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正文 第4章 “天书”由来

本章节来自于 少年不是英雄之左邻右舍 http://www.lishu123.com/80/80475/
    “你叫王旭。(红色仕途)”司马英雄郑重地说。

    王旭点点头,很奇怪,司马英雄的口吻不像询问,倒像是在告诉。

    “我感受到了你的坚强与仁厚,你是我要找的人。”司马英雄继续说。他坐在沙发上,两张红褐色的木沙发,看起来坚硬粗大,中间的茶几上放着两杯茶,他将其中一杯推向王旭:“请喝茶。”

    王旭有些惶惑,这样郑重的谈话,他有些不习惯。

    沙发对面是一张立轴,画面上的老人和司马英雄有些相似,清瘦,目光和善,骑着一只鹤。

    “那是于吉,我们的祖师。”司马英雄也将目光转到了画上,他对王旭说:“以后,我会和你详细讲述他的故事。你今天看到了我捏碎砖头,是吧?”

    王旭点头。

    “那好,你愿意学习这样的本领吗?”司马英雄问。

    “愿意。”王旭马上回答。他本来想怎么求老人教自己点本领呢,没想到老人主动提了出来,自然想都不想就答应。(抗战王牌军

    “那好,我不和你客气,以后你每天晚上放学都到我这儿来,我在家,就指点你一些,不在家,你就自己练习。”老人说。

    “怎么练习?”王旭兴奋地问,他恨不得马上就学会一身横练本事,在同学面前耀武扬威一番。

    老人似乎看到了他的想法,他说:“你要学的,都是我道中最精深的本领,这些本领,不是让你拿去人前卖弄的,是要你做大事的。而且,学习期间,也会非常艰苦,你要想明白,若吃不了苦,你现在就可以回家去。”

    “我能吃苦,什么苦都能吃。”王旭小声但坚定地说。

    “好,我相信你。但你也要记住今天说的话,男子汉,承诺的事情,任何事情都是不可以反悔的。”

    “我不会反悔。”

    “那好,你跟我下去。”司马英雄边说边站起身,他轻轻扭动沙发扶手,对面的立轴逐渐卷上去,慢慢的,墙上露出一扇门。随后,老人走到门边,对王旭说:“你看清我点的位置。(腹黑律师请签字)我点的是未济卦,以后你自己来,也要这么点。”老人边说,边在门上按了几下,门轰然洞开,出现了一个入地三尺的地穴,老人缓步下去,王旭还在认真记忆老人刚才点按的位置,一转眼,老人已经站在地穴内了。

    地穴不大,高出地面仅两米,入地一米,三米见方。室内奇凉,四壁镶满各种亮晶晶的石片,居中是一张木椅,椅前一几,上置几册旧书,没有灯,但室内一切清晰可辨。

    “这是我道的清静堂,为道内兄弟悟道、开关的场所,清静堂分三级,三级的随处都是,和寺院道观类似;二级的由道行高深的道友建设,皆为深山洞穴,为道友交流开悟所用,我道流布数千年,二级不超过3000所,目前我所知的,留存下来的不超过30所;一级的由至少九位道行高深的道友合力修建,这些石片都是各类稀有矿晶甚至陨石,石为地之骨,地为人之母,所以用石以补益元气,提升道行,一类清静堂必须建于地下,数千年来不超过30所,目前我所能感受到的,几乎没有了。”司马英雄说。

    “晕,那我岂不是太幸运了?”王旭暗想。(兰香缘

    “你不是幸运。”司马英雄缓缓道来,似乎能看透王旭的内心所思:“你是我道36方弟子传人,也可以说是我道骨血,我道流传,以血脉相传,但只有男子的后代是传人,不分男女,而女子传人则没有传人。我道当初设立36方,用意是维护道统相传,黄宫内有传人谱系,我们都是从黄宫内得知哪里有了新传人,经过长期观察,确认该传人具备传承道统的品行,才会传授对方道法。可惜这么多年,战火荼毒,世事巨变,黄宫日渐式微,很多传人已经找不到了,或者找到后,也不肯再返回我道了。”

    “黄宫在哪儿?”王旭问。

    “你总有一天要进入黄宫的,但是,现在你还去不了。你现在能做的,就是精益修行,充分利用这里的一切,等到时机到了,我自然会带你去。”司马英雄说。

    “那我该如何修行?”王旭问。

    “那几册书,是我道至宝《太平清领书》,当年于吉老祖编撰此书,希望用以拯救苍生,可惜此书被别有用心的人拿去,断章取义,反而祸乱苍生,好在真经一直在默默流传,我道道统才不至于灭绝。(离婚合约:前妻的秘密)”司马英雄说。

    王旭此时满脑袋都是疑问,他忍不住热切地说:“大爷,您给我讲讲于吉祖师呗?”

