲,将要由此而成习惯。习惯成为自然,怎能不衰弱呢?”季孙意如说:“你年纪轻轻,哪里知道国家的事?”

    八月,晋昭公去世。其子继位,是为晋顷公。

    九月,郑国大旱,派屠击祝款竖柎去祭祀桑山。三人砍伐山上的树木,结果天不下雨。公孙侨说:“祭祀山神,应当养护山林,他们却砍伐山上的树木,所犯的罪太大了。”就撤了他们的官职,并收回了采邑。

    十月,季孙意如去晋国参加晋昭公的葬礼,通过实地了解,他说:“子服回的话还是可以相信的,子服氏有了个好儿子。”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檀文纬的小说秦汉帝国的兴亡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秦汉帝国的兴亡最新章节秦汉帝国的兴亡全文阅读秦汉帝国的兴亡5200秦汉帝国的兴亡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檀文纬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