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变法的遗恨 第十六章 假皇子伏诛 真贵妃遇...

本章节来自于 变法的遗恨 http://www.lishu123.com/79/79736/
    已过不惑之年的赵祯广纳妃嫔,随意临幸宫女,却一直没有皇子,唐介大闹紫宸殿之后,又闹了一出假皇子风波。(龙王令:妃卿莫属)m

    开封城中有个叫冷青的,生得高大瘦削,眉目竟和赵祯有几分相似,他整日价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他的郎中父亲呵斥他:“你老大不小的人了,好吃懒做,难道就打算这样混一辈子吗?”冷青负气离家出走,辗转漂泊到庐山,逢人便说:“某乃是当今皇帝之子。”

    庐山道士高继安听了冷青的吹嘘说:“青年人,你这吹得也太不靠谱了吧,你一个平头百姓,怎能和皇上扯上关系?”冷青说:“你有所不知,我娘原来曾是皇宫里洗衣的杂役,有一次在掖廷被皇帝碰到,皇帝对我娘一见倾心,当即临幸了我娘,而且怀上了我,不巧宫中失火,我娘被遣散出来,嫁给了在开封府行医的冷绪,之后生下了我。”高继安听了将信将疑,但觉得这是一个奇货可居的机会,便说:“那贫道出资帮你置办行装,我们一起到京师找皇帝碰碰运气吧。”

    可是宫禁森严,他们哪里见得着皇上。几次宫门碰壁之后,高继安便叫冷青在大相国寺广场上站着凳子宣讲:“我母亲当年从宫中是有娠而出,生出的“龙子”就是我……”高继安与他一唱一和:“确有此事,我们这里还有皇上赏赐的宝物呢!”京师百姓纷纷驻足看热闹,不一会就聚集了一大群人。

    知开封府魏瑾闻讯,马上派人将他们捉了来。冷青在开封府大堂上摆出皇子的架势,指责魏知府道:“你见到我为何还不起身迎接?”魏瑾说:“你是什么人,竟这样跟我说话?”冷青冷笑一声,从怀中掏出一件大红龙凤抱肚给魏知府看,说:“这是皇帝当年送给我母亲的,我乃是皇子。”魏瑾一时真假难辨,居然被他唬住了,不由自主站起身来。吩咐手下:“先把此二人带到后院住下,等本府查清情况再说。(傲世九重天)”

    冷青滞留开封府期间,,高继安对他说:“言多必失,为防谈吐中露出破绽,府尹再盘查你时,你要装出精神不太正常的样子,讲话可以颠三倒四,行为可以怪异,让他们不知深浅。”此后,冷青便成天装疯卖傻,魏瑾心里果然吃不准,又不敢按大逆定罪,就在卷宗上批道“疯人无状,扰乱视听,着先送往汝州看管。”

    与王安石一榜的探花韩绛,字子华,开封雍丘人,当时就在开封府做推官。他为人精明干练,敢说敢为。他提醒魏瑾:“魏大人这样处置不妥,冷青所说漏洞百出,很可能是装疯,留在外边州郡不合适,应该按欺君治罪,以绝群疑。”魏瑾不听,韩绛便直接将情况上奏赵祯。

    手中掂量着韩绛的奏章,赵祯自己也记不清究竟和冷青的母亲发生过关系没有。因为被他临幸的宫女实在太多了,龙凤抱肚也送出不计其数。他自言自语:“万一这个冷青真的是朕自己的孩子,倒也是一件幸事。”于是,赵祯堂而皇之地说:“将此案交付两府朝议吧。”朝议时,梁适说:“可将冷青发配到远离京师的江南看管,以减少影响。”但是翰林学士曾公亮坚决反对:“一定要把案件搞清楚,如果冷青所言不虚,就不应发配;如果确实是欺诈,就应该处死”。

    赵祯说:“就由曾大人与知谏院包拯你们两人去核查这件事吧。”没两天他俩来向赵祯报告:“冷母确实被陛下您临幸过,并且也赐予过龙凤抱肚。不过她出宫后嫁给冷绪,先生的是一个女儿,二年以后才生了冷青,因此完全可以排除冷青与陛下有任何血缘关系。冷青是与家人不和,才跑上庐山胡说八道的,罪不可赦。请求立即将冷青和高继安斩首示众。”

    “是这样啊……让朕再想想。”赵祯爱屋及乌,因为和冷母有过肌肤之亲,对杀不杀冷青,还犹豫了好长一段时间,迟迟未作决定。(灵域)包拯再次向他陈说利害:“皇上,此案若不立即从重判处,臣恐天下奸邪之徒还会另起事端。”这一年的四月,赵祯终于批准对冷青执行死刑。一件传得沸沸扬扬的奇案才就此了结。

