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正文 ... 2、杂牌军

本章节来自于 边境插队手记 http://www.lishu123.com/10/10504/
    2、“杂牌军”

    我想打退堂鼓了。

    在我报名去黑龙江之前,已经有同学组织了“赴黑战斗队”,并成了区里上山下乡的“典型”。

    报名后,我被通知参加“赴黑”的全体会议。会上,要推荐一个人代表大家发言,有人提名我。

    但有人叫:“不能让新来的人代表我们!”

    都要四脚朝天当农民了,谁还想着代表谁?

    我冷笑着看着他们,不由得后悔与他们为伍。

    中学要好的同学要么选择去了南方农村,要么选择去了军垦兵团,我觉得自己很无奈。

    看到我闷闷不乐,父亲乐了:“什么时候你和反对你的人成为朋友了,那你就成熟了。”

    在那个干什么都讲派性的年头,父亲却要我孤独一人去和各有派别的人交友,这能行吗?

    在父亲的坚持下,我没打退堂鼓,尽管很不乐观,却想试试。

    “赴黑”同学临走前不停地召开会议。

    我不得不出席这些会议,在人群中我孤独,但我要表示出无所谓;四周投来的目光冷淡,但我要报之以平和……

    我有自己的秘密:在我打理的小帆布箱里,有四本特别的书。

    两本是手抄书。临出发前,我向别人借来王力的《诗词格律》和少儿读本《古代诗歌三百首》,夜以继日地认真抄完,又把原书还了回去。

    还有两本是字典。一本是文革开始时,在小学走廊里检到的《新华字典》,父母被“隔离”时,我空闲时就把这本字典当小说读,在字典附页的历史年表上,我还旁注

    了自西周春秋来帝王的大事记。

    一本是《康熙字典》,这是母亲14岁离家参加革命时,从当私塾先生的养父那里拿走的唯一一件物品。我带走它,是因为用它可以来查找古音韵。

    我想今后唯一能做的,是用我的笔,记录下插队的生活,争取当一个农民作家,这就是我心中的秘密。

    最后的消息下来了,“赴黑”的50多人分成两个“知青排”,去两个生产队。插队的地点是:黑龙江省爱辉县江边一个大队的第一、第二生产队。

    这是意料之中的:一个边境得不能再边境的地方。

    但完全出乎我意料的是,学校工宣队队长找我谈话,要我做第一生产队的“知青排长”。

    我说这不行,理由是我报名晚对同学不熟。

    队长坚持要我做,理由是我比较成熟。

    成熟?就因为我对孤独的无所谓和对冷淡的平和吗?

    其实,我之所以无所谓与平和,是因为我对自己与这支队伍是否能够融合的失望,而把自己定位成一个独行者,决定只求洁身自好;是因为我对“一片红”的无奈,而把自己定位成一个旁观者,决定用笔记录下乡的农村生活。

    可是,我无法向人解释不做“知青排长”的真正理由。

    &nbs

    边境插队手记最新章节2、杂牌军地址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七里夫子的小说边境插队手记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边境插队手记最新章节边境插队手记全文阅读边境插队手记5200边境插队手记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七里夫子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