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正文 ... 上卷 第5章 达观平和 (1)

本章节来自于 左手曾国藩家书,右手哈佛家训 http://www.lishu123.com/12/12815/
    自古英雄多豁达

    自古圣贤豪杰、文人才士,其志事不同,而其豁达光明之胸大略相同。

    ——《曾氏家书》

    

    自古以来,英雄豪杰、文人才士,虽然各有各的志向,各有各的职责,但是他们在心胸豁达光明这一点上,大都相同。这是曾国藩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总结出的一条“英雄定律”,那就是拥有豁达的心胸。

    曾国藩的这种观点有一部分来自读书学史,他在家书中写道:“吾好读《庄子》,以其豁达足益人胸襟也。去年所讲生而美者,若知之,若不知之,若闻之,若不闻之一段,最为豁达。推之即舜禹之有天下而不与,亦同此襟怀也。”他喜欢读《庄子》,就是因为书中流露的博大胸怀对他很有益处。比如“一个天生美丽的人,对自己的相貌并不在意,好像知道又好像不知道,好像听到又好像没有听到”那一段,最为通达。推而广之,舜、禹掌管天下却又不妄加干涉,也是这样的豁达襟怀。

    曾国藩也有这种“若知之,若不知之,若闻之,若不闻之” 的经历。赫赫军功和良好名声对他而言,就好像美貌一样,处处受到人们的赞美,如何看待这些荣誉呢?“若知之”,心中接受大家的赞扬,以此增强自信心,来激励自己更加努力;“若不知之”,不为荣誉所累,心中也就没有什么压力,恬淡自在。对于身居高位的他而言,每天面对的人和事不计其数,如何应付?他选择了学习舜禹“有天下而不与”的态度,不妄加干涉,充分发挥手下的积极性,这样自己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干最重要的事。能够这样释然地看待权势和名誉,曾国藩的心胸也渐渐像他总结的历史英雄那样,豁达光明了。

    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人们最难以割舍的,莫过于荣誉、地位、金钱。而这些总归离不开一个“私”字,私心束缚了人的手脚,也缩小了人的心胸。走出了狭小的个人空间,自然会得到一份豁达的心胸。

    唐代著名的慧宗禅师酷爱兰花,有一次远游讲经,在临行前嘱咐弟子们,一定要看护好寺院里的数十盆兰花。弟子们深知禅师酷爱兰花,因此侍弄得非常周到。但天有不测风云,一天深夜狂风大作,暴雨如注,偏偏当晚弟子们一时疏忽,将兰花遗忘在户外。第二天清晨,弟子们望着眼前倾倒的花架和破碎的花盆后悔不迭。几天后,慧宗禅师云游回来,众弟子忐忑不安地上前迎候,准备领受责罚。慧宗禅师了解完事情的经过后,反而淡淡一笑。他宽慰弟子们说:“不要紧,当初,我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

    慧宗禅师虽然喜爱兰花,但也非常爱护弟子,因为花草而让弟子感到内疚,也让自己生气,岂不是因小失大?“我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正是这份通达的爱心使他明白生活的真谛。现实生活中,豁达还有另一层解释,那就是:“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的时候,一定会为你开一扇窗。”一代伟人邓小平就是这样一个豁达的人。

    1969年10月,顶着“党内第二号走资派”帽子的邓小平被下放到江西南昌市郊的新建县拖拉机修配厂进行劳动改造。这一年,邓小平已经65岁了。他仍以豁达乐观的心态与工人们打成一片,当车间主任陶端问他能不能干钳工活时,他高兴起来,马上说:“这个要得,锉刀活可以出出汗,我还可能多活十年。”经陶端安排,邓小平来到车间一个角落的新工作台前,拿起一把锉刀,熟练地干起来。站在一旁的陶端很惊奇,看着邓小平有板有眼地锉着,不由得夸奖他的手艺不错。邓小平只是笑了笑说:“我在法国勤工俭学时当过钳工。我是个老钳工哩。不过,现在我的眼睛没有那时好。”由于邓小平做得又快又好,竟一时出现了毛坯供应不上而停工待料的事情,这使工人们从心里感到敬佩。

    邓小平在中国政坛三起三落,历经磨难,家庭成员也屡遭不幸,正是乐观豁达的心态使他战胜了这一切。正如他的一句幽默的名言:“我一向乐观,天塌下来,我也不怕,因为有高个子顶着。”

    面对人生的得失起伏,豁达的人总能看到乐观的一面,正是这种精神,让他们越挫越勇,人生道路越走越宽。如果总是停留在自己的损失和

    左手曾国藩家书,右手哈佛家训最新章节上卷 第5章 达观平和 (1)地址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王艳明,杜慧的小说左手曾国藩家书,右手哈佛家训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左手曾国藩家书,右手哈佛家训最新章节左手曾国藩家书,右手哈佛家训全文阅读左手曾国藩家书,右手哈佛家训5200左手曾国藩家书,右手哈佛家训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王艳明,杜慧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