    魏知府被假皇子唬得战战兢兢成了盛传京师街头的笑话,在包拯的弹劾下,魏瑾被拿掉翰林学士头衔,贬知蔡州;而开封府推官韩绛则因功被升为通判。赵祯又宣布:“即日起包拯升任枢密副使,由范镇接任知谏院。

    此案了结后,知谏院范镇第一个向皇上提出了收养宗室子弟入宫的建议。范镇奏道:“百姓的命运,都系于宗庙社稷之下。陛下今年四十四岁了,宗庙社稷之继,还未有寄托。因此江湖之上才闹出假冒皇子之事,这是臣夙夜彷徨而担忧的。臣恳请皇帝祈祷天地岳渎,分宠六宫,以期早日生出皇嗣。如若不然,就遴选宗室亲族中有才能而贤明的人,给他尊异之礼,用职务来检验他的才干,让朝廷内外知圣心已有所属,使天下人不再有非分之想。”

    范镇多次要求皇帝早日立嗣。赵祯有点不耐烦:“你这种立螟蛉子的主意是犯大忌的,朕春秋正富,难道就不会有皇子了吗?念你是老臣,毕竟出于一片忠心,所以朕不怪罪你,以后不要提这事。”

    张贵妃也抓住了这个排挤曹皇后的机会,就在水云轩对赵祯说:“皇后进宫二十年了,从未替皇上生下一男半女,却霸着后宫,这才有人以假乱真,闹得朝野不宁,皇上早就应该废了她。”任守忠听到了这些话,悄悄来到慈康宫告诉了曹皇后。曹皇后不动声色地赏了任守忠一颗祖母绿:“任公公,这是本宫的一点心意,希望你常来慈康宫走动。”

    任守忠千恩万谢地走了,曹皇后立即找来张茂则,咬牙切齿地说:“张贵妃不断在皇上面前催着废后,一不做二不休,这狐狸精也必须死!你马上给我悄悄找一篓毒蝎子来养着。(我叫布里茨))”

    154年的正月初七日,曹皇后奏请赵祯:“今天是‘人庆节’,臣妾已在慈康宫备下晚宴,请皇上和张贵妃晚上共饮。”赵祯答应说:“后妃共饮百事和顺,梓童去安排吧。”曹皇后便密锣紧鼓地准备起来。她来到慈康宫吩咐小灶上的宫娥:“你把这支金钗送到国舅府去。”宫娥一走,她迅速将十几只毒蝎子放进事先做好的一锅主菜南豆花煲羊肉汤里。蝎子酷爱南豆花香,十几只蝎子在锅中炽热难耐,喝了不少汤,同时将身上的毒液融入汤中。然后她赶紧将蝎子捞起来让张茂则埋到花丛中。

    宴席开始前,她将明矾等解药研碎用米醋调成一杯水,自己喝了一半,另一半放在盛春药的茶盅里。是留着给皇帝解蝎子毒的。

    皇后在寝宫宴请皇上,还请张贵妃作陪,张贵妃的养母贾氏产生了疑问:“皇后莫非要耍什么花招?”张贵妃不以为意地说:“皇上还在那儿呢,她有几个胆子,敢对皇上耍花招?”张贵妃昂首来到慈康宫时,赵祯已经入座。看到她进来,曹皇后连忙笑吟吟地迎上来:“妹妹来迟了,回头要罚酒。”

    三人入座后,曹皇后吩咐上酒上菜。同时把盛春药的茶盅递给赵祯:“皇上,您把这壮阳汤喝了吧,今天这汤性温,你吃了酒之后,人庆佳节正好跟妹妹共度良宵。”赵祯兴高采烈地喝了壮阳汤,还夸曹皇后:”还是梓童好,处处替朕着想。”

    菜肴品种不多,但都很精美,曹皇后亲自提着鹿胎酒与他们推杯把盏:“今天,风干的南豆花煲羊肉汤是主菜,皇上与妹妹看我手艺咋样。”说着连自己在内,给每人盛了一碗。赵祯和张贵妃连连称:“好吃。”一个时辰之后,赵祯已是醉眼朦胧欲火中烧。曹皇后说:“任守忠,快让内侍们将皇上和贵妃扶到水云轩去歇息吧。”

