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北陌的右臂已被离伤城削断,剧痛使得他整张脸扭曲变形,十分狞狰,他望着地上的断臂,眼里满是仇恨和恐惧。司马寒江也被离伤城的剑势逼得连连后退,眼看着离伤城的剑法愈来愈快就要刺穿自己的心口,司马寒江心底震惊,却已来不及避让,就在这千钧一发电光石火之际,只听得“当”一声脆响,离伤城手中的剑被一枚小小的铜钱震偏,自司马寒江手臂旁划过,刺破衣衫,划出一条浅浅血痕来。
“卓兄,原来是你。”司马寒江见了蓬头垢面地站在离伤城身后的卓浪,已将方才的惊险抛诸脑后,“你的手臂怎么了?”这时他才终于注意到卓浪那一只空空的衣袖。
卓浪看看自己的断臂,笑着说:“是我自己不小心削断了的。”司马寒江满脸疑惑,还想再问个清楚,却又住了口。
“是她?是她放了你的?”离伤城伸手往怀里一摸,发觉钥匙已不在。卓浪在地上捡了一柄剑握在手里,凝重地望着离伤城说:“这对你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你很快就会变成一个死人。”离伤城哈哈大笑,无比严厉地说:“就你们这个乳臭未干的小子?真是天大的笑话,没有残月刀在手,我可以像碾死一只蚂蚁一样轻松地致你于死地。”
司马寒江冷冷地说:“不只是他,还有我。”离伤城轻蔑地说:“要送死,就一起来吧。”话音刚落,手中长剑已悠忽刺向司马寒江,司马寒江挥剑格挡时,离伤城忽然从他身旁滑过去,返身一剑快速向他背心刺去,司马寒江顿觉后背一阵寒意掠来,来不及细想,身子一仰,长剑往后划出一个圆圈,离伤城在他后仰之际,挥剑挡开了卓浪刺过来的一剑,剑身相撞的瞬间,卓浪顿感虎口发麻,整个人仿佛置身一种强大的压力之下。
离伤城内力远远高于卓浪,剑身这样缠着,离伤城只需往剑身上稍稍灌注内力,卓浪就势必要吃大亏。卓浪正想抽剑撤离时,离伤城剑身上灌注的内力突然加大,一阵金铁交鸣之声响起,卓浪两眼昏花,手中那病普普通通的剑已被震成碎片,纷纷掉落地上。离伤城的剑紧接着至此过来,还好此时司马寒江的噬魂已迫近离伤城后劲,逼着他收招自卫,不然卓浪肯定已伤在他剑下了。
海岸上的厮杀越来越惨烈,独孤我虽有司马寒江带来的三百武林人士相助,却奈何寡不敌众,再一次又被围住了。赵北陌被一枪扎进心窝,口吐血沫,僵死了两眼还圆鼓鼓地睁着,像死于眼睛。离伤城剑法轻灵,神态悠然,来回穿梭在卓浪和司马寒江的之间,应付自如。卓浪已经换了好几柄剑,均被离伤城一一震碎了。唯有司马寒江手里的噬魂,离伤城始终不敢硬碰。
手中长剑这般轻易就被离伤城频频震碎,卓浪干脆弃剑不用,他抓了一把被震碎散落地上的锋利碎片握在手里,脚上也并未停着,而是在配合着司马寒江一道招呼离伤城。离伤城摸不透卓浪方才击打他剑身时的暗器手法,但那力道、速度和精准度都着实令他暗暗吃惊,此时见了卓浪手里握着碎剑,心底不得不有所戒惧。卓浪在等在机会,等待着离伤城一旦露出任何一点破绽他就迅速发出暗器,可惜,离伤城始终沉着冷静,攻守兼备,不露丝毫破绽。卓浪已发了好几次暗器,均被离伤城挥剑震落。
司马寒江手中虽有噬魂,但身上也同样被离伤城刺出了很多的伤口,只是伤的并不致命。独孤我见包围圈越收越紧,独孤我提到企图拼尽全力杀出重围,几个武林人士赶到他身边,尽量保护着他的安全。独孤我杀出重围时已身受重伤奄奄一息,他拼劲最后的力气对着司马寒江大声说:“司马公子,你自己赶快走吧。”说完,独孤我倒在地上,精疲力竭而死。离伤城虽然只率领着五千士兵登岸,但这些士兵,一个个都是训练有素的杀手,独孤我所率的被长久的饥饿折磨的士兵,终于被消灭殆尽,三百个精悍的武林人士在强大的包围全力厮杀,精力也在不断受到耗损。
而就在此时,竹定南又一次向山顶发起全面攻击。在司马翎和童吹吹的军队被赵长安派去的小部人马拖得晕头转向的时候,武灵鹤、赵长安和楚江天兵分三路,开始对司马翎发起最后的攻击。竹定南在帐篷内挂着的地图前站着,神情凝重,忧虑满心。
“倘若这一仗真的把司马翎的叛军彻底消灭了,究竟是祸是福?”他在心底不住地重复着问自己。
“卓兄,我们先撤回山上再说吧。”司马寒江挥剑格挡开离伤城刺向自己肋下的一剑,赶忙说。卓浪发出手里的碎剑,击向离伤城身上数处要穴说:“好,反正现在也奈何不了这老头。”离伤城一剑震飞卓浪射过来的碎剑,大声说:“想走,没那么容易。”
“兄弟们,赶快撤退。”司马寒江对着在重重包围全力厮杀的武林人士大喊。离伤城一剑刺过来,冷笑:“你以为还走的了吗?”司马寒江的左肩又被离伤城刺中,深及骨骼,离伤城的剑身连连震荡,钻新的痛感使得他手里的剑几至脱手而落。那三百武林人士听得撤退命令,施展轻功,杀出来挡在离伤城身前说:“公子先走。”
“你们先走,你们根本不是他的对手。”
“我们奉童大侠之命,前来保护司马公子安全。司马公子快走吧。”
离伤城手中长剑一挥,站在最前面的人倒下了一排,血肉模糊。
“司马公子快走啊。”
“……”司马寒江和卓浪纵身跃起,又和离伤城缠斗在一块。
“你们先撤,我和卓兄断后。”司马寒江大声说,“这是命令,谁也不许违抗。”司马寒江和卓浪且战且退,逐渐退向山脚下去。那些武林人士见敌军汹涌而来,又一次企图包围过来,只得勉力拼杀,试图阻挡,可形势实在不妙。幸而童吹吹早派人通知田丝语撤离山道,前来岸上接应和支援,众人这才终于在浴血奋战中退回了山顶。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