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正文 ... 第三十三章 中原平乱(二)

本章节来自于 江山狂乱 http://www.lishu123.com/10/10902/
    正待再派人赴魏州,我却见到了乐彦祯之子乐从训的使者。那使者不是来送粮的,而是求援来了。我素知乐彦祯父子在军中有些恣意妄为,没甚章法。中和四年宰相王铎车驾路过魏州,他父子贪图王铎偌多家当,竟把车驾马队给劫了,王铎也在魏州横死,而乐彦祯竟上奏说是匪盗所为,朝廷也没法追究。没想到他父子还是惹祸上身了。二月里其手下发动兵变,囚禁了乐彦祯,已是相州刺史的乐从训便领兵救父。时魏州城内的魏博军已推举裨将罗弘信为魏博留后,这罗弘信也着实有两下子,竟把乐从训的三万军歼灭大半,余众给打退到滑州北的内黄围了起来。这些军中内乱倒没什么,关健是那使者言道,魏博军内乱囚禁乐彦祯时,雷邺已到魏州,混乱中雷邺被杀,万两白银也被那些搞兵变的魏博军占有。

    本来魏博军内乱,我身为中原都统,出兵平乱也在份内,只是这帮鸟兵竟杀我的人抢我的钱,真是活腻了!

    那使者说完事情经过,又求道,

    我家军使盼太尉援手主持公道!

    不错,当然要去,主持公道是虚,教训这帮不知天高地厚的魏博兵才是真!

    秦宗权还是要打,当下兵分两路,着都押牙李唐宾领三万兵南下蔡州,朱珍领两万兵北经滑州渡黄河去救援乐从训。这两处相对来说,我还是比较担心魏博军骠悍难以对付,遂也北上滑州驻守督战。

    半个月后,传来了捷报,朱珍大军连下黎阳、临河、李固三镇,魏博军不能敌,一路溃逃,马上就要打到内黄。但听说乐从训已不在内黄,已退守至洹水城。

    这边还没算完,我在滑州坐镇时,又被张全义的使者找上门来。原来洛阳张全义与河阳李罕之又打起来了。

    张全义与李罕之最初都是黄巢旧部,张全义读过书,还在长安做过黄巢的吏部尚书兼水运使,比那时的我要风光得多,黄巢败走长安时他投奔了诸葛爽,诸葛爽也待他不错,表请他为泽州刺史。

    而李罕之为人勇猛善斗,在黄巢由岭南转攻中原时投奔了高骈,做了光州刺史,后来光州被秦宗权攻破,他便去投奔了诸葛爽。有实力的猛人在哪都行,诸葛爽又让他做了怀州刺史。而且听说在中和四年,李克用自上源驿逃命时路过怀州,这李罕之是热情招待李克用的,所以他与李克用的关系很不错。

    后来诸葛爽死后,李罕之与张全义以及刘经合力推举诸葛仲方为帅,其时诸葛仲方少不更事,军内由刘经只手遮天。后来李张二人又合力闹兵变企图把专权的刘经拉下来,但没成功。及至秦宗权攻破河阳,刘经护送诸葛仲方逃到汴州。李张二人则各守本州据城不出。

    经汴州大战后,秦宗权精锐尽失,河南道西南诸州的贼将都弃城而去,唯有孙儒的队伍还赖在洛阳河阳。李罕之和张全义这对屡次合作的兄弟再次团结起来进兵洛阳河阳,并求援于李克用,而李克用见有仗打就过来了。孙儒毕竟还是忌惮李克用,也不迎敌,把洛阳一把火烧了个干净走人。于是洛阳归了张全义,河阳归了李罕之,李克用捡了个现成的泽州。李克用又表请李罕之为河阳节使,张全义为河南尹兼洛阳留后。李张二人遂分据黄河南北。他们出身以历相似,又共事多年,听说还刻臂为盟,怎么闹到这种地步,张全义被李罕之打的都要求救于我了?

    来使风尘满面,坐定多时还气喘吁吁,好像情势很紧急。我问道,

    张使君自入洛阳后,洛阳农事颇有起色,日前朱某身负剿贼大任,所需后备军粮也多赖张使君支援。不知为了何事,与河阳军使争执?

    来使一听,便大倒苦水:

    太尉最知我家使君,初入洛阳时,那东都哪里还有个当年的样子?要人没人,要房没房,荒城一座,庄稼没有几块像样的地。全凭着使君屯将招民,宽宥刑罚,披荆斩棘躬身亲耕,才有现在略复旧貌。

    我点点头,来使说的没错,洛阳被毁后跟当初的汴州差不多,每年每季我都责令各刺史严抓农事,招募劳动力,才有现在的丰足之景。张全义也是个很能干的,在短短不到一年时间里,就能做到产粮自足,还送过我两次我军粮,我也知道他想藉此结盟于我。虽然粮不多,可已经很不错了,现如今结盟总比树敌好。

    那来使继续道,

    然而那河阳军使自家没甚家当,也从不思量耕种自收,更别说理政,却自恃与我家使君有旧日同敌之情,屡次过河索要钱粮。使君宽厚,每次都命县吏尽量如数奉送,有几次确实库紧,没能给足他,他倒把县吏押过河去拷打。使君念及袍泽之谊,不与他计较,还是尽量供给他。这也罢了,他还在背后蔑我家使君“不过一农夫耳”!是可忍孰不可忍!又河阳屡侵河中王军使,王军使不堪其扰,便与我家使君送了密信,要协力图河阳。

