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中華改造者 第十二章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本章节来自于 中華改造者 http://www.lishu123.com/77/77170/
    “紹興乃是內陸府城,如果忽然發生大規模叛亂,紹興无力发起决战,只能以天险来逐步消耗叛军之锋芒,死守不出等待叛军疲劳。(我们是兄弟)只要能够支撑到叛军疲惫,无力再战,胡知府便可发起反击。最终击败叛军,從而爭取時間。为防止内部不稳,胡氏父子依旧坚守紹興府城,安定人心。同时命各地宋朝军队依靠天险防御,逐步消耗叛军之锐气,倾全府之力依富春江、錢塘江天险,伐木筑寨,形成巨大防线。又沿江置木桩,征发府内所有船只,排列在桩内,所有江口,概置横木,严防叛军攻击。最终将大部兵力集中于山陰城内,形成紹興府东西二部的最后防线!”

    一个个代表宋朝军队的木雕被摆放在袁惠新所说的位置上,形成了一道巨大的防线,等待着宋军的进攻。如此被动防御的方式,虽然看起来宋军人马众多,倾尽全力也有四万大军,但实际上这四万大军中只有兩万人的正规军,其他都是临时拼凑起来的壮丁。

    “孙子兵法之九地篇。(齐鲁书网)孙子曰:用兵之法,有散地,有轻地,有争地,有交地,有衢地,有重地,有泛地,有围地,有死地。诸侯自战其地者,为散地;入人之地不深者,为轻地;我得则利,彼得亦利者,为争地;我可以往,彼可以来者,为交地;诸侯之地三属,先至而得天下众者,为衢地;入人之地深,背城邑多者,为重地;山林,险阻,沮泽,凡难行之道者,为泛地;所由入者隘,所从归者迂,彼寡可以击吾之众者,为围地;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者,为死地。是故散地则无战,轻地则无止,争地则无攻,交地则无绝,衢地则合交,重地则掠,泛地则行,围地则谋,死地则战。”

    喝上一口温茶,辛棄疾继续说道:“紹興府以傾盡全力抗拒叛军,人数众多,声势浩大。但紹興城內民心不穩,不服知府胡韶者犹在。民众多在本土作战,正处于孙子所说的散地,士卒思恋家中亲人不思作战,击则必溃!況且死地则战,叛軍将士无不以一当百,以紹興府之兵岂能阻挡叛军会师于富春江。”

    “前线失利,后方人心动荡,城中刁民蠢蠢欲动。(专宠帅殿下)然而大宋四万大军主力未损,胡氏父子继续坐镇后方,安定人心。无论叛军从何攻打,宋朝大军都能依靠人数上的优势挡下叛军的进攻!死守,不出!”

    四万大军就这么依靠富春江、錢塘江天险死守不出,静待叛军的进攻。面对南宋人数上的优势,辛棄疾沉默了。人数上的优势不是轻易可以抵消的,计谋再多,将士再勇猛,面对杀不完的敌人,也会累,也会泄气,所以辛棄疾一时想不出下一步。

    袁惠新手上的茶已经喝完了,伺候的下人将茶杯再次倒满,偷偷地给袁惠新打眼色,那意思当然是让袁惠新让着点。袁惠新只是轻轻地点了点头,算是一种表示。不过这都是用来应付下人的,他衣袖里可是藏着准备给辛棄疾致命一击的小东西。

    第二泡茶喝了一半,辛棄疾终于是做出了决定,大声地说道:“‘左传曰:夫战,勇气也。(末世重生之绝对毒宠)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叛军锐气不可失!分兵两路,一路进入富春江,先攻新都,再进至山陰;一路沿錢塘江北岸鼓行而进,与主军呈南北夹击之势,互为声援。”

    模拟地图上的叛军木偶开始进攻,正是分兵。然后下人们纷纷看着袁惠新,等待袁惠新下一步的判断。

    “防线过长,兵力过于分散。叛军装备雖然較差,但将士善战,士气高昂都在宋军之上。依我估计,一名盔甲齐备的叛军可以对付三个宋朝士兵,叛军只需集中力量攻其一点,破一处则可令全线溃败。但叛军依旧在兵力上处于劣势,江南潮湿炎热的天气也会对叛军造成影响。叛军只能击溃宋军却无法全歼其溃兵,宋朝大军云集山陰城下,死守!”

    “山陰城是紹興府的最后防线,一旦叛軍兵临紹興,那胡氏父子也就完了,这一点相信胡氏父子也很清楚,所以山陰城绝不可失,胡氏父子必定会集中所有的精锐死守山陰城。(角落里的妖孽)我相信,山陰城一定是一座城坚而高峻,城下设有重濠,濠内密置竹刺,濠外多掘坎地,守卫严密的坚城。胡氏父子寄望山陰城能够阻挡住叛军的脚步,甚至是在守城战中击溃叛军,反败为胜!那么,请问辛伯父,你现在准备怎么办?!”

