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霸清 第十一章 擦,跑偏了

本章节来自于 霸清 http://www.lishu123.com/77/77549/
    ( )

    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朝,清朝的科举在皇太极时期就已经开始举行了。www.shanxijiaxiao.com

    清朝的科举制度仿照明朝,由礼部负责,分童试和正试。通过童试取得生员资格,然后才能参加正试。

    正试考试的第一级是乡试,每三年一次。生员、监生、荫生、贡生、官生以及经考试合格的都可以参加。

    和大人因为在咸安宫官学读书,所以可以参加这次乡试。

    乡试分为三场,第一场考八股文七篇,第二场考论一篇,第三场考经史时务五道。考中后成为举人(和大人的老师,吴省兰就是个举人。),第一名称之为‘解元’。

    英廉对和大人此次考试的期望是很大的,他知道自己这个孙女婿的底细,一个小小的乡试还难不住他。不过他还是不放心,考试前一个月,他将和大人叫到跟前,细心地加以嘱咐。

    “我看你这些日子读书读得很勤奋,不知道你准备得怎么样了?!”英廉语重心长地道。

    “祖父,我虽然很努力,不过近来我却发现自己越来越没有信心了。”和大人的语气里透漏出隐隐地担心。

    “怎么回事?!”英廉有些糊涂了。(神医弃妃

    “乡试的内容不外乎两种文体,八股文和试帖诗。我对八股文很是讨厌,一直学得不是很好。”和大人慢慢地道。

    “你讨厌八股文?!此话怎讲?!”英廉皱起了眉头。

    “八股文格式死板,首先的破题要说明题意,随后的承题进一步说明题意和文章主旨,然后起讲开始议论,由人手引入正题,然后还有起股、出题,在有中股与后股发挥题意,束谷要说完意犹未尽的话,再由收结收束全文。这格式内同应该如何进行我虽然了解得十分清楚,但对于做这样的文章却一直没有兴趣。这种格式约束了人的思维,让人无法再框架里真正写出自己的想法,我无论怎样练习,都没有什么进步。”和大人感慨道。

    “哎……”英廉叹了口气“那试帖诗呢?!”

    试帖诗是乾隆二十二年后的乡试、会试才有的,是一种五言八韵诗,内容主要是歌功颂德、粉饰太平的内容。也就是说要充满正能量,宣扬红色精神。

    “试帖诗我倒不担心,在官学的时候学了许多做诗的方法。”

    “那就好,你的底子不错,这几年度了不少乐文法也不错,应该没有什么问题。文章内容再好,即便文思泉涌,洋洋洒洒,倘若书法不行,仍是无法选中。(阳光大秦)你这年苦练的书法这次终于可以派上用场了。”英廉这番话似乎是在安慰和大人,其实他更是在安慰自己。

    希望这次他真的可以顺利过关。

    “祖父,我有一事要问。”

    “你问吧!”

    “科举考试中作弊现象严重,咱么不会吃亏吧?!”和大人提出了自己的疑虑。他的忧虑不是没有道理的,之前在丑科殿试之后,乾隆爷就发现了其中的猫腻。

    事情是这样的。乾隆爷复查考生的卷宗,打开第一名的一看,考生:严本。卷子中有这样两句:‘人心本浑然也,而要必严办于动静之殊。’注意前半句的第三个字和后半句的第四个字,分明就是严本的名字。

    乾隆爷不淡定了,又拿起第二名的王世维的卷子,结果卷子中竟有‘维皇降衷’的句子。第三名鲍之钟的卷子,卷中有‘包含上下’的句子,包即是鲍字的一半,又同音。到了第五名程阮那里,试卷里也说“成之者性也”,成与程同音。为什么这前几名的卷子里都含有考生的名字?!难道是巧合?!这样的巧合似乎也太巧了点吧?!

    这是什么?!这是作弊!你们糊弄傻子呢?!

    乾隆爷雷霆震怒,觉得自己的智商被无下限地侮辱了。(绝品天医)一道旨意下去:叫军机大臣们连夜会审,我倒是要看看究竟谁这么大胆子,敢在老子面前搞这套把戏?!

    结果不用多说,原来的第一、二、三、五名的卷子全都排在了末尾,乾隆爷顿感欣慰。

    跟老子玩脑筋急转弯,你们还嫩点儿!

    这件事情轰动朝野,也不知双规了多少高干,最后才渐渐平息下来。

    其实乾隆爷这也是大惊小怪,作弊这种事情在我们华夏可谓是屡见不鲜。像这种作弊的方法,早在明朝的时候,就已经是我们玩剩下的了。

    在明朝,作弊的招数由低到高,大致可分为四种。

    最初级的作弊方式,是夹带,所以明朝规定,进入考场时,每人只能携带笔墨,进考场就把门一锁,吃喝拉撒都在里面,考完才给开门。

    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同学们开动脑筋,比如把毛笔凿空,里面塞上小抄,或是在砚台里面夹藏,更牛一点的,就找人在考场外看准地方,把答案绑在石头上扔进去,据说射箭进去的也有,面对新局面,朝廷规定,毛笔只能用空心笔杆,砚台不能太厚,考场内要派人巡逻等等。