    他说的河中王军使,是王重荣之兄王重盈。时王重荣在去年被部将常行儒干掉,王重荣其人,苛待辱骂部下是家常便饭,遇到常行儒这样偏不吃这一口的,死在这上头也不足为奇。后来军中推其兄王重盈为河中节使。

    张使君何时起兵河阳的?我问道。

    年后二月里,趁河阳兵发晋州之时,夜里突袭,河阳三城尽获。只是让李罕之只身逃了,恰李克用在泽州,他便去了泽州。不知他在泽州怎样煽动李克用,这月初,李克用竟大举其兵来夺河阳。敌兵强悍,张使君在孟州只得踞城自守。已被围了十几天,城中粮绝,使君送到洛阳的急信说已撑不下去了,全军以木屑为食,只叫末将来求太尉,说太尉现居中原诸镇都统,必可救之。万望太尉出奇兵拔救我家使君!

    闻听来使之言,我不禁思量起来。一波未平又起一波,而且这波又跟李克用犯到一起,况且我现在正两处用兵,若再从汴州调兵,只恐东邻来犯。往往几面出兵没甚好下场,而且那李克用不是随随便便能对付的。可那张全义不救说不过去,若能救得他,倒是可以把他这个既能打仗又能建城的人才笼到我手下。

    那来使满脸乞求之色等着我说话,我只得道,

    你既来滑州见我,必知我现在正两处用兵,你先到驿馆歇息,待我招汴州滑州诸将商议,调度兵力,再与你答复吧。

    来使以为我是推脱之辞,又道,

    请太尉千万要救得张使君!张使君言道,若得救来日必听遣于太尉,为表诚心,已命末将把使君公子带来滑州,侍奉太尉!

    什么?张使君的公子?

    来使起身至门外,却遇着侍卫急匆匆进来,递给我一封魏博战报。我展开来看,是朱珍亲笔,写道乐从训在洹水城中被斩杀,其父也在魏州被手下摘了脑袋。而罗弘信已向朱珍表示不欲再战,已将万两白银归还到朱珍处,另奉送了金银粮食马匹若干,以请杀雷邺之罪。

    这份战报来的太及时了,乐氏父子既死,罗弘信又肯服软,那我就先放魏博军一马,好抽出兵力来去河阳。以后罗弘信要是不老实再收拾他。才要吩咐侍卫,那洛阳来使已经引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进来了,那少年见了我纳头便拜,口称,

    张继祚愿侍奉太尉,只求太尉拔救吾父,来日定报太尉大恩!

    这少年有着与年龄不相衬的老练稳重,他父亲送他来做人质,看上去他也没有半点怨言,反而只在求我。

    闻言我忙道,

    张郞请起!令尊之困,朱某岂有不救之理?

    我立即吩付侍卫,着人给朱都使传令,全军撤回滑州!

    我又对那来使道,

    张使君这又是何必?既然来了,我就派人送你等就往汴州安顿下,待河阳之围解,再回洛阳。我这边即刻调兵赶赴河阳!

    对付李克用派去的李存孝几个人,须用几个有悍勇而不失稳重的大将去。就让随朱珍去魏博的都将丁会和牛存节一路,还有在汴州守城的葛从周和张存敬一路,两路大军合兵万余在滑州集合。强敌在前,张全义又必须救出来,我就不得不嘱咐这几员将领:

    诸位俱是我宣武军精锐,虽说也不惧打一场硬仗,而李克用之军凶悍,张全义又必须救,各位还是发挥宣武军优长,互相配合,速战速决出其不意为上。

    几人闻言,俱道,

    太尉放心,我等明白其中利害。不解河阳之围不还汴州!

    送走了开拔河阳的大军,我同朱珍带着那些罗弘信送的东西也回到了汴州。

    魏博之战大捷,军中犒师,诸将都说这罗弘信虽没甚靠山,养马裨将出身,如今能统领魏博军又如此识时务,可见还不一般。我听罢心中也深以为然,只是不知这罗弘信现在懂得示弱,以后能不能听话。

    众人散去,唯有敬翔独自上前进言道,

    罗弘信既不与太尉为敌,太尉省了兵力结个北邻盟友再好不过。但是罗弘信这般出身,现在又只是个自荐自推的头领,地位也着实不稳,怎配与太尉为盟?太尉若为长久计,不如……

    向朝廷表荐他?可听说他已有上表自请为留后。我接着道。

    敬翔道,他只不过是自请为留后,若太尉一举表荐他为节使,他可就是太尉提拔之人,整个魏博军还不听命于太尉?

    敬翔这是保全之策,罗弘信若为魏博节使,既笼络他本人,中原又多了一个听我话的藩镇,目前来看,罗弘信的表现比乐氏父子又强许多。当下我笑道,

    甚好,马上给他写信,再向朝廷奏请他为魏博节使。

    不几日,罗弘信的节使诏封下来了,去往河阳的大军也发回了战报。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旨酒斯醇的小说江山狂乱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江山狂乱最新章节江山狂乱全文阅读江山狂乱5200江山狂乱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旨酒斯醇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