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正文 ... 57、江中弄潮

本章节来自于 边境插队手记 http://www.lishu123.com/10/10504/
    自那天下班时滴了几点雨,老天已经一个多月不见云彩,地都干得裂开了。

    我们用双肩把黑龙江里的水挑上来,倒在沙土地上。只见冒出一股气体,土就干了。

    如此抗旱不是办法,但不抗旱更不是办法。

    生产队的地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在古城西,是黑土地;一部分在古城北的黑龙江边,是沙土地。

    沙土地易旱,因此,抗旱就在黑龙江边。

    我喜欢去北面沿江的地干活。

    中午下班,我把衣服和工具托知青带回去,自己跳入黑龙江。

    南风阵阵吹来,黑龙江水起浪,拍打着我的肩头和脸。炎热的夏天,连风也是热呼呼的,只有黑龙江水,还是那么清凉,我一头扎进水里钻了一个猛子。

    记得少年时,我喜欢去黄浦江里游泳,几百米的江面,游过去再游回来。有时还到外白渡桥上,让同伴看到没有船来时,就站在桥的护栏上,高高地“插蜡烛”跳下去。有一次,被水上监察抓到,让我站在被太阳晒得滚烫的甲板上,烫得我两脚来回不停地交替。

    后来,我参加了上海市少年长泳集训,在水上监察的保护下,去黄浦江里游过一万二千米。

    东北人会游泳的不多,去年夏天,有一次狂风把江水刮开了花,一个巨浪连着一个巨浪,我迎着狂风跳入江中,把几个在江边捞柴禾的老乡吓坏了。

    我像在摇篮里一样,在水面上飘荡起来。一个浪头带着啸声扑来,我的手顺势往下一拍,头一拱,就被水抬起了一米多高,四周的水都伏在我的脚下。

    浪头过去,一下子我又跌下浪底,四周如同高山压顶,都是铺天盖地的水,我吸口气,闷头一扎,就把涌来的一排浪抛到了身后。

    江边岸上,断断续续地传来老乡阵阵惊叹和尖叫声。

    我喜欢水,我也懂得水,我能巧妙地冲过忽高忽低的浪,一起一伏,很自在很自然,像一只小鸟,出没在浪花里,飞翔在浪尖上。

    像这样顺着江从抗旱工地到知青点,才七里水路,三四千米,对我来说,算不了什么。

    而且黑龙江里水的流速很快,一蹬腿,就有五六米远。游累了,我就仰面躺在水面上,舒服地望着蓝天。

    等我游到清真寺下的码头,上岸到知青点时,那帮乘马车的知青也刚刚才到。

    晚上,在公社政治文化室与边防军搞联欢演出,我们生产队

    的知青表演赢得了全场的掌声。

    节目中最特出的是高朗和秦燕的男女声二重唱,还有就是我编写的朗诵剧《忆张勇》。

    张勇,是一位在内蒙插队的天津女知青,为保护集体的羊群而牺牲。

    为排这个剧,一个多月来,知青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的觉。

    谢幕时,台下的老乡大声叫好,这让知青感到十分欣慰。

    文艺小分队是在今年五月成立的,在今年“七一”党的生日时已经演出过。

    像什么舞蹈《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舞蹈《时刻准备打》。

    边境插队手记最新章节57、江中弄潮地址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七里夫子的小说边境插队手记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边境插队手记最新章节边境插队手记全文阅读边境插队手记5200边境插队手记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七里夫子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