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岩认为:顺势是眼光,取势是目的,做势就是行动。这是他的用势绝学的精妙阐释。中国古代有一句成语说,\"与其待时,不如乘势\"。许多看起来难办的大事,胡雪岩居然都顺顺当当地办成了,就是因为他懂得用势的缘故。聪明的商人总能在关键时刻爆发求成的性格,睁大眼睛,紧盯商势变化,由此为自己的经商奠定成功基础。
1.要抓住机遇的眼光与手腕
看到别人看不到的机会,就是眼光;运用别人不能用的关系,就是手腕。胡雪岩从一个落魄书生王有龄身上看到挖第一桶金的希望,眼光独到;他能和纵横官场、黑道、商场、洋人游刃有余,手腕灵活。胡雪岩自己曾经说过:“做生意靠的就是眼光、手腕和精神力气。”这样的胡雪岩能够得到古今商人的一致推崇,当之无愧。
抓住机遇的眼光
抓住商机,就能带来滚滚财富;抓不住,财富就会从你身边悄悄溜走。——胡雪岩
胡雪岩将眼光、胆识和手腕运用到极致,他的事业就是他个人成功的体现。审时度势的一流眼光,使得胡雪岩在动荡不安的年代中找到发财的行当,并将经商和做人完美结合,人格魅力指数极高,大受各路人等支持。
胡雪岩早先只是经营钱庄、丝茶等生意,并未涉及军火。但他发现并抓住做这个生意的时间仅为三天。
古应春是胡雪岩生意上一个重要的人物。他一表人才,在那个年代就精通外语,不但为中国人和洋人之间的贸易做翻译,同时也为他们双方寻找买主和商机,从中赚取利润。在中国开办洋务之初,古应春这样的角色十分重要,是商场中每个人都想争取到的人物,他的作用就是两座山之间的桥梁。
胡雪岩当然也想通过他和洋人之间建立联系,在一次友人的介绍下与古应春同桌吃饭。席间,古应春一时忍不住就抱怨中国人互扯后腿,使得洋人坐收渔翁之利的一桩买卖。
他说,有一次他经手的一项军火买卖本来价钱已经谈定,谁知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自称是太平军军火的采购代理,表明愿意出更高的价钱买下这批军火。洋人一听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就当即毁约,将军火价钱提高一倍出售。
古应春长久穿梭于中国人和洋人的商务之间,对中国人之间自己的窝里斗十分厌烦。他原本只是随口抱怨而已,没想到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这简单的一番谈话激起了胡雪岩做军火生意的想法。
胡雪岩大定注意,立刻着手进行。后来的事实证明,他的这个生意来源果真为他带来丰厚的利润。
胡雪岩眼光之尖锐,行动之迅速,实为商界一代俊杰。做生意最需要的就是这份眼光,能够及时发现商机,不至于延误了做生意的大好时机。
抓住机遇的手腕
后来,胡雪岩生意不断壮大,他旗下的军火、钱庄、药店、生丝生意都有良好的口碑。对下人,他能够抓住他们的心,使得他们尽心尽力为自己做事;对朋友,他可以为了他们放弃利润,广博人心;对竞争对手,他不但不排挤,甚至还鼎力相助,以取共赢。这是一种智者的手腕,并非所有的手腕都是卑鄙的,做生意一样可以做得光明磊落,坦坦荡荡,受人敬重。
作为一个企业的领导人,要有对未来趋势准确判断的眼光,要有弹性处理政商关系与组织应变的聪明手腕。而这些都需要企业领导人在作出每一次决策时,有顽强的意志,不被虚假迷住双眼,不被强势钳住手脚。
商人的眼光永远要放的长远,只在乎眼前小利的人未来也只能短暂如斯。世界上任何事情的发展往往比人的意识要快得多,只有将眼光放远,才能将把握机遇的几率升至最高。
老实人可以是一个好人,但好人却未必是一个成功的商人。所以,一个成功的商人必然要拥有过
胡雪岩智慧经典全集最新章节第六章 商机之道——寻求机会,造势则不如乘势 (1)地址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