    这是基本技术,更高级一点的,是第二种方法:枪手代考,明朝的同学们趁着照相技术尚未发明,四处找人代考,当然朝廷不是吃素的,在准考证上,还加上了体貌特征描述,比如面白,无须,高个等等。(超级仙医

    以上两项技术,都是常用技术,且好用,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所以流传至今,且发扬光大,今日之大学,继承前辈遗志者,大有人在。

    但真正有钱,有办法的,用的是第三种方法——买考题。

    考试最重要的,就是考题,只要知道考题,不愁考不上,所以出题的考官,都是重点对象。

    但问题是,明代规定,知情人员如果卖题,基本是先下岗再处理,轻则坐牢,重责杀头,风险太大,而且明朝为了防止作弊,还额外规定,所有获知考题人员,必须住进考场,无论如何,不许外出。

    所以在明朝,卖考题的生意是不好做的。

    虽然买不到考题,但天无绝人之路,有权有势的同学们还有最后一招杀手锏,此招一出,必定上榜——买考官。

    不过,这些考官并不是出题的考官,而是改题的考官。

    是的,知不知道题目并不重要,就算你交白卷,只要能搞定改题的人,就能金榜题名。(福泽有余

    但问题是,给钱固然容易,那么多卷子,怎么对上号呢?

    最原始的方法,是认名字,毕竟跟高考不同,考试的人就那么多,看到名字就录取。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从此以后,试卷开始封名,实行匿名批改。

    但作弊的同学们是不会甘心失败的,有的做记号,有的故意在考卷里增大字体,只为对改卷的考官说一句话:我就是给钱的那个!

    这几招相当地有效,且难以禁止,送进去不少人,面对新形势朝廷不等不靠,经过仔细钻研,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对策。

    具体方法是,所有的考卷收齐后,密封姓名,不直接交给考官,而是转给一个特别的人。

    这个人并非官员,他收到考卷后,只干一件事——抄。

    所有的考卷,都由他重新抄写,然后送给考官批改,全程由人监督。

    这招实在太狠,因为所有的考卷,是统一笔迹,统一形式,考官根本无从判断,且毫不影响考试成绩,可谓万无一失。

    不过,还是有人破解了这种统一抄写制度。

    虽然笔迹相同,试卷相同,但这个方法,依然有漏洞,依然可以作弊。

    作弊的具体方法是,考生事前与考官预定密码,比如一首唐诗,或是几个字,故意写在试卷的开头,或是结尾,这样即使格式与字迹改变,依然能够辨别出考卷作者。

    够牛了吧?!

    你错了,这还不是作弊的最高境界。

    作弊中的最高技巧——买朝廷。

    买考题、买考官都太小儿科了,既然横竖要买,还不如直接买通朝廷,让组织考试的人,给自己定个状元,直接到位,省得麻烦。

    这下服了吧!

    “哎,这种事情屡禁不止,毕竟是关系到一辈子的大事啊!有些人心甘情愿冒些风险,也要搏上一搏啊!咱们不能做那种事情,只管依靠自己的能力和学识。”对于这样的事情,英廉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要知道,敢在乾隆爷面前玩猫腻,那可是要掉脑袋的。人都爹妈生的,哪一个也没有两个脑袋,谁不知道珍惜。敢这样做的人,只有一种人。这种人的地位绝对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英廉官职虽高,但还动不了这种恐怖的存在。更何况他本人非常正直,对于投机取巧的事情极其厌恶。我们和大人想要借他点光,是绝对不可能地。

    “好,那我就尽力而为吧!”和大人点头答道。

    很快,乡试的日子到了。

    第一场考的就是和大人最为头痛的八股文。和大人早就将八股文看得明明白白,它把千千万万的知识分子束缚在四书五经里,把人的思想弄僵。这些人只会把那些脱离实际的东西背得滚瓜烂熟,胸中却一治国之策。他对于那些只会写八股文的书呆子十分看不起,可是那些人却可以飞黄腾达。

    和大人打开卷子,考题是要他针对《论语》中孟公绰一节写篇文章。

    孟公绰这个人想必大家都知道,那丫是老夫子眼中的一个以清廉而著称于世的完人。不过,老夫子认为他只适合做一些大国的世家大族,如晋国的赵氏(赵氏孤儿),魏氏的家臣,而不是适合做一些小国的如滕、薛这样小国的栋梁之臣。(子曰: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

    对于孟公绰,和大人自然十分了解。他也十分赞同老夫子的话。孟公绰虽然不贪,但要做士大夫,并不是光靠廉洁就行的。官做得越大,胆子就得越大。前怕狼后怕虎,小事小非地计较个不停,永远也做不成大事。

    总之,要猛。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自古皆然。

    想到这里,和大人大笔一挥,洋洋洒洒写了起来。他的想法虽然不错,但真要是套进八股文的条条框框,和大人的智商明显不够用了。写着写着,马上就要交卷了,他这才发现:擦,跑偏了!

    还没等他出考场,和大人就已经知道,这次考试,砸了。

    网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P>(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龙城十二的小说霸清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霸清最新章节霸清全文阅读霸清5200霸清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龙城十二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