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要来的“大人物”是晋王杨广。
当然,“大人物”杨广的年龄并不大,此时只有虚岁21岁,大二、大三学生的年纪,但这并不影响他是真正的大人物,他既是皇子,更是本次统一战争的最高统帅。
既然是大人物,当然要有一定的排场。在杨广进入建康城之前,要有人替他打前站。打前站的人相当有份量,他是隋朝的第一名臣、此时任晋王元帅府长史的高颎。
打前站本来是个好差事,正常情况下都可以借此和跟在后面的大人物搞好关系,但高颎却非但没有因此搞好与杨广的关系,反而变差了。
这是因为高颎进入建康城后不久,便杀了一个人。这个人是一代美人张丽华。
高颎也许本来没有想过要杀张丽华,但杨广派来了一名使者,本意是要留下张丽华的性命,没想到却成了张丽华的催命鬼。
杨广此时正是情欲旺盛的年纪,对张丽华的美貌早有耳闻,如今前方攻下了建康城,虽然保守估计张丽华也要大他十岁,但仍免不了开始打起这美人的主意。
但转念一想,进入建康城的隋军为数已经不少,如果有人抢先把她霸占了,那岂不是超级不爽?更何况高颎这老同志可不会像自己一样怜香惜玉,万一一时兴起把她给杀了,岂不可惜?为保万无一失,还是对高老头有所交待为妙。
杨广随即派高德弘飞速赶到高颎那里,转达为自己留下张丽华这层意思。让高德弘做使者太有讲究了,高德弘是高颎的儿子,此时正在当杨广的机要秘书(元帅府记室)。派机要秘书,说明这事儿势在必行且应当保密;派来的人又是高颎的儿子,说明这事儿多少有些私人的意思,希望老高同志不要按正常程序办理,能留点儿私情最好不过。
可是高颎却不这样想。本来在他看来,建康城内该杀之人多如牛毛,一时半会儿还轮不到张丽华;况且高颎又不是名义上的统帅,还是不要轻易杀人为妙。
但杨广一旦有了这想法,高颎认为自己还必须得杀人了。张丽华貌美如花,擅于蛊惑人心,还有借机参与政事的爱好,如果让她跟了杨广,堂堂大隋的晋王岂不要毁在她的手里?甚至还有因此动摇我大隋根基的危险,这张丽华该杀。如果等到杨广进入建康城后再定夺如何处理,恐怕张丽华多半儿会被杨广保下来,所以必须趁早动手,而且越快越好,以免夜长梦多。
一代贵妃、绝世长发美女张丽华,在超级爱慕者时机、方式和对象均不合适的表达后,就这样被那个时代的忠臣、诤臣和君子高颎押解到连接玄武湖和秦淮河的青溪边斩首了,空留下几许唏嘘和莫名感慨。
杨广得知张丽华被杀的消息后顿时怒不可遏,但终于把这愤怒给遏制住了,只在心里咬牙切齿地说道,古人云,无德不报,高颎的这番“恩德”,我一定会加倍“回报”!
以上张丽华之死的故事版本广为流传,也在诸多正史中出现,更为世人所深信不疑,但也许并不可靠;下面这个版本虽然流传不广,也与世人心目中的杨广形象不符,但似乎更加可信。
晋王杨广派行事妥当无比的高颎打前站进入建康城,并下令高颎进城以后要立刻杀掉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杨广心里也许有所挂念的美女张丽华。
杨广给出的理由很简单,这是红颜祸水,南陈因她而亡,罪无可恕。但这是表面上的理由,其真正的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讨好老妈独孤皇后,进而讨好老爸杨坚。
作为一个女人,独孤皇后对美色有着不同寻常的憎恶,对于张丽华这种美丽动人、却又祸国殃民的后宫佳丽,自然是越早杀掉越好,杨广的这一举动甚得其心;而考虑到独孤皇后对杨坚的影响力,不难想像,这件事可为杨广在杨坚那里挣下不少分数。
更何况,与张丽华从未谋面的杨广,对她抱有无数美妙的幻想,倘若待杨广进入建康城之后再行决定如何处理,他实在没有把握能够抗拒这个传说中美艳无比的尤物的诱惑。而张丽华虽然美貌冠绝一世,但与杨广谋划之事相比,在杨广看来,简直不值一提。既然如此,张丽华必须得死,于是,杨广下令,高颎入城之后立刻在青溪边将张丽华斩首。
这个版本一定更加可信,至于原因,我们留待以后细说。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