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正文 ... 56、前途在哪

本章节来自于 边境插队手记 http://www.lishu123.com/10/10504/
    自从拿下水稻地后,我成了大田劳动的带工人。

    夏锄铲趟时,生产队所有劳力分成三组,组长都是上海知青,我是第一组组长。

    其实带工人就是干在前头,歇在后头的活儿,操作简单,比知青排长的工作好干多了。

    又一天活儿干完了,两条车轮印子像我们铺在草地上的布条,从泥土小路上飘进了北树林。

    我们随着马脖上“叮铃当锒”的响声,摇晃在树林清香的松脂味里。

    下工了,知青笑着唱着,年轻老板用有力的吆喝声鞭打着马儿快跑。我盘腿坐在车上,望着一晃而过的青松以及远处树间隐约闪现的黑龙江。

    昨晚评议五好社员时,大队副主任对仲志红想回上海参军一事进行了批评,说她不安心农村,怕苦,等等。

    我有一些不同的看法:首先她想参军并没有什么错,其次是她在知青中表现不错,不管她心里想干什么,她现在的表现是可以评上五好社员的。

    尽管社员最后通过把她评好五好社员,但困惑却留了下来:知青的前途到底在哪里?

    最近知青点情绪不稳,想的最多的就是:一二年、三四年以后,我们五十多人将是怎样的去向呢?

    有一多半知青肯定地说,自己将会离开这里。其中除了部分知青幻想能读大学外,其余的都在心底嘀咕:这一辈子还能回上海吗?

    马车出了北树林,上了往古城方向去的沙石公路。

    天像翻了脸一样,一下子变得黑沉沉的,乌云迅速地压了上来。

    突然一道闪电,把我从深思中惊醒,抬头遥看南天,风雨即来,带来一阵潮湿味。

    远处江水的波浪像鱼鳞般微微摆动。堤岸上一片翠绿,青青的草地散发着白天的温度,西边的太阳余辉,正渐渐地被黑云收拢。

    几年来,全国上千万青年奔赴农村,其中更有68、69两届,干脆实行“一片红”,他们集体从城市消失,全部下放到了外省农村。

    这仅仅是一个过程还是最终的结果?

    中国除了农村其它单位都不要年轻人了?

    中央和**对“一片红”这些知青以后还会有什么另外的安排?

    70届分配方案打破了很多已经下乡知青的幻想。

    它宣布结束“一片红”,开始分硬档(家中有兄姐下乡的)、软档(家中没兄姐下乡的)实行“四个面向”。这同当初“一片红”动员我们下乡的革命口号“接受再教育”、“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相比,显得很不一样。

    这让很多知青对下乡产生动摇,对前途产生忧虑,开始质疑“一片红”的产生,实际上是国家在安排城市青年就业时发生了困难,只不过知青不知情罢了。

    有人感叹命运不好,为何不早生几年或晚生几年?

    马车载着我们进入古城。一个闪电接一个闪电,没有雷声、没有雨点……

    蔚蓝的天空被乌云遮着,只露出那么一小块,西落的太阳硬从那一块蓝天里喷出她的余辉。

    边境插队手记最新章节56、前途在哪地址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七里夫子的小说边境插队手记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边境插队手记最新章节边境插队手记全文阅读边境插队手记5200边境插队手记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七里夫子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