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章节目录 A045 参天大树

本章节来自于 秦汉帝国的兴亡 http://www.lishu123.com/125/125248/
    A045 参天大树

    秦景公十八年春天,吴国人向晋国报告伐楚失利的情况。 晋国范匄会合诸侯代表,在向地与吴国人举行会议,替该国策划如何对付楚国。范匄指责吴国乘人之丧出兵的不道德行为,并拒绝了该国的出兵要求。

    吴王诸樊服丧期满,打算让位给贤能的幺弟季札。季札坚决推辞,甚至离开家室去种田,诸樊才不再勉强他。

    四月,诸侯的军队跟随晋悼公攻打秦国,以报复栎地战役。晋悼公在边境等候,派六卿率领联军前进。到达泾水边,军队裹足不前,只有鲁国人和莒国人率先渡河。郑国公孙虿去见卫国北宫括说:“亲附别人而三心二意,没有比这更令人厌恶的了!怎么向国家交代?”北宫括认为说得在理,二人就去见诸侯的军队,劝说他们渡河,军队于是全部渡过泾水扎营。

    秦国人在泾水上游投毒,诸侯军中死的人很多。郑国公孙虿率军前进,诸侯的军队都跟随着他,到达棫林,秦国人却不肯屈服求和。

    晋国中行偃下令说:“鸡鸣时套车,填塞水井,铲平灶头,看着我马头方向前进!”这就是成语“马首是瞻”的源头。下军主帅栾黡说:“晋国发布的命令,从来没有这样的。我的马头想向东。”他于是擅自东撤,下军跟随着他,连下军辅佐魏绛也是一样。中行偃说:“我发布这样的命令确实是不对的,后悔也来不及了。多留下人马,只会增加被秦国俘虏的人数。”于是命令诸侯军队全部撤退。晋国人称这次行动为“迁延之役”,意思是行动拖拉导致毫无战果。

    栾鍼对范鞅说:“这次战役是为了报复在栎地的战败,发动了战役却没有战果,这是晋国的耻辱。我们家有两个人充任将帅,怎能不以为耻呢?”两人一起冲击秦军,结果栾鍼战死,范鞅脱身回国。栾黡对范匄说:“我弟弟不想去,是你儿子叫他去的。我弟弟死了,你儿子生还,这是你儿子杀死了我弟弟。你不把他赶走,我也打算杀死他。”范鞅只好逃往秦国。

    很显然,晋国六卿的团结是暂时的,矛盾是长久的。而晋悼公如果能够亲临前线,结局也许会有所不同。

    对比晋国的几次大战,不难发现:如果国君亲自指挥,大多取得胜利,如城濮之战殽之战和鄢陵之战;如果只有中军主帅指挥的,大多以失败或平手告终,例如邲之战,还有这次迁延之役。

    晋国长期设置三军,每军分别设置主帅和辅佐,因此共有六卿。按照惯例,中军主帅由执政担任,三军出动时拥有最高指挥权。在这种“三主三辅”又是“一主五辅”的指挥制度下,重大军事行动由集体讨论,最后由中军主帅确定。这样,既能发挥集体智慧,又保证了军令的统一。

    但是,无论主帅或者辅佐,形式上都是由国君任命,彼此并无隶属关系。而从名称来看,上军中军下军是并列关系,中军只是战斗力更强,其主帅和辅佐的地位更加显赫一些而已。因此,中军主帅能否有效掌控其它两军,很大程度取决于自身威望的高低。另外,辅佐有自己的直属部队,而各卿又带来自己的私族部队,这些都是问题。当然,如果国君能够御驾亲征,指挥上的难题自然迎刃而解。

    本次战役是秦桓公二十七年麻隧大战之后,秦晋两国之间的最大规模交战,实际上也是最后一次。晋国投入强大的兵力,又加上多国部队,却没有取得战果。秦国算是躲过了一劫,楚国也如释重负。战后,晋悼公没有追究任何人的责任,只是把新军撤销了,因为没有合适的主帅人选。看来,晋国的霸业就像一棵参天大树,上面枝繁叶茂,但底下的树根已经差不多被蛀空了。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檀文纬的小说秦汉帝国的兴亡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秦汉帝国的兴亡最新章节秦汉帝国的兴亡全文阅读秦汉帝国的兴亡5200秦汉帝国的兴亡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檀文纬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