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正文 ... 上卷 第3章 徐图自强 (1)

本章节来自于 左手曾国藩家书,右手哈佛家训 http://www.lishu123.com/12/12815/
    己能立志,无于求人

    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

    若自己不立志,则虽日与尧舜禹汤同住,亦彼自彼,我自我矣,何与于我哉!

    ——《曾氏家书》

    青年时代是一个人立志进取的黄金时代,因此曾国藩抓住时机,叮嘱各位弟弟乘着大好年华立志猛进,作出一番事业。他认为,如果一个人能够立下伟大的志向,那么他就可以成为圣贤豪杰,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取决于志向的大小。

    曾国藩的一生,就是立志成才的最好写照。他曾赋诗明志:“树德追孔孟,拯时俪诸葛。”他立下不仅要像孔孟一样立德,而且要像诸葛亮一样建立功业的志向。

    在立德上,曾国藩处处以先贤的言行原则来要求自己。咸丰九年,在与太平军生死决战之机,他以中国几千年来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共33人为素材,做成《圣哲画像记》一文,并命儿子曾纪泽画出这33人的画像来,悬挂在房间里,作为每天端详、反思自省、终身效法的标准人物。官运亨通本该静享清福的时候,他也没有忘记自己的另一志向——建功立业。于是放着“部长级”的高官不当,跑到湖南老家训练湘勇。后来屡战屡败,终于平定了大乱,他也因战功实现了自己封侯拜相、“手提两京还天子”的远大志向。

    历史上立志成才的人物还有很多,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万斯同就是很好的一个例子。

    清朝著名学者、史学家万斯同小的时候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一次,万斯同由于贪玩,遭到了宾客们的批评。万斯同恼怒之下,掀翻了宾客们的桌子,被父亲关到了书屋里。万斯同开始很生气,后来从《茶经》中受到启发,渐渐发现是自己不对,于是开始用心读书。转眼一年多过去了,万斯同在书屋中读了很多书,父亲原谅了儿子,而万斯同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经过长期的勤学苦读,万斯同终于成为一位通晓历史遍览群书的著名学者,并参与了《二十四史》中的《明史》的编修工作。

    万斯同的故事告诉我们,远大的志向可以使一个顽皮的孩子成长为伟大的人物。那么,一个人究竟该以什么作为自己志向的标准呢?曾国藩振兴民族为己任,我们也应该有自己的壮志。当然,不一定每个人都能成为左右民族命运的人物,更多人是要在平凡的岗位上,配合那些英雄去实现远大的目标,这样也是精彩的人生,也是立志的一种。今天活跃在影视圈中的王宝强,就是一位凭借志向,从平凡走向精彩的人。

    8岁那年,王宝强“决定不能在村里待一辈子,一辈子种地没意义,一定要出去闯”。于是他怀着电影梦想去了少林寺,因为深受李连杰电影《少林寺》的影响,王宝强以为去了那里就可以拍电影。在少林寺当了6年的俗家弟子,除了练了一身“真功夫”之外,王宝强连“拍电影”都没有见过一次。这时,他才相信了寺里的和尚对他说的话:这里不是拍电影的地方。16岁的时候,王宝强决定去“能拍电影的地方”——北京。到了北京以后,他常常风餐露宿,蹲在摄影地周围等待上镜的机会。即使只是一个群众演员,他也百分之百地投入。终于,从“傻根”到“许三多”,他没有辜负自己的志向,走进了自己盼望的电影世界。

    回头看看自己这近十年来所走过的路,王宝强把自己比作《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在我看来,许三多就是一个靠精神活着的人——每个人都觉得这个人不可能成事,但他偏偏就是成事了。我觉得这个人物最大的价值就是:再怎么自我感觉渺小的人都能从他身上得到鼓舞——大家总比许三多强吧,连他都能成功,我们只要用心,凭什么不能成功呢?我跟许三多确实挺像的。当年我说自己要当演员,身边没一个人相信,不是不相信我的决心,而是不相信我有成为演员的可能。只有我相信,我每天都跟自己说:‘王宝强,你一定能成!’最后真的成了。”

    青少年朋友,只要你立下一个远大的目标,并矢志不渝的努力,总有一天会得到幸运之神的眷顾。

    箴言

    左手曾国藩家书,右手哈佛家训最新章节上卷 第3章 徐图自强 (1)地址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王艳明,杜慧的小说左手曾国藩家书,右手哈佛家训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左手曾国藩家书,右手哈佛家训最新章节左手曾国藩家书,右手哈佛家训全文阅读左手曾国藩家书,右手哈佛家训5200左手曾国藩家书,右手哈佛家训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王艳明,杜慧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