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正文 ... 3、车站送行

本章节来自于 边境插队手记 http://www.lishu123.com/10/10504/
    3、车站送行

    人们常说:离别最愁。

    但1970年4月4日中午,上海彭浦火车站,却是一个渲泻不同情绪的大拼盆。

    有的举着标语高呼口号,因踏上“北大荒列车”而满脸亢奋;

    有的依着父母哭哭啼啼,因离别亲人而两颊沾泪。

    我站在那里,不知怎么想起了一首儿歌:“我有一个理想,一个美好的理想,等我长大了,要把农民当,要把农民当。”

    我们这代人是唱着这首歌读完小学的,然后碰到了“文化大革命”,稀里糊涂就近上中学,也没读什么书,却被命名为“知识青年”。

    彭浦火车站,原是货运车站,因上海这两年要送到外地的学生实在太多,就临时辟成知青下乡专用车站。

    离出发的时间越来越近,人声鼎沸。

    父亲却平静地站在我身边,轻轻地说:“我们家来自于农民,现在又回归农民了。”

    我没听懂父亲这句话的意思,只是隐隐感到父亲心中别样的滋味。

    但这句话一下子将我和农民拉上了某种血缘关系,尽管要去的是黑龙江那个边境得不能再边境的地方,但不就是些种庄稼、养猪羊的农活吗?我祖上本来就是农民呀。

    想到此,我心中坦然,既没有战天斗地的万丈豪情,也没有离乡背井的伤感悲愁。

    只是

    心头有一种难过:再也不能在深夜陪着父母,替他们抄写应付造反派所要的“检查”了。

    一声铃响,这列加长的火车,满载着一千多名69届初中生启动了。

    送行的亲人发疯似地追赶缓缓启动的火车。哭声,压抑着;泪水,却无法止住。

    前来送行的老师叫起了口号:到农村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并手挥红宝书向昔日的学生晃动。这是当时最流行的做法,然而毕竟遮不住车站上伤感的气氛。

    火车毫不留情地把悲伤的人群抛在身后,车厢里一片寂静。

    春芳满脸泪水地呆坐着。她是家中的老大,想起再也不能照顾病中的父亲和帮助操劳的母亲,心里十分难受。

    对面坐着的云龙冲她嚷道:“哭鼻子啦,下一站下车找你的妈去吧!”

    春芳没理他。

    坐在一旁的国明觉得有点尴尬,尽管刚才也湿了眼眶,却强打着精神说:“我们应该高兴!我们终于乘上了去祖国边境的列车!”

    满车厢为他响起了掌声。

    国明,是70届学生,看到69届上山下乡那么热闹,一时高兴,也报了名。老师正为如何动员学生“一片红”下乡而犯愁,于是极力鼓励他,而主管上级竟然就真的批准了他,还但任了副排长。

    火车驶出市区,刚刚还好好的天,阴了下来。

    边境插队手记最新章节3、车站送行地址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七里夫子的小说边境插队手记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边境插队手记最新章节边境插队手记全文阅读边境插队手记5200边境插队手记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七里夫子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