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14 正确道路
秦穆公三十四年夏天,晋襄公在守丧满周年后,派人通告诸侯,然后攻打卫国,以讨伐该国此前没去朝见文公,以及派孔达侵袭郑国。 先且居和胥臣率领晋军占领戚地,俘获孙昭子。
卫国派人报告陈国。陈共公建议说:“再去攻打晋国,我来为两国调停。”卫国孔达于是率军攻打晋国。
楚成王想废黜商臣,改立王子职为太子。商臣听说此事,但无法证实,就告诉他的老师潘崇,询问如何证实此事。潘崇说:“你去宴请君王的妹妹江芈,却有意对她不尊敬。”商臣照办了。江芈发怒说:“呸,奴才!怪不得君王要杀死你,要改立王子职。”商臣把确认结果告诉自己的老师,老师问:“你能侍奉王子职吗?”商臣说不能。老师又问:“能逃亡出国吗?”商臣的回答相同。潘祟继续问:“能够做大事情吗?”学生这次给了肯定的回答。
十月,太子商臣率领太子宫中的甲士包围了成王。成王请求吃了熊掌后再死,商臣不允许,成王只好上吊。定谥号为“灵”,尸体的眼睛不肯闭上;改谥为“成”,才闭上。商臣即位,是为楚穆王。
次年春天,秦国孟明视率军攻打晋国,以报复殽山战役。二月,双方在彭衙交战,秦军大败。晋国人称这支秦军为“拜谢恩赐的军队”。
孟明视一败再败,秦穆公却继续任用他。他进一步修明国政,给人民以优厚的恩惠。晋国赵衰对各位大夫说:“秦**队要是再来的话,一定要避让它。由于心中畏惧而更加修养德行,这样的人是不能抵挡的。”
因为鲁文公没去朝见,晋国人向鲁国问罪。鲁文公只好去晋国。四月,晋国人让大夫阳处父与文公订立盟约,以羞辱对方。
为商议讨伐卫国的事情,六月,晋国司空士縠召集诸侯和鲁国公孙敖等,在垂陇结盟。陈共公为卫国向晋国求和,卫国拘捕孔达以讨好晋国。陈共公之前建议的“以打促和”怪招,看来有些作用。
冬天,晋国先且居宋国公子成陈国辕选郑国公子归生率军攻打秦国,占领汪地,到达彭衙后返回,以报复彭衙战役。
此前,戎王听说秦穆公贤明,就派由余去观察秦国。由余的祖先是晋国人,逃亡到戎地,他能说晋国方言。秦穆公向他展示宫室和积蓄的财宝。由余说:“这些宫室积蓄,如果是让鬼神营造的,就使鬼神劳累;如果是让百姓营造的,就使百姓受苦。”
缪公觉得他的话奇怪,就问:“中原各国借助诗书礼乐和法律处理政务,还不时地出现祸乱。现在戎族没有这些,用什么来治理国家,岂不很困难吗!”
由余笑着回答:“这些正是中原各国发生祸乱的根源所在。自上古圣人黄帝创制了礼乐法度,并亲自带头执行,只是实现了小治。到了后代,君主日益骄奢淫逸,依仗着法律制度的威严来监督臣下。臣下感到疲惫,就怨恨君主,要求实行仁义。上下互相怨恨,篡夺屠杀,甚至灭绝家族,都是由于礼乐法度这些东西。戎族却不是这样。君上怀着淳厚的仁德来对待臣下,臣下怀着忠信之心来侍奉君上,整个国家的政事就像一个人支配自己的身体一样,无须了解什么治理的方法,这才真正算是圣人治理国家。”
秦穆公退朝之后,就问内史王廖:“我听说邻国有圣人,这是敌对国家的忧患。现在由余有才能,这是寡人的祸害,我该怎么办呢?”王廖说:“戎王地处偏僻,不曾听过中原地区的音乐。国君不妨尝试送给他歌舞伎女,借以改变他的心志。并且为由余向戎王请求延期返回,以此来疏远他们君臣之间的关系。同时,留住由余不让他回去,以此来延误他回国的日期。戎王一定会感到奇怪,因而怀疑由余。他们君臣之间有了隔阂,就可以俘获他们。再说戎王喜欢上音乐,就一定没有心思处理国事了。”秦穆公同意了。
秦穆公与由余坐席相连而坐,互递杯盏一起吃喝,向由余询问戎地的地形和兵力,把情况了解得一清二楚,然后命令内史王廖送给戎王十六名歌妓。戎王接受,并且非常喜爱迷恋,整整一年不曾迁徙和更换草地,结果牛马死了一半。
这时候,秦国才放由余回国。由余多次向戎王进谏,戎王都不听,秦穆公又屡次派人秘密邀请由余,由余于是离开戎王,投降了秦国。秦穆公以宾客之礼相待,对他非常尊敬,又向他询问进攻戎族的策略。
秦穆公白忙了三十多年,现在才走上正确道路。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