    战事僵持,袁惠新让辛棄疾先动,远方的战场之上,叛军虽然拥有战场的主动权,可也是身处敌境作战,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这一次,只是思考了一会,辛棄疾就做出了他的决定!那就是:“一鼓作气!扎营猛攻山陰城。**连胜,大军士气高昂,山陰城一下,紹興府无险可守,必陷。到时,紹興人心崩坏,城中內應必将揭竿而起,紹興其餘各县岂有不纳款于叛军,举家来归的道理?!大军在山陰城外稍作休整,随后发起总攻!”

    听完了辛棄疾的决定,袁惠新无奈地摇了摇头,突然问道:“不多休息一些时日,做多一点准备吗?”

    袁惠新问得有些奇怪,这让辛棄疾迟疑了一会,但最终他还是说道:“锐气不可失!攻城所需要的只是普通的长梯,冲车而已,相信前方大军一定会在短时间做好。(妻子的秘密总裁我要离婚)惠新你不是也说了吗?久战对叛軍不利。所以我坚信,一鼓作气打下山陰城,则大事可成!”

    用大拇指指甲刮了刮自己的下巴,好像有点胡子了。袁惠新点了点头,可又摇了摇头,然后走到了山陰城的位置上,边走边说道:“山陰城虽坚,但也抵挡不住叛军的猛攻。为帅者激励三军,为将者身先士卒,为士者身陷死地,城墙再高,城壕再深也挡不住三军将士用命死战!只是,胡氏父子真的没有一点准备吗?匆忙攻城的叛军将在城内遭遇最可怕的敌人,甚至被击溃!辛伯父,我将军了!”

    藏在身上的木偶被拿了出来,压在了山陰城的木雕上。这是一个手工粗糙的木雕,袁惠新可没下人们的好手艺,但多少看得出袁惠新拿出来的是什么。一尊火炮,火炮後面有人,这是炮兵!

    “火炮是一种火器,要用火药进行发射,在炮管里装上铁球。在装鐵球之前,要先装上火药,用通条压紧,再装上鐵球,再装一层火药,用通条压紧。最后,點燃引信這樣炮膛里的鐵球就会飞出去击中目标。”袁惠新解说起来:“钢管大的这一头,外形做成六面体,方便固定。”

    袁惠新说了这么多,为了让辛棄疾吸收,估计停了一下。袁惠新吃上几块糕点,味道极佳。趁辛棄疾思考的时候,袁惠新指了指盘子上的两样糕点,下人们就知道袁惠新要做什么了。

    “要破炮兵,必须事先做好万全的准备。世上没有常胜不败之精兵!惠新你的意思是说,**连捷,士气高昂的背后是骄兵狂将,所谓骄兵必败,仓促攻城,我攻入城内的叛军将士一旦受到大宋炮兵的突袭极有可能大溃败。如此一来,城内的宋军便可以依仗炮兵之威,紧追城内的溃兵,以溃兵冲散城外军阵,大败叛軍?!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宋军又为什么不早点动用炮兵,而是等到叛軍集结于山陰城下?!”

    炮兵的可怕,辛棄疾想象得到,但他一开始并没有想到炮兵的出现,只认为宋军不过是一群人数众多,但戰鬥力极差的乌合之众罢了。

    袁惠新吃下了一块糕点,回答道:“火炮虽强,也要有足够的地方施展。紹興的前两道防线都是依靠地利来守,炮兵阵列施展不开,也有骄纵叛军的意思。战场上为了赢得胜利,一部分的牺牲是必须的,就如我们现在所玩的,每一个木偶便代表着上万人的生命。历朝历代的江山,都是打出来的!”

    看辛棄疾思考得那么痛苦,一帮下人又急了。一半人在辛棄疾身边说好话,一半人给袁惠新打眼色,要是袁惠新惹恼了辛棄疾,倒霉的只有他们这些当奴才的。

    “我承認我敗了,敗給了大宋的軍隊我很高興!但是,惠新你的确给了我一个惊喜,所以這雁翎刀你可以拿走,我试过一把,的确是吹毛断发,锋利无比!”

    辛棄疾实现了他的承诺,袁惠新拿到了他想要的雁翎刀。宋代兵器中,袁惠新最喜欢的就是雁翎刀,一种骑兵近战砍杀的腰刀。冲锋用狼牙棒,近战用雁翎刀,这是宋军骑兵的基本配置,袁惠新家中就有两把袁尚文当年所用的雁翎刀,都是走鏢中跟随袁尚文南征北战的血刀。袁惠新试过一次,用袁尚文的雁翎刀全力砍练习用的木桩,一刀就将手臂粗的木桩砍倒了。当然,袁尚文用的雁翎刀绝对没有袁惠新从辛棄疾這裡拿的这把好,怎么说这把也是出自中原名匠之手,是當年辛棄疾所用的。

    “叮,獲得道具雁翎刀(武器屬性),袁惠新获得兵法——炮击(可以使用火炮对敌方进行大规模杀伤打击)”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灼眼的夏娜的小说中華改造者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中華改造者最新章节中華改造者全文阅读中華改造者5200中華改造者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灼眼的夏娜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