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正文 ... 第十七章 边军来人

本章节来自于 大明悲歌 http://www.lishu123.com/10/10116/
    更新时间:2013-09-18

    一切尽如预料,李贺兰到了石首团山,果然如愿地从王之诰手中获得信札,然后他又带随从策马到了江陵张府。

    管家通禀之后,他被迎进了怡晴别院,看到了奇怪的一幕——姨娘王氏正抱着小重润,在为一名冲龄小儿讲授戚帅的著作《练兵实纪》。

    见李贺兰到来,王氏脸带露出见到亲人的浅笑说:“未始道大郎已长得这般英武,家人一向可好?”

    李贺兰深施了一礼,做忧心状,将两封信札呈出,叶挽自然站着,侍立在王氏身侧静看来人。

    王氏展信一看,得知乳母病重思念,顿时心如刀绞。父帅当年戎马倥偬,母亲顾家操劳,都是乳母陪着她、宠着她,给了她家庭的温暖。她对乳母的感情是很深的,如今乳母病危在即,希望临走前见她一面,就算是万水千山、长途跋涉,也是要去的呀。

    王氏果是果毅爽朗的将门女子,吩咐叶挽代为接待李贺兰,自己则抱着小重润,匆匆出院门去找张简修,好决定火速赶赴长安之事。王之诰在陕甘总督任上时,曾在长安县为府中几位老人置办产业,乳母便在彼处养老。

    王氏匆匆离开,留下叶挽与李贺兰两眼相对。叶挽先请李贺兰看座,然后很从容地叫婢女奉茶。李贺兰很欣赏叶挽的举止,心想不愧是高官家庭出来的,小小年纪便能应对从容。

    叶挽似乎无心地问道:“听双婶说将军来自宁夏镇,不知朔方景致如何?”

    李贺兰笑答:“天蓝云白,野草蓠蓠,骏马嘶风,绛色红婴乱舞,硬弓羽箭搭起,不见狡兔苍鹰,唯有胡刀铁器、毡踪寇影。哈哈哈,小公子欲来否?”

    张家的孩子泡在蜜水里长大,怎识得边塞之苦?

    李贺兰虽然欣赏叶挽的大方得体,但对他绝无崇敬感,特别是当他想到眼前的孩子马上就要轮为破落子弟,或多或少还有一丝兴灾乐祸。

    叶挽微笑答道:“家祖父曾做《塞下曲》,写有:九月西风寒草残,胡沙黯黯点征鞍。一声羌笛吹关柳,万卒雕戈拥贺兰。重辉拜读之时,对朔方边军生活充满向往,甚想成人后效法李将军,从容伐胡贺兰山!”

    张家人是混朝里的,在软刀子阴人和被人阴;而这李贺兰混边塞的,拼的是硬刀子。未来北胡入寇、烽烟四起,还是军兵武力说了算,故而叶挽并不以李贺兰的些微轻狂为悖。

    叶挽说得恳切,李贺兰大为感动。他能感觉得到这位贵公子并非言不由衷,盖因其入户之时,很惊讶地看到这名七龄幼童正在研读《纪兵实纪》。这部兵书可是蓟镇总兵戚继光所著,那是可是位在边塞统军的著名将领。

    李贺兰没想到这个稚龄娇儿也有“从容伐胡”之志,肃然道:“届时贺兰若仍未马革裹尸,愿与小公子并肩作战。”

    叶挽的情绪倒没有什么激动,继续平静地点点头问道:“李将军,闻说贺兰山贺兰口、苏峪口、三关口、拜寺口险要,见守于宁夏卫,却不知各处通行驻有多少兵马,如何据险防御‘套寇’?”

    李贺兰听了眼皮一跳,这名小孩见识不短,竟像对朔方甚为熟悉一般。急忙集中精神,认真回答。

    “苏峪口为明军关隘,关口处建有城墙,及烽火台,与平川地带屯堡两两呼应,引以为天险,其他书友正在看:。当前宁夏有一卫之兵,每关口设一游击、每屯堡设一守备、每屯寨设一哨、每烽火台设一小旗。老首辅在生时对边军给养重视,当前边关防守倒也坚实。”

    “敢问将军,由宁夏镇至三关口,马军斥侯、一哨马骑,奔行各需多少时辰?”

    &

    大明悲歌最新章节第十七章 边军来人地址

    ()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青翼蝠王的小说大明悲歌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大明悲歌最新章节大明悲歌全文阅读大明悲歌5200大明悲歌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青翼蝠王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