    正月初八的凌晨,水云轩忽然传来太监宫娥的哭声,惊动了大内所有的人。(首席御医)曹皇后匆匆穿好衣服来到水云轩察看究竟,只见三十一岁的张贵妃面色青紫躺在床上,表情非常痛苦,已经香消玉殒了,赵祯怔怔地坐在床边呆若木鸡,他也弄不清张贵妃究竟是怎么死的,也是悲痛无比。

    曹皇后摸着张贵妃的头放声大哭起来:“妹妹呀,你昨晚和我们在一起还好好的,怎么说没就没了呢?妹妹呀,你年纪轻轻就走了,姐姐舍不得你呀?”她抹了一下眼睛问赵祯:“皇上,怎么会这样啊?”赵祯说:“朕哪里知道,她半夜里喊肚子疼得厉害,喊着喊着竟没了气息……今日突然亡故,让朕情何以堪?”

    赵祯越想越伤心:“朕决定为张贵妃大办丧事,这样才对得起她。”曹皇后连连点头:“应该大办,应该大办。”赵祯传来陈执中吩咐:“要为朕心爱的妃子辍朝七日治丧。”陈执中说:“皇上,庆历五年,您的亲皇叔去世,也只按例辍朝五日呀!”赵祯却说:“没什么,这次就辍朝七日。”

    曹皇后走后,张贵妃的养母贾氏说:“皇上,皇后请贵妃去吃饭,这里面会不会有什么问题?”赵祯苦着脸说:“皇后心机很深我是知道的,可是怀疑要有证据才行,曹皇后和我们俩人自始至终坐在一起,吃的都是同一碗菜,喝的都是同一坛酒,怎么会有问题呢?”

    宰相陈执中为迎合赵祯的心意,布置堂官:“这次张贵妃谢世,用皇后的丧礼,在皇仪殿为张贵妃治丧;辍朝由三日增至七日。”赵祯又补充:“太常礼院礼直官要立即用礼院印状追册贵妃张氏为温成皇后。温成皇后之丧,由梁适在皇仪殿奉温成皇后谥册;枢密副使张升哀册。”

    张升说:“贵妃丧礼,只应当辍朝三日。(毒宠前妻)陈执中为了讨好皇上,使恩礼超过故去的皇叔,这不可以示天下。”同知太常礼院吴充也说“中宫健在,不可另有皇后号名。应撤掉追册。”随后,张升又数次上殿对赵祯说:“追册温成于礼不合,都是由陈执中兴风作浪才有了这出格的举动。”

    赵祯再次不顾群臣反对,不顾曹皇后还在世,断然说:“不要再争了,以皇后之礼为张贵妃发丧称皇后是贵妃生前所愿,朕要遂了她的心愿,才能对得起她。传旨,温成皇后葬所称为园陵;庙中祭器一如皇后庙之数;四时荐新及朔望并同皇后庙供奉礼仪。天章阁待制刘沆,朕命你为园陵监护使,石全育为园陵监护都监,移葬温成皇后之祖父、祖母、父亲清河郡王张尧封、母亲齐国夫人曹氏于温成皇后墓冢旁,加封其堂侄、堂妹夫、堂侄婿、堂侄外甥的官职。”他又叮嘱刘沆:“爱卿记住,为了打台谏官一个措手不及,你要一直等到治丧第四天再公开朕的这些旨意。”

    死后第四天的张贵妃终于穿上了皇后的殓服,凤冠霞帔躺在皇仪殿西阶,享受宗室、大臣们的参拜告奠。大臣们虽然不满,仓促之间也不好发作。

    正月二十日,为张贵妃发丧了。在百官的护送下,她的灵车由右升龙门出右掖门,赵祯身穿素服送别,众臣依次诣殿门进名奉慰。

    灵车停在奉先寺,行丧时,本来指定枢密副使张升哀册的,但张升当场对皇帝说:“当年章穆皇后葬礼,只是由两制官哀册。今温成皇后只不过是追册,反而诏二府大臣哀册,臣不敢领命。”赵祯沉下脸来:“现在朕就指派你册!”张升手持哀册站在皇上面前,坚持说:“以臣张升个人名义册则可,以枢密副使身份册则不可。”说罢,将哀册放置一边,退了下去,场面十分尴尬。为了不让皇帝太难堪,宰相陈执中亲自拿起哀册:“我来吧。”

