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正文 ... 118、醉闹秧歌

本章节来自于 边境插队手记 http://www.lishu123.com/10/10504/
    年初二的晚上,是我们下乡后由知青点办的最大一次宴会。

    所有请知青到家里过初一的老乡都被我们请来参加晚宴。隔壁三队的知青点没人张罗过年,干脆也一起被我们请来凑热闹,反正请三十个是请,请五十个也是请。

    人太多,宴会放在了大队部会议室,这儿离知青点食堂很近。

    所有知青一起忙乎起来,刘金鹏在会议室的黑板报上画了一幅红梅映雪图,再写上四个大字:“欢度春节”;蔡景行有点小想法,在黑板的两旁写上了对联:“每逢佳节倍思亲,乡亲知青心相映”。

    酒过三巡,气氛热烈了起来,有人唱起了歌。

    我不会唱歌,在大家啦啦声中,念了一首打油诗:“北上路八千,插队已五年,难得乡亲多呵护,从此同舟向前。”

    知青拉老乡来对诗,杜义田算是个文化人,初一那天我在他家喝酒,喝得挺高兴。他笑嘻嘻爽快地站起来:“桌上酒菜分外香,知青寄情意味长,团结奋战七五年,要叫粮食上大纲。”

    老乡又大叫:“全体知青来一个!”那意思是叫我们唱歌。

    “我来指挥!”王雄涛激动地站到了凳子上,扬起手臂,知青合唱的歌声荡漾着,传染了每一个人。

    宴会进入**,酒拼得更厉害了。

    为了今天的菜,已经忙了一个通宵再加一个白天的云龙,把最后的菜端上来后,也醉了。

    原来这小子竟然边掌勺边喝着酒,他穿着大围裙,此时只会咧着嘴笑:“这个宴会热闹,有味道,让人乐不思蜀,不想家了。”

    不知他是在夸宴会把老乡都请来了,还是在夸他自己的烹调手艺。

    再好的宴席也有散的时候,在门口,老乡拉着知青的手,还在叙情。

    雪地里,扭秧歌的队伍已经从四乡八邻赶来。

    王雄涛听见秧歌队吹响的锁呐声,看到雪地里走来打着灯笼的长龙,来劲了,从秧歌队里拽过一只灯笼,硬拉住我一起扭。

    他有点醉了。

    大庆招工没去成,他想醉,而他真的就醉了。

    他没有踩着秧歌的锁呐节奏,自顾自地扭着,还死命地抓住我:“快扭呀,你看,农村太有味道了,真开心呀!”

    他摔倒了,滚了一身雪,爬起来继续扭。

    刘金鹏要拉他回去,他推开,对我说:“我们两个永远在一起,扭起来呀!”

    我理解他因为一连串的不顺需要发泄。我对他说:“你不要倒下去!”他说:“我靠着你,我没有倒下去!”

    我随着他也一起扭了起来。

    东北过年历来就有扭秧歌的传统,但我从来没加入过。在黑

    河师范时,记得学校有一次组织同学去街里扭秧歌,一早大家就忙开了:折树枝、剪纸、扎灯……我先扎了一个圆灯笼,不行,太一般,扔了;又用五根树枝扎了一个长着红缨穗、半腰上挂着四只大耳朵、很长很长的灯笼,这才觉得有点意思。

    晚上,在人们一阵哗笑中,我拿着它走进秧歌队。

    边境插队手记最新章节118、醉闹秧歌地址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七里夫子的小说边境插队手记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边境插队手记最新章节边境插队手记全文阅读边境插队手记5200边境插队手记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七里夫子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