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章节目录 A065 拆毁围墙

本章节来自于 秦汉帝国的兴亡 http://www.lishu123.com/125/125248/
    A065 拆毁围墙

    秦景公三十五年正月,鲁国叔孙豹从澶渊会议回国,去见孟孙羯,对他说:“赵武快要死了。 他的话苟且偷安,不像个主持国政的人。而且年龄还不满五十,却唠唠叨叨像**十岁的人一样,他活不久了。如果赵武去世,担任执政的恐怕是韩起吧?您何不与季孙说说此事,可以及早与这个人交好,他是个君子。晋君将失去政权,如果不早点与他交好,让他早些为我们鲁国考虑,等到政权落在大夫们手中,韩起性格懦弱,大夫们又多贪婪,要求与**没有满足的时候,齐国楚国又靠不住,鲁国恐怕危险了!”

    孟孙羯说:“一个人能活多久呢?谁能做到不苟且偷安?早晨活着,到晚上也许就死去,哪里用得着及早去和人交好?”叔孙豹出门后告诉别人说:“孟孙将要死了。我和他谈论赵武苟且偷安,他却比赵武更加苟且偷安。”叔孙豹又和季孙宿说晋国的情况,同样得不到响应。

    鲁襄公建造楚官。叔孙豹说:“国君是想成为楚国人吧,所以建造这宫殿。如果不再去楚国,就必然会死在这宫殿里。”六月,鲁襄公在楚宫中去世。其子子野继位,暂时居住在季氏家中。

    本月,公孙侨辅佐郑简公去晋国,晋平公由于同姓鲁国有丧事,没有会见他们。公孙侨让人把招待外宾馆舍的围墙全都拆毁,让车马进入馆舍安放。

    士匄前来责问其中的原因,公孙侨回答:“因为敝邑狭小,又处在大国之间,大国不断责成敝邑贡献礼物,所以我们不敢安居,尽量搜索敝邑的财物,前来朝见。正碰上执事没有空闲,而没能见到,又得不到指示,不知道什么时候召见,不敢把礼物献纳,也不敢让它放在露天。如果献上,这些东西就是贵国国君仓库中的财物,可是不经过陈列在朝庭上的仪式,我们不敢奉献。如果让它们放在露天,又担心有时干燥有时潮湿,引起东西朽烂,这样便加重了敝邑的罪过。”

    公孙侨指出以前晋文公做盟主的时候,接待诸侯的馆舍高大宽敞,里面的服务十分周到,宾至如归。而如今的情况是:“贵国的铜鞮别宫宽广几里,而让诸侯住在如同奴隶住的屋子里。大门进不去车,又有围墙阻隔,不能越过。盗贼公开抢劫,而天灾又无法防止。没有确定的时间接见宾客,也不知何时才发布召见我们的命令。如果还不拆毁围墙,就没有地方藏礼物,这样就更加重敝邑的罪过了。谨此询问执事,您对我有什么指教?虽然贵国国君遭到鲁国的丧事,但这对我们也是同样感到忧伤的事。如果能够献上礼物,我情愿把墙修好才走,这是国君的恩惠,岂敢害怕辛勤劳苦?”

    士匄复命,赵武说:“他讲的对!我们实在没有德行,而用奴隶居住的屋子接待诸侯,这是我们的罪过。”派士匄去赔礼道歉。晋平公接见郑简公,增加礼仪,厚加款待,赠送丰厚的礼物,然后让他回去。随后建筑接待诸侯的宾馆。

    九月,鲁国国君子野因为过度悲伤去世。孟孙羯也随后去世,其子孟孙玃继位。

    季孙宿立子野的弟弟兼表弟公子裯为君,叔孙豹提出异议,但没有效果。公子裯于是即位,是为鲁昭公。他已经十九岁了,还像小孩子一样贪玩。

    十月,鲁国安葬襄公。三次给昭公换丧眼,他仍然把丧服的表襟弄成没换时一样脏,有识之士由此知道他没有好结果。

    莒犁比公有儿子去疾与展舆,他本来立展舆为太子,后来又把他废除了。莒犁比公残暴,国人对他不满。十一月,展舆依靠国人发动进攻,弑杀了父亲,自立为君。去疾逃往生母娘家齐国。

    这两年时令不知出了什么问题,弑杀君父的人多起来了,而且都成功了。

    十二月,北宫佗辅佐卫襄公去楚国,以履行在宋国订的盟约。北宫佗见到令尹公子围的行为举止,对卫襄公说:“令尹与国君相仿了,他将要动别的脑筋。不过他虽然成功,却没有好结果。”

    郑国公孙侨参与政事,选择有才能的人分别使用他们。冯简子能决断大事;游吉容貌清秀而言谈有文采;公孙挥能够预测四方诸侯的行动,对各国大夫的家族姓氏禄秩爵位身份的贵贱才能的高低都知道得很清楚,而且善于辞令;裨谌能够出谋划策,他在安静的野外思考能有正确的判断,在热闹的城邑中就不行。因此,郑国如果要与诸侯打交道,公孙侨就向公孙挥询问四方诸侯的行动,并且让他准备好多套应答辞令。公孙侨又给裨谌车辆,让他去野外考虑,然后把考虑的结果告诉冯简子,让冯简子做出决断。计划确定后,就交给游吉执行,与宾客交往应答。公孙侨设计的这个决策流水线,很少有把事情办坏的时候。

    公孙侨曾经有政事需要公孙段去办,就赠送给他城邑。游吉提出不同意见,公孙侨就说:“一个人要做到没有**,实在是很难的。我现在就是要使他们的**得到满足,好让他们为国家办事,要求他们把事情办好。事情办好了,如果不算是我的成功,难道是别人的成功?干吗要爱惜城邑,城邑会跑到哪里去呢?”他又引用《郑书》中的话“安定国家,必大焉先”,以进一步说明理由。

    良霄既然已经死去,公孙侨让太史宣读命令,让公孙段担任卿,公孙段推辞。太史退出,公孙段又请求太史重新宣读。太史照办了,公孙段再次推辞。如此三次,公孙段才接受了策命,入朝拜谢。公孙侨憎恶公孙段的为人,但又没有办法,只好让他居于仅次自己的地位。

    郑国有些人聚集在乡校里,评论执政的得失。然明向公孙侨建议封闭乡校,公孙侨说:“为什么呢?这些人早晚休息时间聚在一起,议论执政官政令的好坏。他们认为好的,我就实施;他们认为不好的,我就改正。他们实际上是我的老师,我为何反而要封闭乡校呢?我听说忠诚和善良可以消弭怨恨,没听说用强硬手段可以防止怨恨。用强硬手段是可以把马的嘴堵住,不过这就像防河水一样,一旦决了大口子,受伤害的人一定很多,我就没法挽救了。不如开个小口子,因势利导,让我听到议论,来匡正我的过失。”

    然明说:“我现在才知道您的确是能成大事的人,像我这样的小人实在没出息。要是照您的做法做下去,郑国就有了依靠,岂止对我们几个做臣子的有利?”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檀文纬的小说秦汉帝国的兴亡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秦汉帝国的兴亡最新章节秦汉帝国的兴亡全文阅读秦汉帝国的兴亡5200秦汉帝国的兴亡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檀文纬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