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正文 ... 第6章

本章节来自于 黄帝内经健康长寿诀要 http://www.lishu123.com/12/12855/
    适寒暑、和喜怒、调刚柔

    (节选《黄帝内经·灵枢》本神第八)

    本章论述人的精、神、魂、魄、心、意、志、思、虑、智的产生、由来,以及和自然界的关系,从而明确养生之道,必须是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否则会损伤五脏,发生不同的病变。

    [内经诀要]

    黄帝问于岐伯曰:凡刺之法,必先本于神。血、脉、营、气、精、神,此五脏之所藏也,至其淫,离脏则精失,魂魄飞扬,志意恍乱,智虑去身者,何因而然乎?天之罪与?人之过乎?何谓德气生精、神、魂、魄、心、意、志、思、智、虑,请问其故?岐伯答曰: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 解 读 ]

    黄帝问岐伯:针刺治病的方法,必须先看病人的神气。人的血、脉、营、气、精、神均贮藏于五脏,到其损耗离脏,精气散失时,就魂魄飘荡,不能思虑,这是为何?是天遭之罪,还是人为之过?为什么说德气生精、神、魂、魄、心、意、志、思、智、虑?请问是怎么生的?岐伯答:天赋予人的是天之气,地赋予人的是地之气,上下之气交合,人才能生。所以,有天之气才有生成万物的灵气——精,精在人身有阴有阳,阴精阳精相互搏动就是“神”,随神往来的叫“魂”,随精出入的叫“魄”,能胜任处理事物的叫“心”,心有所想就是“意”,通过意而决定信念的叫“志”,对志的变化需要考虑的叫“思”,因思而深谋的叫“虑”,由于深思熟虑而产生对事物处理的想法叫“智”。有智的人,其养生必然是顺着四季气候的变化,知道适应寒热冷暖而生活,调和喜怒哀乐而安居,调节自身的阴阳刚柔而御邪,这样就不至被

    贼风邪气所侵而长寿。

    [内经诀要]

    是故怵惕思虑者则伤神,神伤则恐惧流淫而不止。因悲哀动中者,竭绝而失生。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愁忧者,气闭寒而不行。盛怒者,迷惑而不治。恐惧者,神荡惮而不收。

    恐惧而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骨痠痿厥,精时自下。是故五脏主藏精者也,不可伤,伤则失守而阴虚,阴虚则无气,无气则死矣。是故用针者,察观病人之态,以知精神魂魄之存亡得失之意,五者以伤,针不可以治之也。

    肝藏血,血舍魂,肝气虚则恐,实则怒。脾藏营,营舍意,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实则腹胀经溲不利。心藏脉,脉舍神,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肺藏气,气舍魄,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实则喘喝,胸盈仰息。肾藏精,精舍志,肾气虚则厥,实则胀,五脏不安。必审五脏之病形,以知其气之虚实,谨而调之也。

    [ 解 读 ]

    所以,惊恐思虑的人就伤神,伤神则会流淫不止。悲哀伤心的人,能使神气竭绝而丧生。喜乐过甚的人,神气过劳,外散而不得收藏。忧愁会使神气闭塞而不运行。大怒能使神气迷惑而不能治。胆小的人,神气会惊恐动荡而不收敛。

    恐惧日久不解就伤精,精伤则骨骼酸痛痿缩而发冷,精液不时下流。五脏是藏精的,所以不可伤,伤了就不能守精而造成阴虚,阴虚则不能化气,无气人就不能生存。所以,用针刺治病,须观察病人的形态,从而知道其精神魂魄的存亡得失之情况,若五脏之精气都受到损伤,针刺是治不了的。

    肝是藏血的,血为魂之舍,肝气虚则易恐惧,肝气实则易

    黄帝内经健康长寿诀要最新章节第6章地址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马名骥,吴霞,马楠的小说黄帝内经健康长寿诀要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黄帝内经健康长寿诀要最新章节黄帝内经健康长寿诀要全文阅读黄帝内经健康长寿诀要5200黄帝内经健康长寿诀要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马名骥,吴霞,马楠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