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咖啡厅。(
逆乱青春伤不起)寂静而温馨。
林林坐在最角落的一张桌子旁。申剑是应林林的邀请来此与他见面。林林先期到达。申剑走进咖啡厅径直走到林林桌前,坐在他的对面。林林举起右手,一个男服务生立马悄然无声地来到桌前站立。
“先来杯凉开水。”申剑正口渴,他要解渴的东西。
“好的。”服务生转身而去。
林林迫不及待地对申剑说:
“今天约你出来是想报告一下袁豪的情况。”
“怎么他又有新的情况?”申剑因为其它案件,最近没有关注他了。
“是的现在搞大了……”
看见男服务生用托盘手托着一杯白开水走过来,林林停止了说话。服务生将茶杯放在桌上,转身拎着托盘离去。申剑伸出右手,将杯中的白开水一饮而尽。林林继续刚才的话题:
“袁豪最近搞了一辆黑牌照的汽车,开车去了几趟边境,回来后多次请客买单,每次消费在五、六千元。不象原来要请客也就是三、五个人,而现在一请就是上十人。我问他为什么疯狂地请客,他说怕死了,钱没有用完。我怀疑他一定是搞了大量的毒品回来,赚了不少钱。否则不会如此变态用钱。”
林林向申剑报告袁豪的情况,并说出了自己的分析意见。
申剑对袁豪非常感兴趣,几次无功而返,他心有不甘。(
灵域)只是基于没有线索。现在林林又将袁豪隆重推出,这是个好消息。只要袁豪在贩毒申剑就有机会抓住他,将其绳之以法。他必须慎重对待这条线索:
“你能确认袁豪是开黑牌照的车去边境吗?”
“确定不了。”林林含糊其词的回答。
“那是几个人一起去的呢?”申剑又提出一个问题。
“不清楚,我想至少有袁平。”
林林仍含糊其词模糊不清的回答。对林林的回答申剑不甚满意。但他收获极大,那就是袁豪没有停止贩毒,只要袁豪在贩毒申剑就有机会。申剑就是怕他停止了行动,无处下手,只要他动就会有漏洞,袁豪可以成功99次,但决不能失败一次。失败一次他就要搭上了身家性命。而申剑可以失败99次,成功一次就是彻底的胜利。这就是犯罪和警察的不平等。于是申剑鼓励林林:
“你说的情况很重要。袁豪到中缅边境地区贩毒回来,而且可能开车去运毒,估计数量不会少,你要多关注,有情况马上报告。”
“行,我一定将他盯死,有情况向你汇报。”林林发现申剑对袁豪感兴趣,也兴致高涨。
局长办公室。局长坐在办公桌后,申剑坐在办公桌前,申剑身体前趋正向局长汇报:
“局长,线人向我反映,我们以前搞过几次都让他溜了的毒贩袁豪,前些时换了一辆黑色牌照的轿车。最近开车去了几趟中缅边境,回来后象个一夜巨富的暴发户,到处请客买单。肯定是搞了大量的毒品回来,赚了不少钱。(
灵域)”
“袁豪这个人我有印象,他现在运输的是什么毒品?”从边境运输毒品回江城,这种线索应该重视,于是局长关切地询问。
“应该是毒品麻果。”根据林林的介绍申剑认为是新型毒品。
“他每次贩运回多少毒品?”局长又提出了数量问题。只有数量达到一定的规模才有侦察的价值。
“估计开车去一趟费用不少。没有几公斤毒品是不划算的。”申剑通过路上的消费来推断袁豪的运输毒品数量。至于每次运多少林林也不清楚,所以申剑也心里无底。
“他们从何处将毒品运到我市?”局长又抛出了个问题。申剑暗自高兴,局长问的越细说明局长越有兴趣。
“因为袁豪的老婆住在洪景市。可能是从缅甸入境到洪景市然后到我市。”申剑认为袁豪将老婆安顿在洪景市意图非常明确那就是要在边境设一个落脚点,方便运输毒品。
局长问完这些情况后,认为袁豪是条大鱼,于是说:
“此线索非常重要,袁豪这个大毒枭,你们几次都未抓到他,说明此人非常狡猾,你要安排专人迅速开展侦查。紧抓不放,力争一网打尽,断绝一条进入我市的毒品运输线,有情况及时向我报告。”
申剑将刘瑞和杨敏叫到自己办公室。
“从今天开始,你们2人要全力以赴,对一起重大运输毒品案件线索开展侦察。手上其它工作移交给其他同志,工作情况直接向我报告,明白吗?”