    此后陈执中、刘沆等不断在赵祯面前排挤张升。张升知道朝廷里是呆不下去了,力求解职。赵祯授予他资政殿学士、贬知杭州。

    丧礼过后,反对违礼越制的大臣曾公亮、梁适在朝堂上指责:“太常礼院对张贵妃丧礼处置不当。”同知太常礼院吴充感到很冤枉,他辩解说:“张妃的丧礼违礼越制,责任不在太常礼院。因为太常礼院日常预备有已经盖好印鉴的空白信笺,称之为印状,印状上已经列署有判院、同知院四人的官衔和姓名,需用时只要填写有关事项,就可以上奏施行。朝廷规定:没有时间通知所有的礼官时,则可告诉判寺一人书填印状,就可施行。判寺兼判少府监王洙的家离礼院最近,这次追赠温成皇后之日,宫中太监奉旨来询问礼典时,礼院只有王洙一人在。王洙按照皇帝的意思填好印状进呈,我们也没有办法。”

    曾公亮说:“这么大的事怎能由王洙一人做主?”于是吴充召集全体礼直官告诫说:“从今天起,朝廷再有询问,礼典稍大,要及时告知我,不得随便以印状申报发出,谁再私自发出谁负责。”过了几天,又有太监来问温成皇后应不应该象其他庙一样用乐舞,王洙仍然说:“应当用乐舞。”又立即填了印状。

    谏官们再次追究太常礼院的责任。吴充查实情况后大怒,对赵祯说:“臣要求立即治王洙擅作主张之罪。”王洙强词夺理说:“印状这样使用已很久了,礼直官依例而行有什么罪!”心里有鬼的赵祯轻描淡写地说:“要王洙等礼直官各罚铜八斤,吴充你失察,降知高邮军。”

    赵抃及范镇等台谏官上奏章:“王洙罪重,处罚太轻,吴充无罪,不应当补外官。”陈执中、刘沆将谏官们的奏章压下,不呈送赵祯御览。

    太常丞、直集贤院同修起居注冯京,这时三十四岁,为吴充的事拍案而起。冯京是个响当当的人物。他二十七岁秋闱中“解元”,二十八岁春闱中“会元”和“状元”是宋朝三元及第的奇才。当年张贵妃伯父张尧佐曾想榜下捉婿,盛宴款待他,馈以重金想把女儿嫁给他,被冯京一口回绝。冯京深受名相富弼的垂青,富弼先将长女嫁给他,长女去世后又将次女嫁给他。人称“两娶宰相女,三魁天下儒”。

    冯京面对赵祯慷慨陈词:“皇上让那些承颜取宠的奸佞权臣出面,让他们说出自己想说而不便说,做出自己想做而不敢做的事,给张贵妃以越制之礼,这绝非天下幸事!”

    心中有鬼的陈执中闻言大怒:“冯京出言无状,竟敢污蔑皇上,臣请将他贬出京城。”赵祯假意说:“冯京有何大罪!不过是说了些过头话,就把同修起居注拿掉算了。”赵祯为什么不免冯京的其他职务,而独独免他同修起居注之职呢?原来这同修起居注是记录皇帝言行的。皇帝平时所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举动都由起居郎记录下来,皇帝走到那里,起居郎就跟随到那里,皇帝进入内宫后,直至第二天上朝前,则由内宫的秉笔太监跟随。赵祯担心:象冯京这样刚直不阿的人,若让他继续修撰《起居注》,必然会秉笔直书,将自己非礼越制,**后宫之事都如实记录下来。所以赵祯关心的是赶紧将冯京的同修起居注免去。

    知制诰刘敞当廷面奏:“冯京不应当夺职,请求恢复他的同修起居注。臣昨闻吴充出官,冯京落职,虽然他们所行实有过当,所言实有不妥,以致忤逆了圣意。然而垂拱殿奏事,面奉忠言,吴充乃是本职职责所在,冯京也是忠心可嘉,没有别的意思,中书嫌恶他们太直,不予包容,臣感到既震惊又愤怒。陛下一贯主张仁慈治国,喜欢纳谏,不知为什么却要排斥驱逐仗义执言之人!”

    五天后,刘敞又奏:“执政大臣蒙蔽君上,专君之权,而擅作威福,必定会惊动阴阳,有地震、日食、风雾之异兆。今臣果然听说镇戎军地震一晚上发生三次,离臣所预言仅隔了五日。又见京师雪后昏雾累日,还多沙尘,太阳黄浊,这些都是变异之可令人戒惧之处,隐伏着大的灾难。”赵祯不信:“拿掉了冯京的同修起居注,朕又不少他一文钱,跟天象有什么关系。”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君姝筱的小说变法的遗恨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变法的遗恨最新章节变法的遗恨全文阅读变法的遗恨5200变法的遗恨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君姝筱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