    “你看过三国演义吗?”司马英雄问。

    “看过啊。”王旭回答,突然脑海中一闪:“难道,于吉祖师就是《三国演义》中被孙策…………那个人?”王旭突然觉得说被杀,很不好,司马英雄或许会尴尬,但又不知该如何委婉地表达,只好含糊其辞地问。

    “也是,也不是。”司马英雄深沉地看了王旭两眼,说:“于吉祖师确实是被孙策所杀,但当时是有意求死,而且也没有后来蛊惑弄死孙策,于吉祖师和左慈上师是师兄弟,两人共同开悟,共同研习《太平清领书》,左慈上师收弟子九人,而于吉祖师只收了一名弟子,这弟子名叫宫崇,黄宫即其所建。左慈上师所收九个徒弟,最著名的就是张角三兄弟,因为这三兄弟,导致我道堕入邪祟,险些失传。”

    “王旭,我道尊奉三道,首为孝道,你母亲之事给你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但你却从未埋怨过她,处处替她着想,这即是孝,且你本身潜能无限,具有修行的根基及悟性,本性纯良,根基优异,因此我才叫你来这里,是希望你能认真修行,将来或许能为我道做些事情,拯救苍生。(混蛋魔后嚣张娘亲)”司马英雄突然转变话题。

    王旭却仍然沉浸在于吉的故事中,所以,他还在追问:“张角三兄弟就是黄巾军的首领吗?”

    “是的,三人头裹黄巾,就是修行我道的标志,不过三人因为私心膨胀,所以篡改教义,拘囚恩师,欺骗道友,妄图用私欲推动社会更替,最终造成十室九空、饿殍遍野的恶果,也导致了我道此后上千年的消沉。当时他们九个师兄弟与宫崇一同修行《太平清领书》,并多从事医术及种养殖之术,希望以此救济黎民,匡正阴阳,张角三兄弟为大师兄、二师兄、三师兄,他们的最小的师弟叫封义,本来与他们一起修行,结果家中困难,就被卖进宫中,净身做了中涓,后改名为封谞。我道讲求阴阳和谐,反对净身,因此封义被净身后,性情大变,后来竟与张角三兄弟合谋,图取天下,四人遂设计杀害了其他五名师兄弟,将左慈上师囚禁在天山,妄称自己修行的是《太平要术》,杜撰出南华老仙的名目,欺骗全国道友,开始造反。”

    “那于吉祖师呢?”王旭追问。

    “祖师当时正在长江流域修行,当时长江流域血吸虫病泛滥,祖师为了治愈此病,就带着宫崇在太湖一带养殖鱼虾及鸟禽,希望能找到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法,当时张角兄弟曾经派人去江南寻找祖师,图谋伤害,幸好祖师新收的助手华佗,将祖师藏了起来,但祖师也因此发誓再不收徒,结果华佗随祖师学了全部医术,甚至掌握了麻沸散及手术治疗方法,但却没获得祖师传授更深奥的道理,最终被曹操所杀。”

    “哦,原来我道中有这么多大名鼎鼎的人。”王旭不知不觉就开始以我道相称了,司马英雄满意地看了他一眼,继续说:“我道中名人众多,像后世的李时珍,也是36方传人,后来编撰了《本草纲目》,以救济世人。”

    “是不是我道中大多都是学的医术?”王旭问。

    “是的,因为当时人都觉得,能解除世人病痛,最快的就是医术。因此,我道中修行共分两大派,一派是医术,一派是种养殖之术,医术救命,种养殖改良物种,优化自然,同样使人不违背自然就获得源源不断的食物。”司马英雄顿了一顿,说:“这两派都出了众多有名望的传人,包括现代一些著名的科学家和医生,但还有一派,就是我今天要让你修行的,即奇门派。”

    “什么是奇门派?”王旭好奇地问。

    “撒豆成兵,呼风唤雨,画墙为门,移物换形。”司马英雄说。

    “…………就是你让砖头飞过来帮我的?”王旭小心翼翼地问。

    “是的,我不是能捏碎砖头,我只是把砖头化成了糕点一样,然后捏碎糕点。”司马英雄点头说。

    “太好了,我学。”王旭欢呼起来,从心底说,他并不太愿意学什么医术什么种养殖之术,他更愿意学这些神神鬼鬼的法术。

    “王旭,你要记住,不论修行什么,重要的是修心,一切修行,都是为了救济苍生,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私欲,更不是为了拿出去卖弄欺负人,你明白吗?”

    “我明白。”王旭郑重地点头,饱受欺负的他,太清楚被欺负时的痛苦了。

    “你这么多年被欺负,却未改纯良的心性,这是我最放心的地方,那天你拿下砖头,却不忍心打人,我全看到了,我很喜欢你这样。”司马英雄继续说。

    “我是心软。”王旭不好意思地说。

    “你是胸怀博大,有悲悯之心。这些,我都知道,你出生后,我就从黄宫得到消息,马上就回到这里。”司马英雄说。

    “回到这里?那你原来在哪儿了?”

    “这个一级清静堂,是我的祖爷爷和十七位道友共同修建的,他们十八人,也是东北仅有的道友,那时候是满清,因为外国传教士的蛊惑,也因为太平天国的背叛道义,所以我道再次堕入低谷,全国的道友都星散了,我祖爷爷他们十八兄弟隐藏到东北来开荒,然后在这里修建清静堂,修建义舍,进行修行,等到我出生后不久,就把我送到了黄宫,做引路人。直到你出生,我才回来,观察你,帮助你。”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九公子的小说少年不是英雄之左邻右舍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少年不是英雄之左邻右舍最新章节少年不是英雄之左邻右舍全文阅读少年不是英雄之左邻右舍5200少年不是英雄之左邻右舍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九公子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