“明白。(
黛玉你好)”二人异口同声的答道。听说有任务,二人精神十足。
“袁豪这个人你们知道吗?”申剑明知故问。
“知道,几次都让他跑了。我们是老对手。”
杨敏愤愤不平地说。他对此事一直不能释怀,总有一种憋气的感觉。
“对,就是这个人。现在他搞大了。开车到中缅边境运毒回江城。而且是一伙人,数量一定不会少。局长指示,紧抓不放,力争一网打尽,断绝一条进入我市的毒品运输线。”
申剑介绍情况后,继续布置工作。
“下步我们工作的重点是掌握基本情况。一是安排关系人贴靠袁豪一伙进一步摸清情况;二是在袁豪这伙人居住地进行调查走访,摸清袁豪的同伙基本情况;三是在娱乐场所等毒品消费处了解袁豪这伙人贩毒情况。我们要通过这一系列的工作,基本上掌握袁豪一伙的活动规律、运毒方式、团伙成员等情况。”
刘瑞和杨敏走进常春社区办公室。袁豪和袁平就居住地在这个社区。办公室只有一个中年男子坐在办公桌前。他看见刘瑞二人走进办公室,以为是来办什么事的,就问走在前面的刘瑞:
“请问有什么事吗?”
“请问治安主任在吗?”治安主任就是社区负责维持社区治安秩序的负责人。受公安派出所的直接领导。
“我就是。请问有什么事?”治安主任仍坐着没动,毫无表情的回答。(
丐世英雄)根本不理会刘瑞站在自己面前。
“我们是公安局的,这是我的警官证。”
刘瑞边说边用右手从西裤口袋中掏出警官证,递了过去。治安主任听说是公安局的,立即站起来,脸上的表情和蔼起来,他接过刘瑞递上的警官证,端详一会,然后抬起头问道:
“刘队长,有什么事需要我们协助?”治安主任从警官证上知晓了刘瑞的职务。
“主任,我们想了解你们社区居民袁豪和袁平的情况。”
刘瑞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表明了来意。
“袁豪、袁平是住在我们社区。这二个人是在此地生此地长,经常在一起玩,袁亮有时邦袁豪开车,胡波也和他们在一起。这几个人都是亲戚,老婊关系。听说他们在贩毒,靠贩毒发了财。前几个月袁豪买了一辆黑色牌照的小车。”
l主任情况很熟,如数这珍地介绍。主任的介绍让刘瑞深深的体会到群众的眼睛是雪亮这句话的正确。嫌疑对象生活在社会中,势必与社会要接触,只要他们与社会交往,必须会留下蛛丝马迹。群众通过残缺的信息就可以判断出此人的行为规律,从事的行当,是否违法。
“他们在那里贩毒?”杨敏插言问道。
“听说在狂风迪吧,具体贩毒情况我不清楚。”主任也是道听途说的,谈到具体情况他也说不出所以然来。
“最近几人出远门吗?”刘瑞转换了一个话题。他认为几个人失踪几天治安主任应该知道一些。(
遭遇二百零一万)
“听说前些时,几个人到中缅边境去过几次,不知道是否是真的。”
治安主任回答的含糊不清,事实上他也无法肯定这件事,他也是道听途说的,捕风捉影。
刘瑞认为再问,也没有什么实质情况,就告别了治安主任。
晚上刘瑞和杨敏二人来到灯红酒绿的狂风迪吧。刘瑞遂个拉开包房门往里瞅。来到第三个包房,刘瑞瞅了瞅,走了进去,包房中间一个30多岁的矮胖男子二眼惺松正和大姐随着音乐摇摇晃晃。刘瑞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他把右手一抬,欲拨开刘瑞的手。但刘瑞的右手牢牢地压在他的肩膀上。他发恕的睁大眼睛,见是刘瑞,马上变成笑脸:
“刘哥,怎么是你。”
“猴子,出来一下,我有事找你。”
大姐正在兴致勃勃,见猴子往外走,有点扫兴,她不满地问:
“猴子,这是谁?”
