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正文 ... 第十六章 贺兰传说

本章节来自于 大明悲歌 http://www.lishu123.com/10/10116/
    更新时间:2013-09-18

    在风云激荡中,朝野对同张居正有关联的人与事都留了一份心思,但大学士府还未到门如罗雀的地步,毕竟十余年积累下来的人脉,岂是泛泛。

    比如现在贺兰山脚下就有边军将领忧心着张府,从苏峪口策马狂奔,急要回营接见一个人,他的身上带着有关江陵大学士府的信息。

    这里古称朔方,乃是秦将蒙恬北击匈奴、汉将霍去病漠北熬战的地方,能镇守贺兰山一隅的将领都不是泛泛之辈。

    贺兰山,其实是一座连绵的石头山,山南是黄河河套平原,遍布大明朔方边军的屯寨屯堡;山北是阿拉善平原,遍布蒙古鞑靼部的敖包旌旗。

    一边是农耕文明,一边是游牧文明。千年之间两边无数的铁器在此撞击,无数生命在此慨慷悲歌,战火与烽烟频频燃起,贺兰山,它印证着无数历史的血迹与生命的苍凉!

    此山阻隔着彼时亚欧最强悍的两支军事力量,在大明边境战役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为让大家明白贺兰山在军事史上的特殊地位,体会边军将领的铁血与豪迈,有必要请青翼带我们认识一下这座雄浑不凋的浩翰山脉。

    “介绍贺兰山,没有问题,不过要按我的方式来。”

    青翼清清嗓子道:“山南、山北各出一名百姓,上台咏唱一下贺兰山。贺兰山之南的百姓谁愿意来?请举手!”

    某大学生穿越者高高举起了手,这帮学生呀,思想很积极、讲话很愤青,不过还是比较爱国的,且听他怎么讲。

    大学生被请上台后说道:“主持人好,背靠明长城,站在三关口,看那贺兰山,我豪情顿起,于是乎我想起无数英雄故事……”

    这不宋丹丹吗?青翼听了有点不耐烦,抢话道:“能不能不这么骚?有人吗,换人——”

    “不要换,不要换,马上下料了!”大学生赶紧说道,“历史是这样写的——”

    “公元前215年,匈奴主力一部侵入河套,到达贺兰山之北,秦将蒙恬领军肃清河套胡寇,却匈奴七百余里,至贺兰山下。乃北筑长城而守藩蓠,使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

    “公元前117年,汉冠军侯、骠骑将军、大司马霍去病,24岁便逝,但大长我华夏之威,口呼‘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四出贺兰山,打到额济纳,打得匈奴西逃入欧,变成痛击欧洲人的‘上帝之鞭’。”

    “公元1227年,蒙古铁骑越过贺兰山,灭掉当时并存的强国西夏,使党项一族永远变成历史。北宋时名将岳飞有诗‘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却未至贺兰山,此欲效霍骠骑击金耶。可怜名将受构身死,北宋让出黄河以北疆土,南宋龟缩一隅。1279年远离贺兰的海南暴发崖山海战,令南宋变成历史。幸有朱太祖英武无匹,灭了元朝、恢复了汉统!”

    “怎么样?”大学生感觉自己真是博强胜记,于是很得意地看向主持人,却看到一个垂眉吊睛眼。

    青翼不理他,放下翻起的眼皮喊道:“贺兰山北的有没有,派个代表上来。”

    “且慢——晚生居贺兰山之南,亦想咏诗一首,聊发千古幽情!”

    “你是谁呀?有没带身份证?”

    “晚生万历二年进士、大理寺丞周弘禴,好看的小说:。”

    “这——不应该自称下官吗?”

    &nb

    大明悲歌最新章节第十六章 贺兰传说地址

    ()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青翼蝠王的小说大明悲歌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大明悲歌最新章节大明悲歌全文阅读大明悲歌5200大明悲歌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青翼蝠王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