猴子没理睬她,乖巧的随刘瑞来到走廊僻静处。二人靠墙相对而站。
“猴子,这些时怎么不照面了?”
刘瑞严肃的问道。此人是他的线人。
“刘哥,最近没有什么情况,所以不敢见你。”
猴子低声解释道,实际是一种狡辩,所以底气不足。
“狗屁,那场子里药那里来的?”刘瑞不耐烦地斥责猴子。刘瑞根本就不相信他的鬼话。
“刘哥,我一定注意,有情况我马上报告。”猴子讨好地敷衍刘瑞。
“这事回头再说。今天问你个事。”
刘瑞不想跟他东扯西拉,以免多费口舌,浪费时间。
“刘哥,有事你尽管吩咐。”猴子点头哈腰地应承。
“袁豪,你认识吗?”刘瑞言归正传,直接发问。
“认识,他是个发药的。”
发药就是对卖麻果的简称。因为麻果外观和药丸相同,故社会上都称麻果为药。卖麻果的人就是卖药的。猴子知道此人。刘瑞可以继续问下去:
“袁豪和谁在一起卖药?”
“袁豪是老板,一般不沾药,发药是袁平和胡在。袁豪是幕指挥。袁豪现在可牛屁,一b以上才发。我最近听说他们是自己开汽车从中缅边境直接将毒品运过来,每次都是十公斤以上。”
一b就是1000颗麻果。发货至少一b说明货物充足,看来袁豪每次贩运的毒品数量真不少。
“猴子,你又在吹牛。”刘瑞怕猴子夸大其词。
“刘哥,我说的都是实情。我那敢骗你。骗你不是没事找事。”猴子急忙表白自己的清白。其实他也不知道袁豪到底每次从边境运多少毒品回。
“知道后果就行了。袁豪以后有什么动静,马上向我报告。”
刘瑞用右手拍拍猴子的左肩说。
“是,我一定向刘哥报告。”猴子点头哈腰,满脸堆笑地应诺。
日月咖啡厅,林林和申剑相对而坐,品尝咖啡。
林林边用铜匙搅动杯中的咖啡边说。
“申队长,我感到袁豪现在的防范意识变强,基本上不谈毒品的事,与我接触仅仅是喝酒、唱歌。如果我继续主动打听效果会不好,恐怕还会暴露自己。”
申剑听闻向林林传授经验:“林林,你不要主动与袁豪来往,除非他找你,否则你不要找他。你要在不暴露自己的情况下,更多地获取一些有价值的情况。这对我们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你要注意保护自己,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这些人都是亡命之徒,小心为上。”
“我会注意的。只是没有什么情况,我不好意思。”林林略显歉意的说。
“这叫好事多磨,慢慢来要有信心。”申剑鼓励林林,以勉他打退堂鼓。
申剑的办公室。申剑、刘瑞和杨敏一起研究几天来对袁豪等人的调查情况。刘瑞率先发言:
“通过社区治安主任和线人的反映。现在至少可以肯定,袁豪的团伙成员应该就是袁豪、袁平和胡波还有袁亮这几个人,至少有这几个人组成。他们是以家族为成员的运输毒品团伙。这伙人直接从中缅边境运毒回江城,应该说量不会少。”
杨敏补充道:
“我也感到这是一个组织严密,行动诡秘的贩毒团伙,它不同于其他的小团伙。没想到这个团伙十分成熟。过去我们只知道袁豪和袁平,通过飞机运输毒品,没想到他们越做越大,而且比我们想象的运输数量要大。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从中缅边境运输毒品到江城的地下毒品运输线。现在线人已无法继续深入了解情况,我们当务之急是要物色新的人员,这样这条线索才能深入下去。”
“申大,我们一起到袁豪居住地派出所去一趟,也许有收获的。”刘瑞建议道。
“行。马上就走。”申剑立即响应。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